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讲 发展转型期(1902——1918年)
齐白石一生绘画经历了几次重大的转型和变革,1902年至1909年的“五出五归”就是绘画上的一次大的转型。他40岁以前从未出过远门,而是在家乡潜心学习传统画法,并颇有成就。但他并不满足于在湘潭一带享受画名的现状,而是学习前人,在师法古人的基础上,进而师法自然。因而,在他40岁至55岁期间,他走出了家乡走出了湖南。祖国大江南北的名胜古迹,开阔了他的眼界,也充实了作品的内容。面对名山大川,所到之处,他都是对景物写素稿,并用文字记录下来,作为原始初稿,为日后的绘画创作准备了大量的素材。1910年,齐白石集历年远游的画稿编成借山图卷52幅,借山翁之号即由此而来。
尤其是1903年出游西安,通过同门师友夏寿田(1898年中进士第八名、殿试榜眼及第)引见,得以结识陕西臬台(按察使)、诗人、文学家樊增祥(号樊山)。樊樊山十分赏识齐白石,让他观赏其所藏朱耷、金农、罗聘、徐渭、石涛诸名家画幅多幅,对他影响颇深。还特为齐白石书写治印润格,使之声名远扬,求印者络绎不绝。
这时的齐白石,绘画上因得益于胡沁园、王闓运、夏寿田、樊增祥等为代表的士绅文人的赏识与提携,从民间画匠得以进入文人圈。这使得他有机会接受到传统文人诗、书、画的系统训练,再加上他的天赋和努力,使他很快完成了由民间艺术家向文人艺术家的转变,从一个农村木匠和民间肖像画师成为在诗文、篆刻、书法各方面都有成就的地方文人画家。
学习文人画特别是文人山水画,入门靠的是临摹,但入门后还须走进大自然实景中去体验生活,不断地写生,然后再从临摹中走出来,才能将所学化为已用。“五出五归”长达七、八年的远游,扩展了他的眼界与心胸,在足迹踏遍蜀山、巫峡、阳朔、华山、庐山、嵩山、洞庭、黄河、长江、珠江这些山山水水之后,齐白石的画境在原有的基础上更上了一个层面,技法上也由工笔转为大写意,一个充满活力的齐白石出现了。尤其是阳朔石山那独特的造型,其形状奇伟、境地幽深,对齐白石的山水画产生了极大的影响,成为他日后构架自己山水图式的基本典范。
郎绍君先生认为,1909年47岁时,他(齐白石)回到家乡,游历了8年。1909年到1916年这段时间,他在家乡幽居,过着半文人半农民的生活,他自己认为是他生平最快乐的时期。一方面是“落日呼牛见小村,稻梁熟后掩蓬门”,“尽日柴门人不到,一株乌桕上啼鸦”那种田园生活,非常安静。小院很少有人来,他整天读诗,作画、刻印、劳作,这10年其实是他“衰年变法”的基础。这10年间,他在诗、文、书、画、篆刻方面下了非常大的功夫,只是这10年留下的作品不多。我们过去只是强调他的“衰年变法”,但是如果没有这10年的基础,也不可能产生后来的“衰年变法”( 郎绍君讲座稿《 齐白石的大师之路》)。
这一时期的绘画以写生为主,多用大写意笔法。在师法古人上,特别推尊徐渭、陈淳、八大山人、石涛、金农、黄慎、郑燮等,并从学习他们的技法中获益良多。尤其是近人吴昌硕的绘画风格,对齐白石影响很大。齐白石对这些明清大家的绘画极为欣赏,称赞他们的创新精神,其中又尤为崇拜徐渭、八大、石涛、吴昌硕。他曾说道:“青藤、雪个、大涤子之画,能纵横涂抹,余心极服之,恨不生前三百年,或为诸君磨墨理纸。诸君不纳,余于门外饿而不去,亦快事也。”(《齐白石研究大全》)他这时的绘画在写生的基础上,兼顾了徐渭水墨淋漓、气势纵横奔放,石涛的浑朴深厚、恣肆洒脱,八大山人的笔情恣纵、苍劲逸秀, 吴昌硕的笔力雄浑、古拙大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