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品欣赏
唐(公元 618-907 年) 泥 通高 12 厘米 1960 年吐鲁番阿斯塔那 336 号墓出土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藏 【展品说明】 此俑由细泥捏塑再施彩绘而成。圆头圆脸,头发短而曲卷,大耳,皮肤黝黑,厚唇紧闭,大眼有神,皂白分明。上身裸露,下穿一条桔红色的短裤。手中所持之棍,是修复时所加。作舞蹈状。该俑身材比例均匀,姿态优美,是一个十多岁的少年形象,人物神态活泼生动,特别是歪头流盼的目光尤为传神。从人物造型到服饰造型都是典型的黑人形象。我国古代称黑肤的人为“昆仑”。 【知识拓展】 黑人俑又叫“昆仑奴”。据《旧唐书·林邑传》载:“自林邑(在今越南中部)以南,皆卷发黑身,通号为‘昆仑’。”昆仑奴多在乐舞戏弄中出现,如唐代盛行的一种太平乐,又叫“五方狮子舞”中。“二人持绳秉拂,为可弄之状,五狮子各立其方邑,百十人歌太平乐,舞已足,持绳者服作昆仑像”。从这段《旧唐书·音乐志》的记载的文字来看,这件黑人俑应是正在舞蹈的昆仑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