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讲 市民的“不可一日无茶”

作为茶业发达,茶事普及的标志性之一,就是茶馆的大量出现。唐朝“城市多开店铺,煎茶卖之,不问道俗,投钱取饮”。北宋开封、南宋临安众多茶馆散布于城市商业区内、街巷内等各处,并和居民日常生活联系紧密。南宋时经营者还开始根据临安的自然地理环境,选择在湖光山色、风景秀丽的景区内开设茶馆,茶馆休闲已经成为市民日常生活的重要方式之一。

北宋《东京梦华录》记载了当时都城开封汴梁的茶风炽盛情况,那里茶坊林立,与居民住房交相杂错,从早到晚开放,生意兴隆:“至三更天方有提瓶卖茶者,盖都人公私营干,夜深方归。”甚至有专供仕女夜游吃茶的地方,如“北山子茶坊内仙洞桥,仕女夜游吃茶于彼”,无论白天还是晚上,市民只要有闲暇,抬脚就可进茶坊。南宋《梦梁录》都城杭州茶馆、茶楼处处皆是,有的茶坊很考究,室内插四时花,张挂名人书画,仿效“茶宴”,场面雅致宜人,是“士大夫期朋约友会聚之处”。

宋朝的茶馆已由都市普及到乡村,如《水浒传•第三十三回宋江夜看小鳌山,花荣大闹清风寨》中就有“那清风镇也有几座小勾栏并茶坊酒肆”。除了茶坊之外,还有提壶往来叫卖的人,在杭州城内亦有一种流动的茶担、茶摊,称为“茶司”,他们“每担一付,最为便当”( 范祖禹《杭俗遗风》) ,服务对象是普通劳动群众,茶水价廉物美,品饮快捷方便,还可替人传讯捎物,广受人民欢迎。各阶层人士的嗜好饮茶,《梦梁录》中也提到当时“人家每日不可阙者,柴、米、油、盐、酱、醋、茶”。王安石也所说:“茶之为民用,等于米、盐,不可一日以无。”

(王树金/撰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