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4

清 明

【相關文物】禹之鼎設色《春耕草堂圖》卷

清  絹本   

縱30.4厘米,橫128.7厘米

随着畫卷徐徐展開,呈現在人們眼前的是一幅春暖花開、春意盎然之景象。畫面遠處,成片的桃樹林正千朵萬朵的壓于枝頭,争相開放;近處,左右各一株垂柳,綴着嫩綠葉子,柳條跟随微風輕輕舞動;畫中,一片浩瀚的春水連接着這一遠一近的美景,整個畫面桃紅柳綠,春意盎然。

該圖敷色清新明亮,構圖嚴謹,疏密有緻,人物衣紋線條的刻畫采用了“吳生蘭葉法”,筆法飄逸流暢,面部為淡墨勾勒後稍敷淡色,神情頗為生動傳神,該作品為作者精品之作。

每年的公曆四月五日前後為清明節。 “清明”的意思是“清淨明潔”,它象征着萬木凋零的寒冬已經過去,風和日麗,草長莺飛,桃紅柳綠,生機盎然的春天來到了。

清明節非常重要的習俗就是掃墓。為什麼要選在清明節掃墓呢?因為冬去春來,萬物萌生,人們想到了荒山野嶺之上先人的墳墓,是否會有野兔穿穴打洞,是否會因雨季的來臨而塌陷,所以要去親臨查看。

清明節的習俗除了掃墓之外,還有放風筝、踏青、蕩秋千、蹴鞠、打馬球、 蕩秋千、插柳等一系列風俗體育活動。相傳這是因為寒食節要寒食禁火,為了防止寒食冷餐傷身,所以大家來參加一些體育活動,來鍛煉身體。因此,這個節日中既有祭掃新墳生離死别的悲酸淚,又有踏青遊玩的歡笑聲,是一個富有特色的節日

  

圖四  清明過後,氣溫變暖,降雨增多,正是春耕春種的大好時節。所以清明對于古代農業生産而言是一個重要的節氣。農諺說 “清明前後,點瓜種豆”、“植樹造林,莫過清明”。清明時節人們也會來到戶外踏青,觀賞桃花,迎接春天的到來。

文/王鑫 繪圖/趙抒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