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博物館2016年工作報告
湖南省博物館2016年工作報告
湖南省博物館
(2017年1月13日)
2016年,是“十三五”的開局之年,也是湖南省博物館工程建設和事業發展的關鍵之年。一年以來,在文化部、國家文物局和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視下,在省文化廳、省文物局的領導和支持下,湖南省博物館克服了點多、面寬、戰線長、環境艱苦等諸多困難,以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和十八屆六中全會精神為指引,以高度的責任心和強烈的使命感,堅決貫徹落實省委、省政府和省文化廳的決策部署,緊密圍繞盡快把新館建成開放這個中心和根本,重點研究解決建設發展中的關鍵問題,凝聚全館共識和力量,紮實推進各項工作,圓滿完成全年工作任務。現将相關情況簡要報告如下:
一、2016年工作成績
(一)新館工程建設全面推進,形勢喜人
1.土建工程施工進展順利
2016年,改擴建工程全年完成投資1.3655億元,累計完成總投資8.241億元。已按計劃完成混凝土主體工程、鋼結構工程、砌體工程、初裝修工程、幕牆與屋面體系工程、辦公樓裝飾裝修工程,正在分部分項進行電梯安裝調試、強弱電、暖通工程等建設項目,完成空調機組、新風機組等61個批次工程材料的詢價工作。目前,正在進行土建工程室外總圖作業及相關掃尾工作,安裝工程施工和已完成項目的結算工作,并積極做好土建、安裝工程與展陳裝修工程的銜接。
2.展陳裝修工程全面鋪開
2016年5月4日,省人民政府召開第75次常務會議決策投入3.65億元實施省博物館展陳裝修工程。7月7日,省政府召開專題協調會精神,決定省博物館展陳裝修工程由省建工集團總公司繼續以總承包方式承擔施工任務。雙方已于11月在原總包合同的基礎上簽署了補充協議。
目前,裝修施工隊伍已經進場完成了工地實測和放線,正在進行機電安裝和前期基礎轉換層施工,并已進入展陳裝修工程的施工階段。截至12月底,公共區域裝修已完成藝術大廳的地面找平、B1F轉換層、1F牆面輕鋼龍骨安裝,完成設備用房及普通樓梯間部分輕鋼龍骨安裝及牆面膩子2.1萬平方米;展廳區域裝修已完成馬王堆展廳放線和轉換層材料進場,完成特一、特二展廳的轉換層鋼架安裝約30%,牆面埋闆約80%。
全年,我們不斷推動以“長沙馬王堆漢墓”、“湖南人——三湘曆史文化陳列”兩個基本陳列和青銅、陶瓷、書畫、工藝四個專題館及“春秋戰國——軸心時代的東方”、“在最遙遠的地方尋找故鄉——14——16世紀意大利與中國的跨文化交流”兩個開館特别展覽為核心的展陳體系的完善。10月22日—23日,兩個基本陳列的全國專家評審會順利召開,全國20多位文博一線資深專家擔任評審。與會專家對展覽方案給予了充分肯定,特别是對方案的一體化設計思路、策劃設計深度和文本規範性等給予了高度評價。評審會後,我館多次組織内部讨論會,認真整理吸收了專家提出的意見和建議,對方案進行了修改和完善,目前,兩個基本陳列的内容方案已經定稿并交付施工。年内對四個專題展的展覽思路進行了調整,同時,全面啟動了兩個開館特别展覽的策劃實施,明确了展覽框架、思路,基本确定展品,正與國内外相關博物館及機構對接展品的商借問題。
3.一體化設計和報建工作持續落實
全年,堅持貫徹“一體化設計”理念,重新組合設計辦力量,統籌推進建築主體、室内裝修、園林景觀和陳列展覽等各方面設計工作,做好土建工程、安裝工程、裝修工程、展陳工程的設計銜接。全年組織各類設計讨論會140餘次、設計彙報和交流30餘次,不僅實現了設計與施工的精準對接,做好設計配合與施工服務,減少了設計變更與浪費,而且順利協調解決建築設計、基礎功能設計和展陳設計各方在“一體化設計”中的設計工作邊界問題,全力推動兩個基本陳列和開館特展的展陳設計工作。汨羅基地已完成整體規劃設計、國有劃撥用地上的建築設計和預算編制,正在進行施工招投标前的财評工作。
全年,工程報建圍繞工程設計、施工積極推進,先後完成牆體工程核驗、地鐵6号線下穿省博物館、臨東風路交通組織等環境優化、強電電纜橫穿東風路、現狀地形圖更新、設計文件審查備案和公共用地調查等工作。積極推動中歐貴賓樓、博雅樓及下大垅變電站的征收搬遷等工作,确保掃清新館開館的工作障礙。
4.工程管理到位運轉安全
我們嚴格按照省委、省政府主要領導的指示,嚴格工程管理,确保工程建設的質量和安全。全年,對工地實施月安全檢查12次,協調召開工程會議100餘次,其中工程例會50次,工程專題會50餘次,工程調度會10餘次,參與工地各項隐蔽施工驗收397次,對設備材料進場驗收88次。收發圖紙問題聯系函45份,工作聯系單20份,監理工作聯系單6份,監理工程師通知單16份,發放施工圖紙22次。
全年,工程安全、文明施工措施落實到位,未發生任何工程質量和安全生産問題,無任何重大和一般安全事故。全年,我們不斷加強廉政監督教育,确保嚴按程序、嚴格要求,實現了工程建設相關人員的監管有序和工程廉政責任的深化落實,保證了工程建設的廉政安全。
5.教育服務體系建設同步進行
我們不斷設計、優化和完善博物館公衆教育服務體系,一是全力編制了《構建多元文化認知體系,創設終身教育服務模式——湖南省博物館新館教育大綱》,與新館兩個基本陳列展覽方案同步完成,并提交了全國專家評審會審議;二是組織教育人員參與新館陳列展覽的策劃設計,同步做好了陳列展覽教育方案的設計,并不斷修改完善;三是積極推動了新館陳列展覽“導覽詞”的撰寫、教育資源合作研究項目的開展、教育項目的開發、配套教育出版物的編印和教育用具模型的定制。
(二)新館開放籌備工作嚴謹有序,穩步推進
一是制定了“力争2017年7月1日局部開館,确保2017年9月20日全面開館”的開館方案,并上報省委、省政府。組建了新館開館工作機構,梳理了開館工作任務,倒排了工作日程,召開了新館開館動員大會。按照開館工作方案的安排,不斷細化和落實各項工作,确保工作目标責任體系明确,确保全館各條戰線步調一緻、協同推進。
二是根據現有人員和經費情況,結合新館需求和國内同級别大型公立博物館實際情況,測算出新館年運行經費總估算為1.3億元左右,其中2017年度試運營經費7000萬元,正在積極對接省财政廳;同時,積極向國家文物局彙報,争取新館展陳經費和運行經費的支持。
三是按照行政保障和業務發展兩條線,對新館的機構設置與人員配置進行科學規劃和重新設計;明确新館的保潔、巡查、安保、物業等相關工作實行社會外包服務;并正在就新館增編和用工形式問題積極與省直各相關主管部門溝通銜接,積極增強體制機制的活力。
四是認真研讀國家最新出台的文化政策,深入學習國家文物局、省文物局關于文物事業發展“十三五”規劃,制定了《湖南省博物館五年發展規劃(2016——2020)》,《規劃》明确了“十三五”期間湖南省博物館的發展任務與方向,制定了未來五年事業發展的戰略規劃體系。分概述、定位與使命、願景、階段性目标、目标實施和保障措施等内容,系統研究事業發展中的關鍵問題,從新館建設與開放、運行管理、藏品管理與保護、陳列展覽、科學研究、社會教育、公衆服務、智慧博物館、文化創意、宣傳與交流合作十個方面,提出了五年規劃期内的預期性目标和約束性指标,成為未來五年全館事業發展的基本遵循。
(三)業務運營重點突出,保障有力
1.繼續“邊建設,邊開放”
2016年,我館仍然延續多陣地、多合作夥伴的開放服務模式,繼續與譚國斌當代藝術博物館、馬王堆療養院合作辦展,開放一線人員堅守優良的服務理念與工作作風,圓滿完成全年開放接待任務。全年累計接待觀衆1470159人次,其中臨展1349216人次,馬王堆墓坑遺址觀衆120943人次。年内開放一線人員已基本結束在館外的工作任務,全面收縮戰線撤回館内,正在集中人員力量,積極制定新館開放方案。
全年,我館共計舉辦和參與展覽14個,包括館内展覽4個,向國内外文博單位推出及參與展覽10個,其中有“還原大師——何紹基的書法世界”展、“天地之中——河南文物珍品展”及與常州博物館、北京藝術博物館、海南省博物館合作舉辦的“神奇的馬王堆漢墓珍品展”、“詩意的彩瓷——長沙窯瓷器藝術展”、“酌彼金罍——皿方罍與湖南出土青銅器精粹展”等。
全年,免費為觀衆提供講解4萬餘批次,組織開展民俗系列家庭日活動、小小“館”理員實踐活動、“移動博物館”巡展活動、國際博物館日系列活動、書法體驗課程、專題講座、專題導賞等各類教育活動近600場次,編印各類教育讀物17套,并完成《博物館教育資源在中小學生素質教育中的開發利用研究》項目結題工作。同時,積極加強湘博志願者團隊建設,不斷拓展志願服務的形式與内容。2016年,我館被中宣部、中央文明辦等7部門遴選确定為61家全國公共文化設施開展學雷鋒志願服務首批示範單位之一。在2015年度全國科普教育基地科普信息化工作考核中,我館被中國科學技術協會評為優秀。1人在“2016年湖南省學習雷鋒志願服務千名身邊雷鋒”活動中獲評“2016年湖南省雷鋒式文化使者”,1人獲評2016年湖南省文化志願服務“優秀組織者”,1人被長沙市芙蓉區人民教育基金會評為2016年“尊師重教先進個人”。
2.嚴守安全工作底線
全年,保衛部門堅持日常巡查與節假日及專題檢查相結合,對辦公樓、銅官窯文物基地、譚國斌當代藝術博物館和世方水岸博物館小區等場地進行多次安全檢查,發現安全隐患,及時進行整改。累計開展節假日安全大檢查4次,開展規章制度培訓、消防演練等3次,開展應急事件處置、安防系統操作強化培訓等4次,對技防系統進行全面的檢測和維護4次,對館區安防系統進行各類維護保養230餘次,完成外地文物押運工作14次,做好了館内文物的短途押運任務。特别是11月份館藏文物回遷後,我們一方面将館外文物基地保衛力量全面撤回,提高和加強新館庫房保衛值守力量的配備,另一方面着力加強并落實文物安全制度建設,努力構建文物保護責任體系和安全防控體系,确保文物和生産安全。全年,未發生任何與文物、觀衆、館區、工地等相關的安全事故,實現連續33年安全無事故。我館被省綜治辦評為年度綜合治理合格單位,保衛科被評為2016年度全市單位内部治安保衛成績突出集體,2人被評為2016年度全市單位内部治安保衛成績突出個人,2人被評為2016年度全市保安服務行業成績突出個人。
3.藏品管理工作穩妥有效
經過近一個月沒有休息日、不分白天黑夜的加班加點和努力,11月上旬,順利完成館藏文物的回遷工作,4300箱文物安全回到省博物館,未發生任何文物損毀事件,結束了長達三年的館藏文物在館外臨時暫存狀态。目前,館外的保管、文物技術保護等相關人員已全部撤回館内,集中精力為新館開放做準備。我們正在以建設全國标準化整體庫房為目标,推動新館藏品按質地分庫建檔;以信息化、标準化為方向,不斷健全“湖南省博物館藏品數據庫”,實現全館藏品檔案信息的數字化動态管理。
全年,保管部門堅持每日入庫查看庫房保存環境及文物包裝情況,使用庫房保存環境監測系統對庫房和文物進行監控,做好庫房日記;定期對庫房進行防潮、防蟲、防黴等處理。積極落實“一普”工作,完成本館藏品總賬的59066件(套)文物的文字信息報送。全年,歸檔整理各類藏品檔案資料231份,接待20餘批次約600多件(套)文物信息查詢,接收新征集藏品283 件(套)311件,完善和規範了交接手續,基本解決了登賬滞後問題。
全年,共征集文物、标本(資料)436件(套),共計1776件,其中珍貴文物43件(一級文物1件,二級文物6件,三級文物36件),一般文物197件,接受捐贈161件(套)。
全年,組織完成保護修複文物447件,其中300件已經完成,147件正在進行中。承擔了多項省内外兄弟單位的文物保護修複委托工作,多次接受兄弟博物館的業務咨詢,進一步鞏固我館文物保護龍頭地位。核心文物馬王堆古屍及棺椁的日常保養有序進行,定期對核心文物庫房、層流間和古屍進行檢查、維護,為配合新館展覽和古屍保存的需要,重新設計了古屍亞克力殡棺。為推進“十三五”期間馬王堆古屍和文物保護研究,湖南省文物局正式聘任14位專家組成湖南省馬王堆古屍和文物保護研究專家組,中心啟動了《長沙馬王堆一号漢墓古屍研究與保護》的編撰工作。新館臨時庫房建立了保存環境無線實時監測系統,新館預防性保護系統平台搭建工作穩步推進,廢水、廢氣配套項目和藥品儲存、分析等實驗室建設工作正在積極推進。
4.研究出版工作緊張有序
全年,全館業務人員公開發表學術論文219篇,已經出版或待出版著作(圖錄)16部。《湖南省博物館館刊(第十二輯)》《湘博志Ⅵ》《“紀念馬王堆漢墓發掘四十周年國際學術研讨會”論文集》和圖錄《還原大師——何紹基的書法世界》、博物館學譯著《美國博物館:創新者和先驅》等已經出版;完成了“館藏研究大系”圖書3套9冊,《博物館學曆史文獻彙編(著作類)》1套4冊的編撰工作,待出版。全年,2人獲美國費城市政府議會頒發的榮譽獎狀。在中國博物館協會組織的“第一屆全國博物館學優秀學術成果”評選中,由我館編譯的《博物館變遷——博物館曆史與功能讀本》獲評“優秀譯著”,2位專業人員的論文分獲“優秀論文”、“優秀譯文”。
全年,我館共組織實施或參與各級各類科研課題40餘項。其中,國家科技部“十二五國家科技支撐計劃”子課題“基于文物素材的創意産品設計及博物館衍生品示範應用”課題開發設計了15款文化創意産品,申請了文創産品外觀專利15個,9個已經獲得專利證書;國家文物局與全國文物保護标準化技術委員會課題“博物館公衆服務規範”組織了初評會;國家社會科學基金資助項目“馬王堆漢墓漆器整理與研究”、“長沙漢墓”、與北京理工大學共同承擔“十二五”國家科技支撐計劃課題“博物館展陳智能化設計平台關鍵技術研究與應用示範”等課題研究工作進展順利;“西藏博物館館藏‘佛教造像’陳列展覽數字化保護”項目等科研課題成功申報立項;啟動了日本博物館學文獻資料集成項目的翻譯工作;完成了《中國大百科全書》(第三版)博物館學科的編寫框架和“博物館策展人制度實踐考察與可行性探究”課題的前期工作。
全年全館業務人員參與各類國際學術會議60餘人次,參與各類國内學術會議100餘人次,成功舉辦了“何紹基書法藝術學術研讨會”及“湖南省博物館新館陳列展覽專家評審會暨高峰論壇”等國際國内學術會議。
5.外宣外聯工作富有建樹
據不完全統計,全年我館接受國内外媒體各類宣傳報道共237次(篇)(不含自媒體及重播和轉載),其中電視報道74次,報紙雜志報道37次,電台報道16次,網絡報道110次(不含官網、官微)。2016年,我館與華聲在線股份有限公司簽署了三年戰略合作協議,實現了跨行業、跨領域間的合作,是整合媒體平台,形成博物館全媒體矩陣,探索博物館與媒體間的信息互換、雙向學習和觀念更新的重要實踐。全年,我館通過發送短信、印寄宣傳資料、組織專題導賞活動等方式推動我館會員工作,擴大我館的公衆影響力;持續推動滿意率調查等觀衆研究工作;順利完成全國博物館會員制調研,正在積極探索我館新館會員工作模式。
10月—12月,作為首場新館系列活動的“鼎盛洞庭杯”館服設計大賽,曆時兩個月,吸引了來自全國各地以及來自美國舊金山的100多名選手參加,最終有10位選手的近30套作品脫穎而出進入決賽。比賽集專業性、創意性、互動性于一體,社會反響熱烈,為新館開放的宣傳推廣打下了良好的預熱基礎。我館理事,湖南日報社社長蔣祖烜高度評價活動的舉辦體現了三種力量:文化的力量、大衆的力量、專業的力量。
2016年,我館共組織10餘批次重要外事接待和訪問活動。包括,法國駐華大使館文化參贊羅文哲一行、匈牙利國家博物館駐華總代表貝思文博士一行訪問我館;赴美國華盛頓特區參加第110屆美國博物館聯盟(AAM)2016年年會暨博覽會;赴意大利米蘭參加國際博協第24屆大會和國際博協區域博物館委員會(ICR)2016年年會暨理事會;赴美國費城參加“推進公平教育理念:區域博物館的發展及教育”研讨會及論壇;赴意大利進行中意文化交流特展的洽談暨學術交流活動等外事活動;派員參加國際博協第24屆大會。
6.信息化建設工作成果豐碩
全年,“兩微一網”平台建設穩步推進,微信導覽等功能漸趨完善。配合臨時展覽、國際博物館日、文化遺産日和重要活動制作了5個專題網頁;網站全年發布信息25萬多字,翻譯資訊10餘萬字;微博全年發布信息210篇,粉絲總數11萬餘人;微信公衆号全年發布信息38次97條,關注人數2萬餘人。同時,我館開通并認證了“湘博動态”微信訂閱号。目前,正在積極籌備新館網絡傳播平台的更新升級和建設。
全年,按期完成了藏品管理系統的建設調試、數據導入等工作,積極落實文物“一普”數據處理和“百館微展覽指揮平台建設”等項目的推進,順利完成圖片管理系統、項目管理系統、圖書檢索系統等博物館信息化應用系統的上線使用及臨時展廳的wifi環境建設。同時,根據新館“智慧博物館”建設目标,立足數字展示研究和新館應用等需求,結合“互聯網+中華文明”的國家戰略,梳理并編制了34個智能化系統建設方案,進行了大規模的需求溝通、設計修訂、協調聯絡,全力推動并保障了新館智能化工程建設的整體按期推進。期間,及時保障了新館庫房的弱電系統建設、新館移動信号室内覆蓋工程和新館原4D影院場地改造為VR展示項目的建設進度。
全年,完成機房巡檢、日常維護、搶修值守70餘次,軟硬件維修600餘次,設備維修90餘次,網絡維護100餘次,多媒體設備檢修調試和現場布置40餘次,拍攝照片10000餘張、錄像100餘GB,整理圖片100000餘張、檔案1000餘盒,采購或清理圖書雜志1000餘冊(套),圓滿完成了攝影、攝像、影像制作和管理及圖書、檔案管理工作。
何紹基書法展線上展示項目,開發設計了何紹基書法展數字展示APP和線上數字展廳,并獲得了業界一緻好評;累計完成“湖南省人群構成和起源的分子生物學研究”課題血樣采集729例;與公司合作編制完成《互聯網+時代的智慧博物館建設研究報告》《湖南省博物館公衆服務與教育體系提升方案設計》。
7.積極迎接文創開發新春天
按照國家文物局“試點先行、逐步推進”工作原則,我館已被選定為92家全國博物館文化創意産品開發試點單位之一。目前,我們已向國家文物局提交《湖南省博物館文化創意産品開發試點方案》,并積極對接國家文創開發扶持政策,深度開展新館文創經營的區域規劃、門店設計、産品研發分類,确保文創工作進度,全力保障和迎接新館開放。
同時,我們與國家博物館簽訂了《IP資源授權開發合作協議》,共同打造“文創中國”網絡平台品牌概念;與蘇甯文化産業集團、湖南鼎翰文化傳播有限公司、株洲千金藥業股份有限公司、浏陽心之夏文化創意有限公司等多家省内外公司機構就合作事宜進行了深入洽商,并簽署合作開發協議;積極參加“2016首屆湖南文化創意設計大賽”,馬王堆、長沙窯、青銅器等系列設計均入圍百強;明确新館成立文化創意企業,正在積極探索構建博物館——公司合作運營新模式,建立優勢互補、互利共赢的合作機制。
8.紀檢監察及黨風廉政建設日趨深化
全年,我館以中央、省委省政府重要文件和會議精神為指導,認真組織館黨委會和館黨委集中學習,嚴格落實中央八項規定、和省委九項規定,并認真厘清我館各類會議的議事規則,規範議事和行政行為。全年,組織進行館黨委中心組集中學習6次,召開民主生活會2次,并圍繞“兩學一做”開展了系列學習教育,按預期規劃和上級黨組織要求保質保量完成四個階段的學習活動。全年,順利完成離退休黨支部的換屆選舉、民主評議黨員、黨員發展、黨費收繳、台賬清理、黨支部标準化建設等工作。3人在中共湖南省文化廳直屬機關委員會主辦的“講學習、守紀律、做表率”征文、演講比賽活動中分獲一等獎、三等獎、優秀獎。
全年,我館積極落實黨風廉政建設主體責任,館黨委統一領導部署,形成層層管理的責任體系,制定下發了《2016年度省博物館黨委、省博物館領導班子成員黨風廉政建設職責分工》;持續履行好紀委監督責任,緊緊圍繞廉政風險防控的關鍵崗位、關鍵環節、關鍵節點嚴格開展監督檢查,不僅對13各政府采購項目、13個内部評标項目進行了現場監督,還加強了内部審計、公務出國審批公示、公務接待和公務用車的檢查;積極開展廉潔風險防控工作,嚴格按上級部署和指示,落實黨風廉政建設各項具體工作。堅持加強制度建設,把權力關進制度的籠子,先後組織制訂或修訂《湖南省博物館公務接待制度》《湖南省博物館合同管理辦法》《湖南省博物館外出培訓管理辦法》《湖南省博物館日常物資采購辦法》和《湖南省博物館固定資産、低值易耗品管理制度》等制度,堅持重大節假日提醒制度、廉政談話制度和領導幹部報告制度。全館全年嚴格執行各項廉政規定,沒有出現一起違紀違規行為。
9.綜合管理水平不斷提升
一是行政辦公效率不斷提高。全年,起草綜合性文字材料100餘個數十萬字,圓滿完成系列公文材料的撰寫工作,完成館長辦公會記錄紀要12次,館黨委會記錄紀要15次,館務會記錄紀要4次、館長專題辦公會記錄紀要4次;做好了中央地方共建國家級博物館中央财政資金使用績效評估等工作;進一步健全合同管理辦法等各項規章制度,強化會議決議落實的督查等職能;編制湘博簡報、工程簡報10期;撰寫省博物館、改擴建工程、館長大事記300餘條;全年會議室管理、收發文、用印管理、公務接待、車輛管理等工作有條不紊進行;全年積極開展政務系統信息上報工作,上報新聞、采訪和各類信息180餘條,列廳系統第三名,我館被評為“2016年度全省文化系統宣傳信息工作先進單位”,1人獲評“2016年度全省文化系統宣傳信息工作先進個人”。
二是嚴格執行财經法規、紀律和結算制度。全年管理日常資金1.59億、基建資金1.38億,代管29個研究課題項目經費580 萬元,處理會計憑證2000批次,編制會計報表295份,辦理報賬業務3000筆。做好了全年預算、決算相關工作,會計出納、固定資産清查等工作有序推進;順利完成年度預算審計、資産審計、館屬企業清理審計、法人代表離任審計等工作;優化、規範财務制度,定期對帳,合理調整預算需求,并根據預算政策和預算管理經驗,将需求額與經費來源額調整到收支基本平衡。在資金使用過程中,做到了嚴把預算關、制度關,确保了資金使用的安全、有效。全年,會計核算、票務管理、稅務、固定資産登記,工資、獎金、福利發放等各項工作井然有序。全年,順利完成新館工程天然氣分布式能源、館外臨時庫房文物整體回遷等政府采購項目13個,完成臨時展覽文物運輸、曆史圖片及部分藏品底片數據加工等項目内部評标13個,正在制作的标書2個,全年完成采購金額5000餘萬元,保障了新館建設和日常工作的順利開展。此外,按照上級要求,對山水乘雲公司、君幸食公司、文化産業中心三家館屬企業進行全面的資産清理和審計,進一步規範我館的經營活動。
三是人事管理水平進一步提升。配合廳黨組完成本館黨政負責人的補充及交接工作,調入副館長1名,并對館黨委及領導班子進行了調整了重新分工;完成了事業單位法人證更換、機構編制年審、社會保險年審等工作;按照相關政策要求,對全館職工和離退休人員的工資、離退休費和補貼等進行了調整,對職工的崗位津貼、節日慰問、相關福利待遇等進行了調整、合并,将績效工資範圍内的項目由原來的15個精簡至6個,确保職工收入不受影響,全力落實館黨委要求,調整和提高編外聘用員工待遇;完成了新館公開招聘的政策咨詢和工作方案拟定等工作;組織了8個部門負責人的輪崗工作;完成我館人員職稱申報7人次、職稱聘任3人次,1人獲評文化部優秀專家稱号,辦理在編職工退休5人次、崗位和工資異動19人次,完成聘用員工辭職辭退15人次,辦理退休6人次,招聘新進2人次,全年無勞動糾紛事件發生;組織全館離退休老幹開展豐富多彩的室内外活動,積極參加省文化系統各項老幹活動,啟用世方水岸老幹部活動室,全年組織老同志室内外活動8次,全年電話慰問100餘次,上門或病房慰問50餘次,1名老同志被省文化廳評為廳直單位2013—2015年時代陽光老人;全年,計生、信訪工作、社會治安綜合治理、節能減排工作正常進行。
四是全力做好後勤保障與物業管理。完成全館動力設備等的日常維護維修工作;完成墓坑遺址、武警營房等的維護維修、辦公樓直飲水改造等物業管理工作;完成新館辦公室分配方案的制定和采購管理、固定資産管理等制度的修訂;積極配合完成展覽的布展、撤展及相關大型活動;配合财務對全館的固定資産進行全面清查;順利完成館内零星物資采購工作,完成35個零星項目的預算内審工作。配合完成銅官基地文物回遷的相關工作及後續基地移交考古所和農家樂複原等工作。全年,員工食堂積極開展管理和服務工作,全力保證質量,确保健康、衛生。我館被評為2016年度長沙市病媒生物綜合防制工作先進單位,2人獲評2016年度長沙市病媒生物綜合防制工作先進個人。
五是積極開展工青婦幼和文明創建工作。全年,工會積極組織開展工間操活動、環年嘉湖跑步等職工活動;組織參加省文化廳系統職工羽毛球比賽,分别榮獲團體冠軍,混雙冠軍、亞軍,男雙亞軍、季軍,女子單打亞軍;組織參加省文化廳系統的合唱比賽榮獲三等獎;三•八婦女節期間,組織女職工到全省博物館、遺址、紀念館等地參觀考察學習;積極開展工會幹部的培訓,做好困難職工家庭和老弱病殘人員的幫扶。團學工作方面,全年,1人在省文化廳團委主辦的讀書演講比賽中獲三等獎,1人獲評省直團工委2016年省直青年委員,派員參加了青年志願者基層骨幹能力培訓班,我館共青團總支部被評為“三星級”“五型”團組織。全年,我館全力落實省直工會關于文明創建的各項指示和文件精神,繼續保持“省直機關文明标兵單位”的榮譽稱号,并認真籌備争創“湖南省文明單位”的各項前期準備工作。
二、2017年工作任務
2017年,我們将以“新館全面建成開放”為中心工作,以新館開放為契機展示全新的湘博面貌,以打造“專業、公衆、創新”的博物館為目标而努力奮鬥,為事業發展樹立新的裡程碑。
(一)新館建設:工程建設全面完工,力保9月全面竣工開放既定目标的實現。
(二)開放接待:按接待觀衆80萬人次做好新館開放籌備和接待。
(三)陳列展覽:除落實新館基本陳列展覽各項工作外,做好2017年“藝術長沙”展等臨時展覽的策劃組織工作。
(四)社會教育:完善并實施新館教育方案;組織新館教育活動不少于50場次;做好新型教育技術的研發和應用;确保志願者、會員人數的快速增長。
(五)藏品管理與保護:完成馬王堆古屍的搬遷;做好藏品管理和标準化庫房建設;落實全國可移動文物普查、全館文物保護風險預控系統建設、文物保護修複工作室建設等工作,完成不少于100件文物的保護修複處理;完成不少于100件文物的征集。
(六)科研出版:完成新館基本陳列及特展圖錄、館刊、年鑒等6本圖錄/刊物的編輯出版工作,繼續完成《湖南省博物館藏品研究大系》相關書籍出版工作;繼續做好各類課題項目研究,組織全館業務人員發表論文50篇以上;建立完善的科研出版考核與激勵機制,做好科研成果的總結推廣。
(七)對外宣傳:以“學術、專業、公衆”為基調,統籌規劃新館開館系列活動;制作新館官方宣傳片;推出《中國文物報》專版和《文物天地》專刊;對新館開放進行整體宣傳推廣。
(八)文創産業:完成新館文創産品經營點的陳設方案;完成約500件文化産品的設計、制作和上架;逐步建立文化創意産品體系,打造省博物館品牌。
(九)黨風廉政建設:認真落實“兩個責任”,堅持“三會一課”制度,進一步嚴格黨内組織生活;嚴格執行各項廉政規定,杜絕違紀違規行為,構築反腐倡廉長效機制。
(十)運營發展:做好新館試運營經費的申報、管理和使用;完成增編設崗和員工培訓工作,并結合新館機構設置和人員配置,深化以理事會為核心的法人治理結構改革,創造新形勢下博物館治理的新經驗;積極對接國家和本省戰略部署,加快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提高服務水平和效能。
2016年,湖南省博物館凝心聚力,實現了工程建設的突破,順利完成了館藏文物的回遷,也保障了新館籌備工作和日常業務的同步運行,為新館建成開放奠定了基礎。2017年,我們将以實現“新湘博、新展望”夢想為動力,以建設“代表國家級重點博物館水平、反映中華區域文明的大型曆史藝術博物館”和打造“專業化、智慧化、社會化、品牌化博物館”為目标而努力奮鬥,開創湖南省博物館的事業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