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品欣赏

唐(公元 618 年—907 年) 陶 高 19.5 厘米 和田约特干遗址出土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藏 【展品说明】 水注造型奇特,上部分是平宽沿口,人首,下部是牛头式小圆孔。人首戴螺形高帽,额广眉隆,鼻梁坚挺,上唇留八字形卷曲胡须,厚唇似合非合,面带微笑,下颌长须呈波纹。牛头接紧人首颈部,微微上翘。牛角竖立拢圆,牛眼圆瞪,牛嘴撮拢成小圆。饮器上下两部分内腔相通,上口有磕伤,牛头的后脑部分系碎片粘合成型后,与人首对接粘合。 这种水注造型源自来通,即一种末端采用动物(或人形)的角杯,在唐代常常作为罚酒器或饮用器皿。使用时在敞口较大的一端注酒,酒就可以从另一端的小口源源不断地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