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品欣赏
唐(公元 618 年—907 年) 丝 长 19、宽 19 厘米 1973 年吐鲁番阿斯塔那 211 号墓出土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藏 【展品说明】 本件织物为覆面,呈长方形,以黄色为地,蓝、绿、白色显花。花纹主体为小联珠球体,内填镜背纹。纹样为四方连续,织物一侧有较完整的蓝白两色幅边,为夹纬经二重织物。联珠纹,也称连珠纹、珍珠纹,是一种由小圆珠排成条带状或围成圆圈组成的纹饰。因萨珊波斯帝国控制的波斯湾盛产珍珠,以珍珠为母体演变而成的联珠纹成为波斯最为青睐的装饰纹样之一。联珠纹最早出现于萨珊波斯钱币、丝绸和金银器之上,其后粟特吸收了波斯联珠纹装饰,发展出具有粟特风格的银器和织锦,并沿丝绸之路广播至中亚、新疆和中原地区。粟特人是中古吐鲁番地区最为活跃的胡人群体,不仅行商行旅,也作为画匠、皮匠、木匠等参与手工业制造。他们将粟特风格的联珠纹传播至吐鲁番,从而形成颇具地方特色的风格式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