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品欣赏

晋至唐(公元 265 年—907 年) 纸 长 29 厘米、宽 28.2 厘米 柏孜克里克石窟出土 吐鲁番博物馆藏 【展品说明】 回鹘文作为公元 8 至 15 世纪主要流行于新疆吐鲁番盆地和中亚楚河流域的 文字,承载着这一地区深厚的历史与文化底蕴。在众多回鹘文文献中,一部名为 《美味经》的经书或许能为我们揭示古代西域饮食文化的独特魅力。 据推测,《美味经》可能成书于晋至唐(公元 265 年至 907 年),这一时期 中原王朝与西域地区的频繁交流,促进了文化的互鉴与融合。纸张作为书写材料, 在当时已经得到了广泛应用,为《美味经》的流传提供了物质基础。该经书的长 24.86 厘米、宽 11.35 厘米,尺寸适中,便于携带与阅读。 《美味经》的具体内容和价值仍需进一步的研究和发掘,但它作为回鹘文文 献的一部分,无疑为我们研究古代西域的饮食文化提供了重要线索。同时,它也 体现了古代西域文化的多样性和包容性,为今天的文化交流和民族团结提供了历 史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