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國際博物館日主題闡釋
一、國際博物館日的曆史
1.博物館運動
國際博物館日正式設立之前,國際博協(ICOM)于1951年在國際博物館界集中舉行了一次“博物館運動”會議,讨論主題為“博物館與教育”。會議進一步制定框架,探讨如何讓更多人參觀博物館,由此誕生了設立國際博物館日的想法。
2.1977年決議
1977年,國際博協大會在前蘇聯莫斯科召開。為進一步将博物館創造性的願景與其實踐努力有機結合,從而吸引全世界人民關注博物館的活動,會議通過一項決議——正式設立一年一度的國際博物館日。國際博物館日的設立向世界傳遞着這樣的信息:“博物館是文化交流的重要途徑,它們不僅能豐富文化知識,還能增進相互理解,加強合作,促進和平。”
3.博物館界統一主題
國際博物館日逐漸引起了更多博物館的關注,人們越來越希望博物館界能夠聯合起來,舉辦多元的活動。1992年,國際博協首次為當年的博物館日主題提出了建議——“博物館與環境”。
4.創建全球共有的身份認同
1997年,國際博協發布第一張官方海報,主題為“打擊非法販運文物的行為”,該海報被28個國家采用。
5.增進交流
2011年,國際博協開始引進國際合作方,并建立了專門的網站和交流工具,标志着國際博物館日發展史上的一大轉折。國際博協還于該年首次贊助了“博物館之夜”活動,這項活動于每年離5月18日最近的周六舉行。
二、國際博物館日簡介
自1977年起,國際博協每年舉辦國際博物館日活動,紀念國際博物館界的這一特别日子。每年的這一天,參與其中的博物館策劃與當年國際博物館日主題有關的創意項目和活動,吸引公衆參與,凸顯博物館的發展曆程及其在服務社會方面的重要作用。
國際博物館日的設立,旨在讓人們意識到:“博物館是文化交流的重要途徑,它不僅能豐富文化,還能增進相互理解,加強合作,促進和平。”為慶祝國際博物館日,博物館可在每年的5月18日前後舉辦相關的慶祝活動,活動可以持續一天,一個周末或者一星期。
在世界範圍内,越來越多的博物館參與國際博物館日的活動。2015年,來自145個國家的35000多家博物館都參與了當年的國際博物館日活動。
三、主題闡釋
國際博協每年都會為當年的國際博物館日選定一個與社會相關的主題。
2017年的主題為“博物館與有争議的曆史:博物館講述難以言說的曆史”。
曆史在幫助我們定義人物的身份角色方面發揮着重要作用,我們也通過一些重要曆史事件給自己定位。不過,那些充滿争議、千瘡百孔的曆史事件之間并非沒有關聯,它們或鮮為人知,或被人誤解,往往影響我們所有人,并在全世界範圍内引起共鳴。
博物館的藏品将曆史呈現于大衆眼前,促使我們反思過去。因此,博物館可以利用國際博物館日的機會向公衆呈現并描繪傷痛曆史,鼓勵觀衆跳出自己的親身經曆思考問題。
這一主題通過聚焦博物館對促進人們友好相處的核心作用,強調了接受一段飽受争議的曆史,是我們高舉和諧統一旗幟、共同憧憬美好未來的第一步。
博物館協調并傳達多方觀點,以此呼籲各方平和看待傷痛的曆史。同時還與公衆分享曆史知識,賦予其新的含義,幫助我們了解當今世界。博物館因而成為我們傳遞共同價值的有力途徑,在不同的地緣政治空間打造命運共同體。
所以,這一主題強調博物館對現代社會所做的重要貢獻。不同社會時期的根源性問題或塑造社會形态,或造成社會分裂,博物館為激勵人們反思這些曆史問題提供途徑。博物館通過多種渠道和不同方法展現曆史,幫助我們理解過去、接納過去,與曆史對話。
關于2017年國際博物館日主題
國際博協成立了一個由知名專家組成的科學委員會,幫助大家進一步了解這一精妙詭谲而又引人深思的主題。
如有疑問,請發送郵件至 imd@icom.museum
四、海報解釋
國際博協每年都會為國際博物館日制作相關主題的海報、明信片以及網絡标語,讓參與活動的博物館響應主題,通過别出心裁的設計吸引觀衆。
雖然2017年的海報主題在理解和擴展方面比較棘手,我們仍想緊扣主題進行設計。海報将反映出我們在應對有争議的曆史與禁忌,以及講述博物館不可言說的曆史時所面臨的難題。充滿争議的曆史通常讓人不由得保持緘默,處理起來也極為困難棘手。這一觀點将在2017年的海報中得以體現,海報将會以沒有公開的事件或者不能輕易公開的事件為重點,鼓勵大衆打破枷鎖,自由發聲,并且通過在公衆與博物館之間分享知識來減輕良心的不安。同時,這些海報還會激勵博物館将有争議的曆史重新展現在我們面前,以嶄新的角度審視它們,幫助我們更好地了解曆史。通過這樣的方式,博物館将會成為人們直面過去,正視曆史,友好相處的重要場所。
如果您想使用這一海報但沒有相應的語言版本,請聯系當地國際博協的國家委員會。
五、給博物館的建議
博物館要組織有序!
為确保國際博物館日能實現目标,我們需要您的幫助!國際博物館日不僅吸引了世界各地公衆,也引起各地博物館專業人士的關注。我們希望您能按照國際博物館日的相關原則與規定,為2017國際博物館日活動出謀劃策。以往各屆國際博物館日活動或新穎獨特,或遵循傳統,雖然預算規模決定了活動内容,但這些廣泛的題材一定能激發您的靈感。
我們建議您遵循下列八項重要步驟:
1.瞄準特定目标群體
常規訪客有哪些?有沒有新的受衆群體?社會弱勢群體?特定觀衆:兒童,青少年,老年人,殘障人士等?
2.确定目标觀衆
開發新的觀衆群體還是吸引各類訪客?提升博物館形象?積極參與社區活動?向政府當局發聲,表達意見?提高機構在潛在合夥人中的認知度?
3. 确定博物館定位
博物館的目标觀衆也和博物館的定位有關。國際博物館日彰顯了博物館在社會中的重要地位,展示了博物館的方方面面。因此,各大博物館要找到适合自己的定位:是走創新路線的博物館?還是關注社會問題的博物館?是充滿活力,與時俱進的博物館?還是貼近群衆的博物館?或者是帶動旅遊行業發展的博物館?
4.促進合作與贊助
國際博物館日創造了一個機會,幫助各博物館就藏品收集,協調合作和融資等方面開展地區、國内甚至國際間的合作,它們可以通過與博物館專業人士、其他博物館、相關協會、私企及其他組織開展合作等形式來實現。
5.制定精确的預算方案
大型組織和小型機構都可以組織開展國際博物館日的相關活動。活動所需的人力和财力取決于博物館想組織的活動規模。
6.開發出奇制勝的新項目
下一部分,我們會為您提供各種在以往各屆國際博物館日活動中成功實踐的創意。意想不到的新穎項目是成功的關鍵。
7.提升溝通和宣傳策略
我們已經開發出一系列交流工具來幫助您完善策略。國際博協及其網絡系統也是溝通渠道之一。
8.活動後的評估工作
對國際博物館日活動取得的成功和帶來的積極作用進行分析,這點十分重要。因此有必要根據觀衆來制定衡量活動成功與否的标準。一些判斷活動是否成功的指标包括:出席人數,達成的長期合作,發布活動相關信息報道的媒體數量。
六、合作夥伴
1.Semantika公司
跟2015年和2016年一樣,2017年國際博物館日活動互動地圖将繼續由Semantika創建,該公司為全球文化遺産部門提供信息技術解決方案,在技術創新、智能設計和戰略合作協議方面經驗頗豐。
Semantika是開發和整合網絡和移動應用程序的專家,其中最聞名的當屬Museums.EU 與 Museu.ms,這2個網站使人們有機會了解世界各地的文化遺産。
2.歐洲博物館之夜
從2011年開始,國際博協在每年國際博物館日之前的星期六都會舉辦“歐洲博物館之夜”。
今年,“歐洲博物館之夜”将于2017年5月20日至21日晚間舉行。2005年,法國文化與交流部創辦了這一活動,鼓勵博物館向公衆免費開放至淩晨1點。博物館開放晚間參觀時段,這種更具創意,更加注重感官體驗的方式讓人們從全新角度欣賞藏品。
去年是第11屆“歐洲博物館之夜”,在33個歐洲國家的博物館共同合作與動員下,參加活動的“夜貓子”度過了奇妙的一晚。各種節目精彩紛呈,吸引了許多不願在白天參觀的年輕觀衆。
3.歐洲博物館論壇
2017年5月3日至6日,在克羅地亞薩格勒布舉行的年度慶典上,歐洲年度最佳博物館獎(EMYA)迎來了它的40周年紀念。
國際博協于2013年9月開始與歐洲博物館論壇(EMF)合作,後者每年都會組織評定歐洲年度最佳博物館獎。
歐洲年度最佳博物館獎與國際博物館日于同一年設立,旨在獎勵博物館設立嚴格标準、采用創新方式吸引更多訪客。該獎項十分重視在交流、呈現和解說方面有所發展和創新,以及對歐洲博物館界标準産生影響的博物館。
該活動不僅鼓勵歐洲博物館追求卓越,還為溝通和思考當代博物館問題提供了平台。
(粟佳文 譯自國際博物館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