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4

建筑

芝加哥科学工业博物馆建筑

1893年,为庆祝哥伦布发现新大陆400周年,芝加哥击败纽约、华盛顿特区、密苏里州圣路易斯城,赢得举办权,举办了世界哥伦布博览会(也称芝加哥世博会)。这次博览会对后来芝加哥城市的整体形象、建筑、艺术,乃至整个美国大型工业的光辉前景都有着深远的影响。为了举办这次博览会,设计大师丹尼尔•伯纳姆(Daniel Burnham(1846.9.4 – 1912.6.1))和弗雷德里克•洛•奥姆斯特德(Frederick Law Olmsted(1822.4.26-1903.4.28))遵照欧洲古典建筑艺术的完美对称和平衡原则,设计出整个城市的蓝图,200座极富古典艺术特色的建筑物由此诞生。尽管该次芝加哥世博会开幕于1892年10月21日,但由于当时众多建筑尚未完工,直至1893年5月1日才正式全面开放。持续半年的世博会吸引了716881名游客前往参观。由于芝加哥在1871年曾遭到全城大火的毁灭,故此次世博会及其建筑物大规模兴建工程对于芝加哥有着跨时代的伟大意义。

世界哥伦布博览会(芝加哥世博会)全貌

后来成为芝加哥科学工业博物馆的建筑物“艺术宫”就是当时兴建的200多座建筑物之一,它是由查尔斯•B•阿特伍德(Charles B. Atwood(1849–1896))设计。与其它200座为芝加哥世博会兴建的白色系建筑物不同,艺术宫的墙面全是由泥灰涂抹,内部构造为砖块结构。然而当时建造的200多做精美古典建筑,现在依然矗立的仅有仅存两座,其中一座就是艺术宫。

为世界哥伦布博览会所建造的艺术宫,摄于1893年

艺术宫设计者 查尔斯•B•阿特伍德

在哥伦布博览会(芝加哥世博会)闭幕之后,艺术宫曾作为菲尔德自然历史博物馆乔迁新馆前的临时馆址。至1920年费氏博物馆迁往新址后,艺术宫便一直空置,且场馆多出现残破凋零之势。 

1920年费氏博物馆迁出后建筑物的颓势

在艺术宫建筑重建为芝加哥科学工业博物馆的过程中,该建筑物被重新设计,并修缮一新。外形上保留了1893年时期的符合欧洲古典建筑完美对称和平衡感的艺术造型,但改变原来的泥灰砖块结构,用石灰石重新筑造而成。内部均采用了阿尔佛雷德•P•肖(Alfred P. Shaw)的现代艺术设计风格。

芝加哥科学工业博物馆现貌

主体建筑外墙雕塑

主体建筑外部雕塑

主体建筑顶部

主体建筑顶部雕塑

建筑侧面

主体建筑内部圆厅

艺术化的入口

馆内装饰浮雕

版权所有:湖南省博物馆2006-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