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品欣赏

唐(公元 618 年—907 年) 纸 长 28.5、宽 18.5 厘米 1975 年焉耆县七个星千佛洞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藏 【展品说明】 纸本,呈黄褐色。共发现 44 叶,皆两面书写焉耆语。出土时重叠在一起,左端遭火焚烧,残损不完整。 焉耆语亦称吐火罗语,是用婆罗米字母拼写的古代焉耆语。而《弥勒会见记》剧本,则是用焉耆语书写的一部大型分幕剧作。剧本内容是,年已 120 岁的婆罗 门波婆离(Bodhar)梦中受天神启示,想去拜谒释迦牟尼如来佛。但因自己已老态龙钟,不能亲身前往,故派其弟子弥勒等 16 人,代表他拜谒致敬。而弥勒亦恰好在梦中受到天神的同样启示,便欣然应允。波婆离告诉弥勒等,如来身上有三十二大人相,只要看到这些相,那就是如来,就可以提出疑难问题来考验他。弥勒等奉命来到释迦牟尼那里,果然在佛身上看到了三十二相。汉译《贤愚经》卷二十《波婆离品》,讲的就是这个故事。这是其中的 1 叶,据目前所知,它是我国最早的剧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