《博物馆还需要实物吗》Do Museums Still Need Objects?
一. 出版信息
作者:Steven Conn
出版社:宾夕法尼亚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0年
页数:272页
定价:37.75美元
二. 内容简介
继1998年首本力作《博物馆与美国的智识生活》出版并引起强烈反响之后, Steven Conn又推出了系列著作《博物馆还需要藏品吗?》。通过对六种类型博物馆(艺术、自然历史、历史、人类学、科技、商业类)文化、智识、政治角色及机构历史的深入研究,作者提出,随着博物馆功能、使命的变化及新技术引导下展示手段的变迁,实物在多数博物馆中的数量和存在价值都在减弱,甚至完全被取代;并由此展开了博物馆与知识的关系、文化与政治的联系、博物馆在展示非西方社会中的角色、公共机构及不断变化的服务对象等方面的分析与探讨。新世纪伊始,博物馆参观人数破峰值、新博物馆兴建、传统博物馆努力探寻转型之路,因此这一时期又被称为“博物馆时代”、“第二黄金期”,本书即问世于此时期,内容前沿,思考深入,发人深省,对历史学家、博物馆专业人员及博物馆爱好者具重要参考价值。
三. 目录及章节提要
前言:思考博物馆
第一章:博物馆还需要实物吗?
第一章从宏观角度介绍了20世纪不同类型博物馆中实物的角色。19世纪末期博物馆普遍被视为实物藏品的储藏场所,但现在情况大不相同了。作者通过探讨藏品在博物馆中地位和使用数量、方式等变化,分析了不同类型博物馆中实物的不同功用、博物馆如何利用实物界定其知识领域、实物对重新划定博物馆所扮演的角色、实物如何从博物馆中淡化甚至彻底消失等问题。
第二章:谁的实物?谁的文化?文物归还背景
第二章从不同角度继续对实物在藏品中的角色进行探索。我们通常认为实物一旦进入博物馆就不会在离开,但现今却出现了要求文物归还的迹象。随着意大利等国外政府要求归还文物的呼声愈加高涨,美国几家艺术类博物馆先后陷入争端。同时,自然历史、艺术、考古、人类学博物馆也大量地将美洲印第安人的文物返还。作者分别从政治角度(文物返还背后的政治因素)和学科角度(人类学理论与实践中人种学实物角色的变化)对文物返还现象进行了解读。
第三章:何处是东方?
第三章以东方文化为例,探讨了美国博物馆如何对非西方文化进行展示。博物馆在展示本土印第安人、非洲人和其他种族时,惯用的措辞是“原始”,但对西方博物馆而言,如何对东方文化分类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很显然,东方文化既不属于西方文化也不能归类于野蛮,这常让收藏家与博物馆伤透脑筋。本章即通过分析美国博物馆中的从19世纪到20世纪30年代东方文化展示方法与代表,提出,美国博物馆在展示亚洲文化时主要应用了两大战略,一,将其视为艺术品,建立与西方艺术展示框架对应的亚洲艺术展示系统;二,回避系统化、明确分类地展示,而是从精神或宗教等某一方面来展示亚洲体验,以满足西方人的好奇。本章可以宽泛地概括为两个问题:东方的概念是什么?博物馆环境中是如何对东方进行定义的?
第四章:成人都哪里去了?
第四章主要关注的是科技类博物馆中的观众。以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芝加哥科学工业博物馆、费城富兰克林科学博物馆为代表,作者发现科学博物馆普遍为儿童而打造,然后从博物馆与科学研究关系的角度来分析博物馆为何将儿童定为其参观主体。相对艺术或人类学而言,科学更具学科性,而这一学科自博物馆在“第一个黄金期”(指100年前美国博物馆兴建热潮)之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本章主要分析了以上三个博物馆如何通过不断调整与改革来应对学科的变化。
第五章:博物馆的诞生与死亡
第五章主要讲述了费城商业博物馆由盛到衰的历程。费城商业博物馆是美国首家且唯一一家的致力于商业的博物馆,在20世纪早期建立之初兴盛一时,之后就慢慢衰退以至消亡。作者指出,商业博物馆难以生存的原因主要是由于实物无法代表和展示商业知识的连贯体系,当博物馆无法展示“商业”时,就失去了其科学学习“商业”的作用、提升“商业”的地位。第五章向我们展示了实物角色在博物馆中的完整体系。
第六章:博物馆、公共空间、公民身份
第六章探讨了博物馆作为公众空间及城市公共领域的角色。博物馆被认为是精英的殿堂、城堡、庙宇,无论哪一个词汇都暗示着博物馆不是为普通大众设计的。作者从两方面对这一观点展开了质问——服务精英的理念公平吗,其次,博物馆为实现民主做了多少努力。“公众”概念自19世纪晚期便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博物馆也一直在调整与公众之间的关系(见第一章)。作者认为,博物馆的每次危机(1925—1935,1965—1975,世纪之交)都伴随着美国公众本质的重大变革,而博物馆往往通过改造博物馆内部空间、更多关注观众需求、提升观众参观展品的体验来度过危机。
注释Notes
索引Index
鸣谢Acknowledg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