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4

中國文物報:推進文博知識産權保護與利用

news_publish_date: 
2017-01-13 10:47
news_author: 
来源:中国文物报
Body: 

  2016年12月,第二屆廣州國際文物博物館版權交易博覽會在廣州中國進出口商品交易會展館成功舉辦。

  作為本屆博覽會配套重要活動的“第二屆國際文物博物館版權保護利用高峰論壇”同期圓滿舉辦。國家文物局副局長關強在緻辭中強調:文博單位要提高品牌培育意識以及知識産權創造、運用、保護和管理能力,學習吸收境内外文博知識産權方面的理論研究成果及成熟經驗,激活我國豐富的文博版權資源,積極培育擁有較高知名度和美譽度的文化創意品牌。

  中國文物交流中心主任王軍,中國政法大學教授來小鵬,英國圖書館及檔案版權聯盟主席、版權專家和咨詢顧問娜奧米·科恩,中國博物館協會法律專業委員會副主任黃哲京,泰恩和威爾地區檔案資料室與博物館企業管經理喬納森·沃克,西漢南越王博物館副館長林冠男六位境内外的文博界、版權界、文創界專家學者作了高水平的論壇主題發言。

  文化創意新紀元,文博版權新平台

  王軍以《文化創意新紀元,文博版權新平台》為題,系統全面地解讀了中國文博創意産業的新形勢,分析了文博創意産業中的知識産權問題,開拓了文博知識産權發展的新思路。

  王軍介紹,中國文物交流中心通過多項課題促進文博知識産權的保護與利用,努力構建文博創意産品設計制作、營銷推廣、版權交易的服務平台,大力培養文博文創産品研發和營銷推廣等方面的人才。對外積極開發國際間的文化交流與商業合作渠道,以多種形式促進境内外文博單位在文創産業規劃、産品開發、銷售方面交流成果和經驗,通過各類渠道在全球範圍内分享文博資源,充分調動社會力量開發文博創意産品,使文創産品成為文博單位從地域化到全國化、再到國際化舞台的重要途徑。

  文物信息資源的版權保護

  來小鵬在發言《文物信息資源的版權保護》中,介紹了文物信息資源的基本内涵和特點、可作品性、著作權歸屬和使用以及法律保護等問題。

  文物信息資源本身特點包括曆史性、認知性、動态性和參考性。其法律特性包括财産性、無形性、權利客體性和權利多樣性。文物信息資源著作權的歸屬和使用問題包括版權主體的具體體現及其使用和方式。文物信息資源版權的法律保護方面,侵害文物信息資源版權的主要形式涉及發表權、署名權、作品完整權、複制權、彙編權以及信息網絡傳播。侵害文物信息資源版權的法律後果包括民事責任、行政責任和刑事責任。

  中英博物館、美術館版權的案例研究

  娜奧米·科恩以《中英博物館、美術館版權案例研究》為題,通過案例研究對博物館及美術館的版權管理展開了讨論,并介紹了可借鑒的經驗。

  倫敦博物館為使員工和遊客能實現“自助服務”創建了系統的框架,以實現自上而下與自下而上相結合的版權保護。曆史皇宮理事會根據委托管理數字資産并與第三方合作創造數字資産版權不僅僅是一個法律問題,更是一個整體性、系統性的問題。優秀的版權保護做法是建立在互相尊重、共同合作的基礎上的。

  博物館影像資料著作權的探讨

  黃哲京的發言《博物館影像資料著作權探讨——以故宮博物院為例》,闡述了博物館著作權、博物館影像資料著作權,以及故宮博物院影像資料著作權的問題。

  博物館著作權分為與博物館藏品有關的著作權和無關的著作權。前者分為原始藏品(含可移動文物、不可移動文物)著作權和原始藏品衍生品著作權。後者包括博物館标識、建築圖型等。博物館影像資料著作權分類有攝影作品、電影作品和以類似攝制電影的方法創作的作品。

  故宮博物院影像資料著作權主要以《故宮博物院影像資料管理辦法》為依據,将影像資料使用分為院内外人員使用的情況,以及學術科研和文化商業的用途,并以此制定了兩種《故宮博物院影響資料使用合同》範本,在實際操作中起到了良好的效果。

  企業合作及藏品的靈感啟發

  喬納森·沃克以《企業合作及藏品的靈感啟發》為題,介紹了泰恩和威爾地區檔案資料室與博物館企業合作的項目,以及同其他單位建立合作夥伴關系、保護版權并創收的經驗。

  遵從商業策劃的原則、充分利用藏品特質、确定不同受衆并進行營銷,挖掘藏品價值、開發産品的重點在于發掘藏品的選擇和針對目标群體确定産品定位。實際做法包括特色圖标的使用、畫作啟發的定制,以及特别展覽售賣品等。合作、保護版權并創收的途徑包括互聯網、電視節目、服裝和日用品、出版物等的制作銷售。

  博物館的文創開發及版權思考:以西漢南越王博物館為例

  林冠男在發言《博物館的文創開發及版權思考》中,論述了文化産品的必要性、文創工作的發展思路、文創工作現狀和困惑。

  通過對南越王墓出土文物的造型、圖案、顔色等元素進行再創作、深加工,設計開發出具有濃郁南越文化特色、符合公衆需求的文創産品,包括文具系列,書籍、光盤、明信片系列,絲織品系列,陶瓷系列,日用品系列,擺件系列等。

  南越王博物館重視保護文物版權和知識産權,早在1998年就已将墓中出土文物圖案十餘個,共幾十個類别進行了商标注冊。通過自主開發、合作開發、文物版權的有償轉讓、商标使用權的出借等多種方式提高經營效益。

  高端對話環節由廣州市宣傳部副部長、法學博士趙冀韬主持。來小鵬、黃哲京、北京市文物局副局長于平、台灣拉斐爾藝術中心負責人黃炫梓、台灣五觀藝術事業有限公司藝術總監桂雅文五位專家學者共同圍繞博物館知識産權價值開發與金融投資、博物館版權保護利用規則探讨、文博文化的認知與運用等問題展開了别開生面的對話,并與現場觀衆互動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