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4

《心源造化——劉國松現代水墨畫展》

news_publish_date: 
2006-11-11 10:39
news_author: 
张 锋
Body: 

《心源造化—劉國松現代水墨畫展》于2006年11月10日在湖南省博物館開展,展覽共展出80幅劉國松先生的經典作品,以回顧這位水墨畫大師在過去四十多年來的劃時代創作,讓觀衆認識他獨特多元的風格與形式,以及他緻力開拓與發揚水墨實驗的豐碩成果及貢獻。

        劉國松先生于1932年生于安徽,祖籍山東青州。1949年定居台灣。他14歲開始學習傳統國畫,20歲改習西畫。深受西方抽象藝術思潮影響的劉國松先生,1956年在台灣師範大學畢業後,随即創立“五月畫會”,發起現代藝術運動。1960年,劉國松先生體會到材料本身不可替代的特性,重拾水墨的媒材,并提出創立“中國的現代繪畫”,走“中國現代畫的路”的主張。這些主張被視為他對中國當代畫壇所作最重要的貢獻。後來,又把“中國的現代繪畫”直接稱為“現代中國畫”或“現代水墨畫”,并努力從事水墨畫的革新,建立了抽象水墨的鮮明個人面目。 他倍受畫壇肯定,更赢得“現代畫代言人”的畫壇地位。

        此次展覽自2004年開始籌備,經湖南省博物館與劉國松先生數次洽商,精心選擇展品,劉國松先生為此次赴湘展覽特意創作以張家界為題材的系列作品。我館工作人員對展覽精心設計,對作品認真點校檢查,對貴賓熱情接待。 站在自己傾盡40年探索的現代水墨畫前,年已古稀之年的劉國松老先生感慨到:“畫家和科學家一樣,在畫室裡不斷地進行實驗和創造。如果一味因襲古人的東西,不思進取和革新,那這個畫家就像科學家的助手一樣,隻會一種機械式的模仿,不會創造的畫家就不能稱其為畫家。”此次展覽展出的以宇宙為題材的幾十幅畫作,将水墨、書法、攝影等多種技法結合在一起,許多聞訊趕來的觀衆在看過了畫作之後,紛紛表示:新鮮,這種畫法還從來沒有見識過。

        自1965年起,劉國松先生先後在世界各地舉行了80多次展覽,影響深遠。80年代初,他又首開台灣畫家赴祖國大陸城市辦展交流的先河,令大陸美術界耳目一新,并在大江南北興起一股強勁的“劉國松旋風”。此次展覽結束後,劉國松先生将其早期代表作《鬼月如是說》捐贈給湖南省博物館收藏。

劉國松先生代表作《鬼月如是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