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4

蒙恬造筆的傳說

【相關文物】: 元青花人物故事玉壺春瓶

元(1271—1368年)
高30厘米,口徑8.4厘米
1956年常德市出土

此瓶造型優美,撇口,細長頸,圓腹且下垂,圈足,形體秀美。飾釉下青花。内口沿繪如意頭,圈足為卷草紋、腹部主紋為人物故事。中間頭戴鳳尾高冠、身着甲袍的武将正是蒙恬。後立武士雙手握書有"蒙恬将軍"的大旗。前一武士抓一跪着俘虜,另一武士似作彙報,人物間點綴以怪石、籬笆、芭蕉、竹葉、花草等,畫面繁而不亂,為元代青花瓷中的精品。

相傳,秦朝時,大将蒙恬帶兵在外作戰,定期他都要寫戰報呈送秦始皇。當時,人們用竹簽寫字,很不方便,蘸了墨沒寫幾下又要蘸。

一天,蒙恬打獵時看見一隻兔子受傷後,尾巴因浸染血水在地上拖出了血迹,心中不由來了靈感。他立刻剪下一些兔尾毛,插在竹管上,試着用它來寫字。可是兔毛油光光的,不吸墨。蒙恬又試了幾次,效果還是不行,于是随手把那支"兔毛筆"扔進了門前的石坑裡。

有一天,他無意中看見了那支被自己扔掉的"兔毛筆"。撿起來後,他發現濕漉漉的兔毛變得更白、更柔順了。

  蒙恬将“兔毛筆”往墨盤裡一蘸,兔毛竟變得非常“聽話”,吸飽墨汁後寫起字來非常流暢。原來,石坑裡的水含有石灰質。經堿性水的浸泡,兔毛的油脂去掉了,變得柔順起來,這就是蒙恬發明毛筆的傳說。

(魯瓊/繪圖 王鑫/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