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4

我館完成馬王堆漢墓出土“絨圈錦”和“绮地乘雲繡”夾封保護處理

news_publish_date: 
2008-06-12 09:55
news_author: 
典藏技术部文物保护实验室/图文
Body: 

我館館藏馬王堆漢墓出土“絨圈錦”和“绮地乘雲繡”均為上世紀70年代夾封處理,當時采用約2mm厚有機玻璃闆直接夾持,其機械強度較小,支撐性能不好,透明度差,目前已經老化變色;邊緣用透明膠帶密封,如今明顯變黃發脆、局部脫落。這樣的夾封形式既不美觀,又對文物保存不利。

  在這兩件文物赴京參加奧運“奇迹天工——中國古代科技成就展”前,由我館典藏技術部師學森、劉亮、王宜飛、董鮮豔等專業技術人員共同對其進行了重新夾封處理。其步驟為:拆除原有有機玻璃、對文物殘片熏蒸消毒、更換有機玻璃底闆、局部固定、夾封、粘貼标識。這次新夾封材料及形式有幾個特點:(1)采用5mm厚進口有機玻璃,支撐性能好,透明度好;采用防腐木材制作框架;(2)有機玻璃闆之間架空,且架空層高度大于文物厚度,避免文物承重;同時其邊緣用密封膠條填充;(3)用螺絲固定闆面,可根據需要開啟,避免使用膠粘劑而對文物造成損害。一定時間内兩片封合的有機玻璃裡面環境基本穩定,給其中的文物提供了相對穩定的小環境。另外粘貼标識對文物保護也特别重要,可以避免在展覽和保管過程中因使用方式不正确造成人為損害,這一措施原來未以重視,這次得到了補救。總之,通過重新夾封處理,馬王堆漢墓出土“絨圈錦”和“绮地乘雲繡”較原來保存狀況有了很大改善 ,同時也有利藏品的觀摩使用。

  原夾封: 

  新夾封: 

  标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