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覽推介
大道通天:明清時期湖南的道教信仰與藝術 展厅面积:
600-800m2 展品数量:
80-100件 策展人:
李慧君 道教——中國唯一的本土宗教,在湖南這片山川秀異的南國腹地上,發源、繁衍、傳承,積澱了豐富而特色鮮明的宗教文化遺産。本展覽即從藝術和人類學視角,展示了明清時期,在湖湘大地上,道教由上層士大夫的精神“問道”,轉向了平民百姓的世俗需求,經由融合湖南民間和少數民族宗教活動與信仰,釋放原有的楚地浪漫幻想和巫風野性,終而呈現出實用性、草根性、多元性、共融性、藝趣性、随意性等地域特征。或求通鬼達神、上蒼庇佑,或求長生不老、飛天成仙,明清之際,道教在湖南地區綻放出了别樣動人的生命色彩。展品以造像為主,媒材多樣,包括木雕、青銅、玉雕、絲綢、書畫等。 |
高山流水遇知音:館藏曆代古琴展 展厅面积:
500m2 展品数量:
30件 策展人:
鄧昭輝 古琴是華夏民族曆史最為久遠的一種器樂形式,可考證的曆史有三千多年之久,在中國古代備受文人士大夫推崇。古琴藝術,是一門博大精深的藝術,集中國傳統音樂、文學、藝術之大成,成為中國古代精神文化在音樂方面的主要代表之一,甚至還被不少西方學者稱贊為具有抽象和哲學意味的音樂形式。二〇〇三年十一月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宣布為“人類口述和非物質遺産代表作”。 |
筆墨與線條:何紹基書法之美 展厅面积:
约600m2 展品数量:
100件(套) 策展人:
劉剛 中國傳統書法是最具東方色彩的藝術形式,然而卻以其特有的空間結構、抽象形式和線條律動,對20世紀以來西方各種流派的現代抽象藝術産生了不同程度的影響,從康定斯基到波洛克等抽象藝術大師,都從中國書法藝術中汲取養分和靈感。何紹基(1799—1873年),湖南道縣人,擅長各體書法,能脫古出新,獨創一格,在晚清書壇上光彩奪目,是19世紀在中國書法史上取得非凡成就的一代宗師。
|
東方陶瓷藝術的高峰:20世紀初期的中國醴陵瓷 展厅面积:
约800m2 展品数量:
约120件 策展人:
方昭遠 瓷器是公認的中國的偉大發明,中國的瓷器生産技術從公元1世紀至公元18世紀一直引領着世界前行。但自從18世紀這種技術被世界各地廣泛掌握後,中國的瓷器生産卻因囿于傳統模式而日趨衰落。在此背景下,中國醴陵“以日為師”,引進先進的制瓷工藝與設備,與中國傳統制瓷技術相結合,創燒出獨具特色的釉下五彩瓷。1911、1915年,醴陵釉下五彩瓷先後參加意大利都靈博覽會和巴拿馬太平洋萬國博覽會,分别獲最優獎和金獎,被譽為“東方陶瓷藝術的高峰”。這是中國有識之士為振興中國瓷業的一次偉大嘗試,為以後醴陵發展成為中國新的瓷都奠定了良好基礎。 |
王者歸來:湖南出土商周青銅藝術珍品展 展厅面积:
800m2左右 展品数量:
100件(套)青铜器 策展人:
袁鑫 湖南先民使用、冶鑄青銅器的曆史,可追溯到商代早期,距今約3500年;湖南發現青銅器的曆史,可以追溯到宋代。特别是20世紀80年代以來,一系列的重大考古發現更是引起了學術界的高度關注和重視。湖南作為長江流域出土商周青銅器數量最多地區之一,逐步呈現出一支兼容并蓄而璀璨奪目的青銅文明,确立了其在南方青銅文明中舉足輕重的地位。 |
2100年前中國貴婦的一天——馬王堆漢墓文物精品展 展厅面积:
600-800m2 展品数量:
120件左右 策展人:
喻燕姣 該展覽以享譽世界的馬王堆漢墓墓主之一的丞相夫人辛追為故事主角,講述了她一天的生活:早起梳妝打扮,注重儀容修飾,中午籌備盛宴,精心款待賓客,晚間導引習文,修身養性。觀衆由此可了解到2100年前的中國漢代,貴族們過着家境殷實、仆從成群、歌舞升平的日子:既注重物質享受和精神愉悅,又講究審美意識和藝術品位。 |
漆器熠熠——中國古代漆器巅峰時代的代表 展厅面积:
600m2 展品数量:
50件/套 策展人:
聶菲 中國是世界上最早發現天然漆并利用它髹塗器具的國家,距今已有7000多年的曆史。漆器興盛于商周青銅器衰落之後、瓷器大量出現之前。因其制作工序繁複,價格昂貴,隻有富貴之家才能享用。馬王堆漢墓出土了700多件光彩熠熠的漆器,絕大部分保存完整、光澤鑒人。這些漆器以實用器為主,品類齊全,涉及禮器、樂器、兵器、葬具及生活用具等方面,幾乎囊括漢初所有漆器種類。其數量之多、種類之繁、工藝之精、保存之好是考古發現中所罕見的,代表了西漢(公元前206—前168年)漆器制作的最高成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