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4

美國博物館聯盟發布2017年理事會領導力報告

news_publish_date: 
2017-06-12 15:11
news_author: 
湖南省博物馆/编译
Body: 

《2017年全美博物館理事會領導力報告》

  2016年秋,美國博物館聯盟與理事會資源(BoardSource)聯手完成了一項全美博物館理事會運行情況的調查。該調查以該機構著名的系列報告《帶着目标向前:美國非營利機構理事會實踐指南》為模闆。20多年來,《帶着目标向前》報告已成為了人們理解非營利機構如何治理機構的重要資源與工具,提供了全美非營利機構理事會決策、實踐和運營的最新概況。通過《2017年全美博物館理事會領導力報告》與理事會資源的《帶着目标向前2017》,博物館可以參考其他的博物館以及1300多個非營利機構來評估自身的治理實踐。

  此次調查問卷共兩個版本:一份針對博物館館長,包含了有關博物館理事會政策與實踐的100個問題;另一份針對理事會主席,包含了42個問題。

  本次問卷調查覆蓋861位博物館館長和841位博物館理事會主席,報告主要發現以下7個方面問題:

  1.博物館理事會績效與其他非營利機構基本持平。從使命的理解到根據目标評估績效等16個類别的理事會績效上,博物館理事會和其他非營利機構一樣,平均得分為B-,盡管還有很大的提升的空間,但所有類别都達到了及格。

  2.博物館館長和理事會主席都認為理事會的多元化與包容性有助于推進博物館的使命,但卻沒有采取相應的行動。報告顯示,調查中近半數的博物館理事會(46%)全部由白種人組成。而絕大多數的博物館館長和理事會主席都認同,在“促進機構對公衆立場的理解”,“理解博物館觀衆”,“為新問題制定創意性的解決方案”,“站在更廣闊的角度看待環境的變化”等方面,機構的多元化與包容性顯得至關重要。然而,僅10%的館長表示,他們的理事會已制定行動計劃讓機構變得更加包容,而對機構使命的熱愛、與公衆的聯系以及籌資能力是機構招募理事最為看重的3點。

  3.大部分的博物館理事會未評估自身的績效。70%的理事會未撰寫正式的自我測評報告來評估績效。盡管大部分受訪者都贊同理事會自我測評是一個最佳的辦法,但過去2年僅16%的博物館理事會采用,而在其他非營利機構中,比例達到了48%。

  4.三分之二的博物館館長表示他們的理事會對館長的工作滿意度有較為積極的影響。另外,在與館長構建富有成效、建設性的合作關系上,理事會主席普遍得分較高(61%獲得了館長給予的A,23%獲得了B)。

  5.80%的博物館在監管有可能影響機構的法律法規問題上給自己評為C。對于地方、州、聯邦政府政策對機構的使命傳播與資源的影響,僅28%的博物館館長在這一方面進行了監管;僅28%的館長代表機構、博物館界或非營利機構向決策者發表了意見。

  6.博物館理事會主席對出席籌資活動表示非常适應,但總體來說,籌資是理事會業績中最需要提升的一環。超過半數的理事會主席表示自己參與籌資活動、個人捐贈、發放名片、面對面的會見潛在的捐贈者等活動都非常适應。然而77%的主席與75%的館長都同意籌資是最需要加強的領域。

  7.博物館理事會經常召開會議,但理事的到會率卻較低。73%的博物館理事每年開會5次以上,但是會議到會率卻較低:25%的理事會出席率90-100%;51%的理事會出席率85-89%;21%的理事會出席率50-74%;2%的理事會甚至低于50%。盡管77%的理事會主席認為,會議組織效率高,但是僅27%的主席認為,理事會會議應主要關注戰略與政策而非具體的運營問題。

  結論

  讓理事會變得更強大、更有效率需要持續的努力。87%的博物館館長和主席認為機構在實現目标這一方面表現良好或非常好,這是後續發展的紮實基礎。所有的問卷調查對象都對他們所取得的成就感到自豪。

  這份報告對我們思考如何繼續前進具有參考價值。盡管參與調查的博物館處在發展的不同階段,但仍可以利用突出優勢來提升整體績效。

  1.從“人”開始
  關注理事會的人員組成結構,特别是有關多元化與包容性的方面。調查報告顯示,人們對包容的重要意義與益處的看法高度一緻,但如何讓機構更具包容性卻遇到了現實的阻礙。為了增加機構的多元化與提升包容性,機構的領導人——博物館館長需和理事會一起合作,作出承諾。

  2.努力提高績效
  通過理事會的自我評估,就能夠達到A的結果。既然稍加努力就能獲得A,那為何接受B-的結果呢?本報告提供的數據可供博物館自我評估、定位趨勢、或明确機構有哪些亟待加強的方面。自我評估可以讓理事會退後一步,抛開日常繁冗,深切反思理事會是否履行了職責。機構可以利用評估結果作為提升理事會的助推器,就個人和集體的責任與期望達成共識。

  3.籌資不要懈怠
  雖然籌資策略由館長、員工與理事會共同制定,如果理事會能積極參與,将會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不要想當然地認為理事一定知道如何參與。早期介入,從理事會招聘就開始宣講。在職前培訓時加深理事對機構期望的理解。理事入職後,提供跟蹤教育與培訓的機會。其次,提供實踐的機會以讓他們更好地适應工作。邀請理事們加入由經驗豐富的員工和理事組成的團隊,與潛在捐贈人面對面交流,為他們提供如預測前景的研究數據之類的信息,提前排練會議進程、向捐贈人展現符合他們期待的願景、以及學習遭遇拒絕後的回應技巧。

  4.為機構的使命發起倡議
  博物館和其他非營利機構一樣在充滿競争的環境中生存,從廣義上看是競争資源,具體則是争奪經費。一個強大的理事會領導層會創造環境以實現機構的使命。因此,理事們需要清楚地了解影響機構的公共政策。他們還需清楚理事會所肩負的倡議職責,利用機構的支持與資源做好宣傳工作。成功的倡議需要我們發出自己的聲音,盡職盡責地守衛我們的使命。

  5.參加會議
  為何不争取實現100%的到會率?精心組織的會議往往是奇迹發生之地。在這些會議中,理事們行使自己作為決策者的職責,确定方向,做出大大小小的決定。在會議中安排一些涉及信托、戰略政策和運營的工作,讓理事成員在會議結束時能獲得真正的成就感和個人滿足感,這樣他們會樂意繼續參加下一次會議。

(謝穎 譯自美國博物館聯盟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