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4

國際博物館高級别論壇呼籲在博物館領域開展廣泛持續國際合作

news_publish_date: 
2016-11-14 09:43
news_author: 
来源:新华网
Body: 

  新華社深圳11月12日電(記者張建華)為期3天的國際博物館高級别論壇12日在深圳閉幕。論壇發布了《深圳宣言》,重申博物館為改善人類物質和精神生活做出的巨大貢獻,呼籲各國政府和有關機構在博物館領域開展更廣泛的持續性國際合作。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總幹事伊琳娜·博科娃和中國教育部部長陳寶生出席閉幕式并緻辭。

  博科娃在緻辭中說,博物館是人類共同的文化遺産,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相信博物館能夠加強社會包容性,創造工作機會,并能夠加強人們對于國家的身份認同。

  她說,過去幾年,中國是全球博物館發展最多的國家,在1949年中國隻有25個博物館,現在則有4000多個博物館,“中國的博物館已經是促進城市發展、社會包容和城市空間質量的重要平台,這個對于世界來說都是鼓舞人心的進展。”

  陳寶生在緻辭中指出,博物館是保護和傳承人類文明的重要殿堂,在促進世界文明交流互鑒方面具有特殊作用。本次論壇是落實2015年11月《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關于保護與加強博物館與收藏及其多樣性和社會作用的建議書》的第一次重大國際活動,将對推動世界博物館事業的發展發揮積極作用。

  論壇發布了《深圳宣言》,圍繞博物館及其藏品和運營模式的多樣化、戰争與沖突時代博物館在保護遺産方面的作用、博物館的責任、開展更廣泛的國内和國際合作等發出了倡議。

  《宣言》指出,博物館始終是保護人類共同遺産的最為關鍵和主要的組織機構之一,且在促進文化創意産業的創造力和發展方面正發揮日益重要的作用;無論是在和平或戰争年代,還是自然災害期間,博物館在打擊非法販運以及保護、保存和推廣人類遺産方面都具有重要地位。

  《宣言》倡議,各國博物館、政府和非政府組織、國際組織、私人機構以及個人都能夠促進博物館及其藏品和運營模式的多樣化;鼓勵博物館采用嚴格的道德準則;着力開展更廣泛的持續性國際合作。

  本次論壇由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中國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全國委員會、國家文物局和深圳市人民政府聯合主辦。在為期3天的論壇中,160餘名國内外博物館代表和專家學者就“新興博物館領域--創意的途徑”“戰亂與和平時期的文化遺産保護”“博物館的責任以及從業人員的道德與技術标準”“面向更為廣闊的國家和國際間博物館合作”四個主題深入交換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