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4

過去、現在與未來——美國博物館聯盟《卓越與平等》報告發表25周年訪談錄

news_publish_date: 
2017-10-30 10:14
news_author: 
湖南省博物馆/编译
Body: 

  1992年,美國博物館聯盟發表了具有裡程碑意義的報告《卓越與平等:博物館的教育和公衆維度》,這份報告是一份永恒的财富,時至今日對未來仍具有深遠的啟示意義。

  随着多元化(Diversity)、平等(Equity)、可及性(Accessibility)、包容(Inclusion),這4個詞(首字母縮寫為DEAI)成為博物館行業關注的熱點議題,今天的博物館已進入重要的轉型期。人們就這些話題展開了熱烈讨論,對一些從80、90年代就進入博物館的從業者來說,這讓他們仿佛回到了過去。和今天一樣,當年的思想領袖意識到博物館在多元化社會中的角色不斷演變,他們開始認真思考博物館在過去、現在和未來的實踐。

  今年是《卓越與平等》報告發表25周年。1992年,美國博物館聯盟公開發表了這份聯盟博物館教育特别工作組近3年的研究成果,報告由埃倫•赫爾茲(Ellen Hirzy)執筆。伯尼•皮特曼(Bonnie Pitman)擔任工作組主席,他與其他幾位博物館行業的同事們一起确定了博物館教育領域的一些重要議題。《卓越與平等》報告提出了10項原則和建議,重申服務公衆是博物館一切工作的核心,希望博物館能進一步理解藏品以及它們所代表的多元文化的豐富内涵。

  為了紀念《卓越與平等》發表25周年,美國博物館聯盟向工作組的幾位思想領袖,以及工作在博物館教育一線并緻力于推動DEAI的同行發出邀請,請他們分享有關《卓越與平等》報告的“過去、現在和未來”的感想。所有受訪者都紛紛發表了精彩的感想及建議,内容涉及具體工作實踐和理論層面的探讨,他們分别是蓋爾•安德森(Gail Anderson),柯恩娜•亨德裡克(Keonna Hendrick),伊萊恩•休曼•古爾蘭(Elaine Heumann GurIan),埃倫•赫爾茲(Ellen Hirzy),妮可•艾薇(Nicole Ivy),邁克爾•賴斯佩朗斯(Michael Lesperance),薩基•摩根•胡巴德(Sage Morgan-Hubbard),安妮•萊斯特(Annie Leist),伯尼•皮特曼(Bonnie Pitman),塞西爾•謝爾曼(Cecile Shellman),索耐特•塔卡西薩(Sonnet Takahisa)和富蘭克林•瓦格諾尼(Franklin Vagnone)。曾經參與報告撰寫的工作組成員一緻認為,小組成員多元化的背景為他們完成手頭的工作帶來了很多益處,有助于團隊協作。但是,多元化也增加了溝通和意識形态方面的挑戰。他們撰寫報告時,大部分時間氣氛融洽,偶爾也會有激烈的争辯,但最終形成的報告為整個行業引領了一場意義深遠的變革。

  一些沒有參加過工作組的受訪人員認為,多元化、平等、可及性和包容成為了今天行業熱烈探讨的話題,激發了一系列行動,正是《卓越與平等》為此奠定了基礎。他們也指出,未來還有許多工作要完成。

  所有人都認同,博物館在提高多元化、平等、可及性和包容方面仍有許多工作要做,正如塞西爾•謝爾曼(Cecile Shellman)所說,“坐享其成,慶祝博物館成為完全包容的機構,這一天永遠不會到來。”

  過去

  20世紀80年代末期至90年代初期,博物館發生了哪些變化促使聯盟成立了博物館教育工作組,從而誕生了《卓越與平等》報告?

  埃倫•赫爾茲:1984年,美國博物館聯盟發表了《新世紀的博物館》(Museums for a New Century)報告。此時,對大部分博物館來說,教育已成為一股欣欣向榮的重要力量,而這一成果取得的背後是專業人士20多年孜孜不倦的努力與倡議。但是,正如我們在報告中所看到的那樣,收藏與教育始終存在着“價值觀的角力”。報告寫道,博物館需要超越傳統的以項目為中心的教育理念,轉而探索更深層次的内涵。這些理念在當時可以說相當前衛。《新世紀的博物館》報告還指出了其他的一些問題:員工薪水太低;員工招聘、晉升以及領導層存在種族和性别歧視;大部分理事是白種人;博物館亟需根據正在發生的人口變化進行改革。在這種背景下,美國博物館聯盟的博物館教育特别工作組應運而生。

  伯尼•皮特曼:80年代末期至90年代初期是一個非常動蕩的時代。美國博物館與圖書館管理局(IMLS)和博物館評估項目(MAP)正在興起,博物館認證項目也需要重新思考,而人們對行業的标準,特别是有關倫理道德的準則意見不一,正陷入激烈争辯。我們的機構在社區的角色不斷變化,為了給機構提供支持,顯然我們需要做更多的工作。我被任命為工作組的主席,帶領團隊起草文件,以期獲得行業的一緻認同與支持。

  蓋爾•安德森:當時的情況下,我們需要向世人宣告,并最終認識到,教育是博物館的中心角色,而不是邊緣部門,并且,我們的博物館若想要成功,就必須變得包容。

  索耐特•塔卡西薩:工作組成立時,我還是行業的新人,但幸運地是,我遇到了幾個非常棒的導師,我對行業的認識由此改變。在波士頓兒童博物館、西雅圖藝術博物館和布魯克林博物館,我一直承擔着活動人士或社區組織者的職責,緻力于讓公衆意識到:博物館是受公衆所托保護藏品的機構,也鼓勵更多的人去了解和關注公共的文化遺産,并參與意義制造的過程。當時,我以為所有的博物館都擁有相似的理念,并沒有意識到正是我所在機構的領導引領了這一潮流。

  請描述下特别工作組所做的工作?

  埃倫•赫爾茲:當時我們的工作十分緊張,但大家都親密合作。傳統派人士認為藏品是博物館結構的最頂端,不願與教育員和倡議者分享權威。現在看來,我們當時能在報告中做出如下結論也算不小的壯舉:“本報告認為‘卓越與平等’同等重要,希望博物館為守護卓越的傳統而感到自豪,同時在培育巨大的教育潛能時,擁抱我們國家的多元文化。”

  伯尼•皮特曼:工作組的25位同事擁有多元的文化背景,這既是一份禮物,也為我們撰寫這份報告帶來了巨大的挑戰。我們前後撰寫了42份草稿;數不清的稿紙在傳真機上來回滾動,并且當時我們還在用郵遞系統!工作組的每個人都有重要的想法,但問題在于,如何将這些多元的觀點寫進一份報告,從而獲得全行業的支持。我們有一個共同的願景,希望卓越的教育與藏品讓博物館成為更強大,更具包容性的機構。

  伊萊恩•休曼•古爾蘭(Elaine Heumann GurIan):1992年,我發表了一篇回顧工作組經曆的文章,标題為《“和”的重要意義》。我從小組工作中學到的有關複雜、矛盾和多樣性的理念指引了我後來所有的寫作:人可以同時堅持幾種理念,“主要”一詞也可以同時用來修飾多個理念。

  《卓越與平等》報告如何影響了博物館的教育、教育員以及整個博物館業?

  伯尼•皮特曼:報告引起了意義深遠的變革。報告發表後2年,我不停地和博物館專業人士,其他的專業機構、基金會和政府機構代表見面,宣揚我們的觀點。你也可以看到,因為我們的工作,人們對博物館評估項目和認證的看法産生了巨大的變化。比如,皮尤慈善信托機構和大都會人壽等基金會都主動提供資金資助博物館的新項目,支持他們的工作。

  索耐特•塔卡西薩:對于博物館教育員來說,《卓越與平等》是一份偉大的宣言,它為許多新的試驗項目和形式開辟了道路。它為布魯克林博物館提供了改革動力,博物館引進外部評估員幫助我們研究教育活動對參與者的影響。我們用《卓越與平等》的權威說法向學生、家庭和管理者闡述博物館的獨特屬性。

  蓋爾•安德森:報告發表後的數年,教育理念深入人心,推動了許多博物館形成了以觀衆為中心的理念。許多機構對他們的展覽、活動和公共參與的性質做出了改變。與此相比,我認為,從90年代直到今天,我們在理事會、員工和志願者的多元化方面進步甚微。

  伊萊恩•休曼•古爾蘭:盡管在撰寫報告時,我們還沒意識到《卓越與平等》報告能帶來如此深遠的影響,但我們仍希望能為行業帶來改變。我們很真誠地對待這份工作任務,即便陷入熱烈的争論,我們對彼此仍充滿敬意。回想起來,撰寫《卓越與平等》的過程已成為達成政治共識的最佳案例。我們一直都在嘗試,在不丢掉我們内心捍衛的立場的條件下,達成一個新的合作空間。我希望這一經驗能被廣泛采納。顯然,考慮到今天美國的政治,勝利還是失敗,這比什麼都重要。

  今天

  今天的博物館景觀與當年出版《卓越與平等》時相比,又有哪些相似之處和變化?

  伯尼•皮特曼:90年代面臨的挑戰和我們今天的困境有很多相似之處。比如,觀衆不斷變化,如何找到新方式與他們産生聯系、如何吸引他們參觀實體場館或領略數字體驗,我們的社區人口不斷變化,還有其他的一些社會問題都是相似的。但是不同的是,捐贈情況正在發生變化,随着美國博物館與圖書館管理局、美國藝術基金會和美國人文基金會的撥款面臨威脅,整個博物館界都感到壓力重重。

  蓋爾•安德森:在這種政治氣候下,每個公民之間的談話、博物館的對話都離不開移民、身份、平等、種族主義等議題。時代呼籲博物館大膽作為,為改變社區及所有的人的生活而努力。

  邁克爾•賴斯佩朗斯:《卓越與平等》出版時,隻有幾個與性少數群體(LGBTQ)有關的展覽、活動或運營指南。如今,整個博物館界變得更加開放,向更廣泛的群體敞開了懷抱。盡管許多事件都是出于良心的選擇,但更多是來自外部的力量,我想到最多的是社交媒體,它們力量驚人,成為了真正的推動力。實現平等必須從内開始,而不是依靠外部環境的塑造。

  富蘭克林•瓦格諾尼:我要說,最大的變化是溝通方式。今天,人們溝通的預期、速度和對細節的需求都在不斷變化。對于那些不夠靈活或能力不足的傳統文化機構而言,變化來得太快了。

  索耐特•塔卡西薩:我們比過去更加了解觀衆和潛在觀衆,部分原因在于我們邀請他們談話,請他們提出建議,并且我們也認真傾聽。更重要的是,教育員與市場和觀衆服務部緊密合作,利用更為先進的工具分析觀衆的參與行為和博物館的影響力,使我們能夠在展覽、活動設計和外延項目方面與典藏研究員進行更有效率地合作。

  在踐行卓越與平等的關鍵理念上,我們進步了多少?

  埃倫•赫爾茲:我認為,博物館在使命、學習、研究、闡釋、合作、決策和領導力方面進步最顯著,但是有關平等的3個原則上,我們進步較小。

  塞西爾•謝爾曼:25年前,這份裡程碑式的報告引發了整個行業的震動,一些簡單的真理也被從業人員接納:我們需要把為公衆服務作為我們使命的核心宗旨;我們需要更具包容性;社區關系是關鍵。2017年,我們仍然需要應對同樣的挑戰。不要沉浸在我們無法讓“事情步入正軌”的自責中,我們應繼續努力,全力投入,并且認識到,這不僅僅是社區參與的問題,更關乎社會的公正。

  富蘭克林•瓦格諾尼:在我看來,無論是理事會還是員工層面,包容性都存在較大問題。博物館正在嘗試,并希望成為聯結社會的機構。我認為,還是有很多人僅把包容看作是一個程序因素,而不是一個基本的領導力和決策維度。

  邁克爾•賴斯佩朗斯:最近,美國博物館聯盟發布了“性少數群體歡迎指南(LGBTQ Welcoming Guidelines)”,為博物館在内部及外部運營的各個方面考慮性少數群體的需求指引了方向。越來越多的博物館正在從推動社會平等的基礎上策劃展覽,開發教育項目,制定員工政策。我想知道,《卓越與平等》的作者們是否曾想過,2017年發起的這些關注性少數群體的文件、員工政策和活動将會對博物館帶來多大的改變。

  索耐特•塔卡西薩:我們無需再證明觀衆研究和評估的重要性。一些評估可以揭示機構的優點,而我們也有許多需要提升的領域,随着贊助人要求博物館對觀衆項目的影響力承擔更大的責任,我們正在将兩者結合起來。

  安妮•萊斯特:殘障人士參觀時不僅會遇到行動困難,還會遭遇概念理解的障礙。博物館為消除這些障礙所做的措施包括利用美國手語闡釋、對展品進行語音描述,為活動和媒體提供字幕以及提供更加方便的數字化内容,都花費昂貴。并且,很多人認為這類解決方案僅針對一小部分觀衆群體,不過是錦上添花的措施,這使得資源分配更具挑戰性。

  柯恩娜•亨德裡克:公衆關于性别、性取向和能力的讨論越來越偏激。随着身份認同的話語不斷變化,藝術家、藝術史學家、活動人士和科學家一邊引導一邊回應,同時對那些讓很多群體遭遇邊緣化的壓迫曆史提出了批評。

  在針對公共服務方面的卓越與平等,博物館有哪些成功的案例和挑戰?

  塞西爾•謝爾曼:911事件後,約翰F.肯尼迪總統圖書館與博物館(也是我曾經工作的地方)意識到,他們需要對恐怖襲擊和随後發生在波士頓的民衆反穆斯林情緒作出反應。博物館邀請高校學生就多元化的議題展開激烈讨論。活動引起了不錯的反響,最終獲得了國家級獎章,但更為重要的是,機構從此改變了觀念,認為博物館的工作可以改變人們生活。在匹茲堡的卡耐基博物館,他們希望從4個不同的博物館中聘請信仰不同的員工,這還真是一個挑戰。

  索耐特•塔卡西薩:紐瓦克博物館舉辦的諸如“探索者”等活動展示了機構一直緻力于改變面貌的努力。為幫助大學生做好職業準備,以及培育青年領導力和提供兼職機會,該活動為35座以“少數”族裔為主的高中學生提供了寶貴的參觀、體驗機會。

  蓋爾•安德森:加州奧克蘭博物館大膽舉措,向公衆展示他們如何通過展覽來構想、發展和吸引觀衆,并列舉了近期舉辦的以黑豹黨和大麻為主題的展覽。這項工作由新成立的部門負責,打破了原有的障礙和豎井式的部門結構。

  邁克爾•賴斯佩朗斯:美國博物館聯盟的性少數群體聯盟最近發聲,反對特朗普政府撤銷美國教育法修正案第九條的政令,該法條允許跨性别學生使用與其自選性别相匹配的洗手間。博物館必須将真正的平等置于它們的核心,否則,我的社區以及其他傳統邊緣化的群體取得的成果将難以維持。

  未來

  當我們邁向未來,《卓越與平等》對我們有哪些影響?

  薩基•摩根•胡巴德:雖然《卓越與平等》報告已發表25年,但其中的關鍵理念和原則在今天仍具有意義。如果再寫一個報告的擴展版本,我想在每個建議後面附上案例研究,這樣可以為博物館提供清晰的案例指導。我們應該讓博物館在員工招聘、教育項目、認證和撥款資助方面必須遵循這些原則。

  埃倫•赫爾茲:今日的博物館仍然需要《卓越與平等》,它提醒我們卓越與平等仍需努力。這是一個系統性的内部工作,它需要我們思考更深刻,用堅忍不拔的毅力,求真務實的精神去完成。這不僅關乎外部社會如何看待博物館,更關乎博物館機構的内部管理,博物館受自己選擇的價值觀所鞭策,而後又把這些價值觀落實于行動。

  索耐特•塔卡西薩:《卓越與平等》提醒我們,當我們繼續為對話、思考和反省開辟機會時,我們需要不斷地回顧、挑戰和重新評估那些制約我們選擇的假定和偏見。

  伊萊恩•休曼•古爾蘭:即便是遭遇财政困難,我們也應該采取行動。如果不能認識這一點,我們就不能宣告《卓越與平等》取得了成功。在公共服務方面,隻要我們想,那麼每一個博物館都可以實現卓越與平等;如果這是我們的集體目标,那麼公共服務本身也可以成為每個博物館的主要宗旨之一。

  柯恩娜•亨德裡克:《卓越與平等》報告為博物館如何變得更加多元化和包容提供了建議。我們需要重新審視這些建議,看看哪些地方做得很成功,在個人和機構層面上哪些地方仍有欠缺。一旦我們開始做這件事情,就要想清楚我們到底想要吸引哪些社區。

  就教育、多元化、包容、平等和可及性而言,你認為博物館行業正在朝哪個方向走?

  妮可•艾薇: 今天,觀衆動動指尖就可以獲得前所未有的海量信息,他們利用強大的搜索引擎,通過智能手機和其他手持設備将知識帶入博物館。增強現實技術飛速發展,觀衆可以把其他圖像置于展品的表面。随着教育生态不斷發展,為給觀衆提供沉浸式的、有趣的學習體驗,我們不斷嘗試新方法,即便如此,也必須認識到觀衆也可以帶來多層次的解讀。

  安妮•萊斯特:相比社區人口,博物館的藏品和員工也許還沒有那麼多元。但是,在可及性方面,地方和國家級的對話和倡議運動大批湧現,增長數量驚人。倡議人士不僅意識到殘障觀衆發揮的作用,還認識到身體有障礙的藝術創作者和文化服務人員也可以發揮重要的影響。

  柯恩娜•亨德裡克:談到包容、文化平等和可及性,很難具體确定我們要朝哪兒走,因為每個人對這些議題都有不同的目标、理解和語言。許多人正在努力推動他們的機構和個人超越多元化,行動起來,反對種族主義,從而消解機構文化裡的種族主義。我們期待行業内有更多這樣的行動。

  妮可•艾薇:我想,我們将看到博物館教育員、典藏研究員和公共參與部門的員工更加緊密合作,為觀衆打造具有真正吸引力的綜合體驗。我也期待,我們的實體空間更多一些通用設計,而在數字空間提升用戶體驗。

  本文作者格雷格•斯蒂文森(Greg Stevens),美國博物館聯盟的職業發展部主管。

  采訪人員名單

  蓋爾•安德森(Gail Anderson),Gail Anderson合夥公司的主席。
  柯恩娜•亨德裡克(Keonna Hendrick),文化戰略家和教育員。
  伊萊恩•休曼•古爾蘭(Elaine Heumann GurIan),Elain Heumann Gurian有限公司負責人。
  埃倫•赫爾茲(Ellen Hirzy),編輯和作家。
  妮可•艾薇(Nicole Ivy),博物館未來主義方面的學者,也是AAM包容項目的主管。
  邁克爾•賴斯佩朗斯(Michael Lesperance),設計思維公司的負責人,也是AAM同性戀聯盟的主席。
  薩基•摩根•胡巴德(Sage Morgan-Hubbard),Ford W. Bell 學者,目前在AAM研究P-12年級教育。
  安妮•萊斯特(Annie Leist),“藝術超越視覺”特别項目的負責人。
  伯尼•皮特曼(Bonnie Pitman),Edith O’Donnell藝術史研究院的傑出學者,達拉斯的德州大學博物館跨學科研究中心的共同主任。
  塞西爾•謝爾曼(Cecile Shellman),匹茲堡的卡耐基大學多元文化分析師。
  索耐特•塔卡西薩(Sonnet Takahisa),紐瓦克博物館觀衆參與與創新的副主任。
  富蘭克林•瓦格諾尼(Franklin Vagnone),文化保護咨詢公司的主管。

                                        (謝穎 譯自美國博物館聯盟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