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4

曆史

倫敦自然曆史博物館曆史

倫敦自然曆史博物館的曆史,可以上溯到18世紀中期大英博物館建立的時候。當時有一位著名醫生兼科學家Hans Sloane爵士(1660-1753),是個興趣廣泛得異乎尋常的收藏家。他收集西印度的幹蛇皮、曬幹的植物、動物和人類的骨頭、古代藝術品等種種有趣或古怪的東西,終生樂此不疲。他希望在自己死後,收藏品仍然“維持其整體性、不可分散、主要保存在倫敦”,以便使盡量多的人看到,因此決定把它們賣給王室,開價2萬英鎊,所得款項留給兩個女兒。2萬鎊在當時算一大筆錢,但隻是藏品總價值的幾分之一。在遺囑裡,他指定了多位“托管人”來幫他管理這些藏品。1753年1月,Sloane去世,兩個星期後,34位托管人開了一個會,提出用這些東西來建一個國家博物館。3月,英國議會接受了他們的提議,6月通過國王喬治二世批準。為設立這個博物館,專門制訂了《英國博物館法》。收購藏品所需資金由發行彩票募集——這大概也是日後英國此類機構很大程度上依賴于彩票的原因。

                                                                                                        中央大廳的梁龍骨架

1756年,Sloane的藏品進駐大英博物館最早的館舍Montagu House。此後一百年裡,在藝術品和藏書迅速增加的同時,自然曆史方面的藏品也從私人收藏家、航海家、進行野外研究的科學家那裡源源不絕而來。其中最重要的一批,是皇家學會成員Joseph Banks爵士在跟随庫克船長出海發現澳大利亞之後捐贈的大量植物标本。

                                                                                             自然曆史博物館的創立者歐文

1856年,著名古生物學家理查德•歐文(Richard Owen,“恐龍”一詞的創造者)被任命為大英博物館自然曆史部分的負責人。他馬上認識到,要充分體現這些藏品的價值,最緊迫和關鍵的問題是“空間”。在首相格萊斯頓(William Gladstone)的幫助下,他成功地說服了政府造一座新博物館。歐文的宏偉計劃是按照分類法陳列各種生物,建造多個主題不同的大展館,以及一個作為核心的“館中之館”,後者将陳列一些有代表性的生物。例如以鲸的骨架來展現哺乳動物能夠長到多大,長頸鹿的骨架展示它們能長多高。盡管這些設想的細節并未成為現實,但其主旨奠定了自然曆史博物館的設計理念。

                                                                                                   設計者WATERHOUSE

1864年,南肯辛頓的地盤已經買下,以歐文的設想為原則,新館公開征集設計方案。當時那塊地上已經有一幢稱為1862年展覽大樓的建築,其設計者Captain Robert Fowke所作的自然曆史博物館設計圖再次被選中。Fowke于次年驟然去世,建築設計界的新星Alfred Waterhouse成為接替者。後者基本遵循Fowke的設計理念,但對細節及新展館風格進行了一些修改。其間發生了一些波折,政府忽然改主意了,要把新館建在泰晤士河岸上,但到1873年動工時,還是采用了建在南肯辛頓的方案。七年後新館落成。1880年7月,有關藏品開始從大英博物館螞蟻搬家地往自然曆史博物館搬運。最先搬的是比較容易處理的礦石,然後是需要盡量小心輕放的骨頭。新瓶裝舊酒不免會出現一些問題,由于部分下屬的反對,歐文“館中之館”的設想未能完全實現。一番折騰之後,博物館于1881年向公衆開放,全部展品到1883年才搬運完畢。1935年,自然曆史博物館吞并了緊鄰的地質博物館,因此現在展覽主題分為“生命”與“地球”兩個部分。

此後許多年裡,自然曆史博物館仍是大英博物館的一部分,稱為大英博物館自然曆史部,直到1963年才根據英國博物館法1963年修正案正式獨立出來,改稱自然曆史博物館。目前博物館是一個公共機構,由托管人委員會委任一位館長進行管理,館長的任命必須得到首相的批準。托管人委員會由12人組成, 其中8位由首相指定,一位由文化國務大臣根據皇家學會的推薦指定,3位由托管人指定。托管人職務是無薪酬、兼職的,通常任期為5年,如願意可以連任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