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4

“博物館與網絡”會議聚焦未來趨勢

news_publish_date: 
2017-05-09 10:43
news_author: 
湖南省博物馆/编译
Body: 

 

克利夫蘭藝術博物館的藏品展示牆

  美國博物館與網絡協會(Museum and the Web)2017年年會于4月19日至22日在美國城市克利夫蘭市舉辦。大會吸引了來自25個國家的450名參會人員,提交論文達150多篇。會議探讨了未來發展的十大趨勢:

  一、 可及性

  可及性對絕大多數的博物館而言,都是一大挑戰。正如國際專家西娜•巴赫拉姆在會議開幕式的講話所言,在所有項目的一開始,就應當考慮“包容性”(inclusion)的問題,而不是等到後期再考慮。2017年“博物館與網絡”會議推出一項新舉措——包容性設計孵化器,通過把項目發布在這個平台上,就可以獲得關于可及性的建議。

  二、更加注重用戶體驗

  把用戶(觀衆)置于博物館工作的中心,這意味着博物館視角的巨大轉變,從機構或博物館的知識與内容轉向觀衆的需求和期待。會議還推薦了兩本相關的最新書籍:由皮特•薩米思撰寫的《創建以觀衆為中心的博物館》,以及由保羅•博雅格撰寫的《用戶體驗的革命》。

  
  博物館需要開展更多的用戶研究。如果要根據觀衆而量身定制博物館的内容和體驗,那麼博物館就需要更多地了解觀衆,不僅包括觀衆的統計數據,還有他們的興趣、動機和行為。

  三、内容策略

  内容策略在數字化變革和幫助博物館創建有意義的聯系方面變得日益重要。内容是關鍵,它能夠讓藏品具有更廣泛的可及性,吸引新的觀衆,提升參觀的體驗和質量。為了吸引用戶,博物館創建了各種各樣的平台和渠道。博物館需要一個更加堅固的“内容策略”。在為這些渠道和平台提供大量内容時,博物館可以通過完善的内容規劃、創建和管理過程為觀衆提供有意義的、前後一緻的、以用戶為導向的内容。

  四、浸入式講故事的方法

  關于浸入式的講故事,會議創建了一個相關的實踐讨論專區。Madpixel公司采用互動式講故事的體驗,同時還配有高清的圖像。

  五、應用程序

  博物館的應用程序還有發展的空間。盡管現在應用程序鋪天蓋地,而且用戶不願意僅僅為了一次博物館參觀而下載一個應用程序,但是現實表明,如果設計精美、内容可及、并提供附加價值,那麼觀衆樂于通過應用程序來欣賞博物館的内容,并與之進行互動。比如舊金山現代藝術博物館推出的應用程序。

  手機應用程序面臨許多挑戰,“室内定位”技術還需要改進。有時候,觀衆從應用程序得到的信息,并不是完全準确地對應你所在的博物館位置,這會讓他們感到失望和沮喪。

  六、仍然需要數字化戰略

  盡管最理想的狀态是把數字化戰略融入到全球博物館戰略之中,但是現在普遍的共識是在宣傳的最初階段就需要着手項目的數字化部分。博物館需要數字戰略來鋪設一條清晰的發展道路,從而指導機構的數字化變革。

  七、數據分析

  數據分析不可或缺。今年會議的分會場,很多都與數據分析和大數據相關。正如評委們所言:“大數據和數據分析正影響着博物館的一些重要成果(或結果)。它既是一個文化上的變革,也是一個技術上的變革,這一戰略需求正在給文化行業帶來翻天覆地的變化,無論是人們内心的感受還是靠數據驅動的決策都将受到影響。”

  全方位地收集數據并分析數據,能為博物館提供一些真知灼見,讓博物館改進服務效果。除了清晰的可視化效果之外,會議建議在講故事的同時,以數據做支撐。

  八、虛拟現實

  虛拟現實技術正在蓬勃發展,但還有很長的路要走。越來越多的新倡議不斷湧現,每次總能讓觀衆稱奇或感到驚訝。但是,對于絕大多數的項目來說,下一步是要實現更有深度的内容和令人難忘的體驗。在關于“虛拟現實發展領域”的分會場,顯而易見,它提供了一種新的觀衆參與方式,而且具有很大的潛力。技術已經成形,價格在不斷下降,而且可用性在不斷提升。最後,要讓虛拟現實提供有意義的浸入式體驗,關鍵還是在于内容和情境。

富蘭克林學會制定的虛拟現實戰略

  九、青少年觀衆

  幾場分會和許多項目都聚焦這一重要的觀衆群體。比如,芝加哥藝術學院開展的一個項目“旅程定制”(Journey Maker),提供一個數字化與親身實踐相結合的良好體驗。青少年觀衆可以在觸摸屏設備上設計他們自己的博物館參觀之旅,然後按照自己的設計路線,參觀博物館的展廳。

  十、開放性

  開放是發展的方向。“把開放作為默認設置”是許多人渴望的目标,人們希望博物館為研究和信息獲取提供開放的途徑,激發觀衆發現新的知識,并鼓勵公衆參與。至少對于公共資助的博物館來說,開放性的内容是博物館的一項職責,也是公衆的一項權利。要實現開放性,通常意味着機構的一場深刻變革。

(陳雙雙 編譯自Conxa Rodà的博客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