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品赏析

22041宁乡炭河里玉珠管

长0.3-4.9、直径0.6-1.3厘米
1963年宁乡黄材炭河里出土
1174件,其中长的262件,短的912件。出土于兽面纹“癸”青铜提梁卣内。以青白玉居多,亦有极少的青白玉因绺裂多、铜锈锈蚀严重而呈浅绿色或深绿色。玉管两端多作斜切面,极少为平面。玉珠有扁圆形、算珠形、椭圆形、不规则形等几种。湖南商代玉器多出土于窖藏青铜器内,应是作为祭品祭祀山川的礼器。其中大部分为玉珠管,如1970年宁乡县黄材公社王家坟山出土的商代“戈”铭文青铜提梁卣内满贮各种玉器330件,其中玉珠、管243件,形制与宁乡黄材炭河里出土的玉珠管相差无几。
 

3837 西汉玛瑙珠

长1.8-2.6厘米
1959年长沙林子冲M2出土
2件。橙红色,作六棱面梭形,一长一短,中有穿孔,光素无纹。制作规整,打磨光滑。这种多棱面的玛瑙珠,在广西合浦的汉代墓葬出现过,是西方舶来品。

26786宁乡三亩地玉珠管

长0.2-1、直径0.65-1.05厘米
1973年宁乡黄材公社三亩地出土
43件,多作圆形和扁椭圆状,无纹饰,大部分呈鸡骨白色,另有玛瑙、青白玉珠各一件。出土时位于三亩地山脚下椭圆形坑内的青铜云纹大铙旁边,同出的其他玉器还有环、玦、动物形玉饰等,共70件。其性质是与青铜云纹大铙一起祭祀山川而用。

3794东汉束腰管形玛瑙耳珰

长1.9-2厘米
1955年长沙侯家塘M22出土
馆藏束腰形管状耳珰收藏较多,均出自汉墓。质地有玛瑙、玻璃、琥珀。此种耳珰始见于西汉中期,流行于东汉。新莽时期以前仅用作装饰品,从东汉早期开始用做耳珰,到东汉中晚期主要用做耳珰。耳珰亦称耳瑱,悬于冠或发髻的两侧,垂于耳际。一般一端较大,一端较小,中腰内凹,如喇叭状,中有一穿孔。汉代妇女有戴玉耳珰的习俗,《释名·释首饰》认为:“穿耳施珠曰珰”,并认为:“此本出于蛮夷所为也。蛮夷妇女轻淫好走,故以此琅珰锤之也,今中国人效之耳”。此两件玛瑙耳珰大小基本一致,制作细腻,当为首饰精品。

3776汉代六棱形水晶珠

长3.4厘米
1952 年长沙蓉园魏家冲M854出土
器作六棱柱梭形,中间大,两端细。器身透明,两端有对穿孔。这种多棱面水晶珠在印度和中亚等地有大量发现,在汉代的港口城市广州和广西合浦也有大量出土,表明这种水晶珠应是通过南方丝绸之路逐渐传入内地。

9891东汉水晶珠串

大珠长1.7、小珠长0.65厘米
1959年长沙五一路东汉墓M9出土
34粒。有白色、浅蓝色、黄色,造型有腰鼓形、六棱柱体形、椭圆球形、不规则圆柱体,乌龟形等,皆有穿孔。腰鼓形珠制作非常精致,不规则圆柱体加工较粗糙。其中六棱柱体、腰鼓形珠应来自境外,其他珠来源有待研究。

9890东汉花斑纹玛瑙珠管

大珠长4.8、小珠长1.1厘米
1959年长沙五一路M9出土
玛瑙珠呈长短不一、两端细中间粗、两端截平的腰鼓形,从上至下有穿孔相通,共38件。每件纹样各不一致,均饰有宽窄不一的黑白相间或褐白相间的圈带纹,圈带纹以同心圈纹为多,也有少量为斜圈纹带或不规则圈带纹,纹饰无一雷同。琢磨光洁,圈状颜色纹带清秀雅美。这种花斑纹玛瑙珠管在国内不多见,学界普遍认为它们应来自境外,同墓出土的来自域外的多面镂空花金珠亦可作为佐证。

10255东汉玛瑙珠

长1-1.7厘米
1978年长沙妹子山 M17出土
12件。作六棱柱短梭形,呈橙红色,中间粗,两端细,中部穿孔。从形制、工艺和材质分析,其应来自印度或中亚,是东西方文化交流的见证。
 

3849 东汉玛瑙珠

直径0.7厘米
1974年长沙滴水井M1出土
17件。呈橙红色,略呈圆球形,不甚规整,器表上留有雕琢时的凹坑。珠上均有穿孔,3件珠上有玛瑙天然的圈带花纹,其余均光素无纹。此种玛瑙珠也称为肉红石髓珠,在西亚两河流域、中亚的印度河谷地和地中海沿岸等地发现较多,故其可能为舶来品。
 

10293汉代玛瑙珠

长2厘米
1976年长沙杨家山M111出土
腰鼓形,中部略粗,两端稍细,从上至下有穿孔相通。中段呈白色,两端呈褐色,褐白连接处浸染叠压痕迹明显。表面不甚光滑,较粗糙,似有强酸或强碱腐蚀过的痕迹。此类珠馆藏有数件,国内出土不多,是否是自然环境造成的、抑或是国外学者所分类的“经白化处理的玉髓表面蚀刻黑色纹饰”的玛瑙珠,目前尚难判断,有待科学仪器进行检测。
 

7775晋水晶珠

直径1.8~2厘米
1955年长沙烂泥冲林业学校M1出土
2件。透明,1件为多棱面形,1件为南瓜瓣形。中有孔。棱角分明,制作精细。这种多棱面水晶珠形制奇特,当为境外传入之物。

西晋玛瑙珠(7771)、管7777

珠长2~2.1、管长10.6、中径1.2厘米
1964年长沙黄泥坑汽修厂M3出土
3件。珠作腰鼓形,中有穿孔,其中一件有黑色相间的花斑纹,另一件呈茶褐色,上有玛瑙常见的圈带纹;管作长条梭形,中无穿孔,黑褐色。均制作精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