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4

著名收藏

著名收藏

彩繪玻璃瓶

新王國時期

這個玻璃瓶有一個很高的底部,凸出的腹部,大而高的瓶頸,平邊,這是第18王朝制造工藝的代表作。帶有這種裝飾圖案的玻璃制品不是吹制的,而是用繞粘土心軸的镂空模具制成的,當玻璃冷卻後,粘土的心軸就被抽去。這件傑作是當時發達的工藝技術和科學知識的表現。

 

圖斯摩西斯三世獅身人面像

新王國時期
灰色花崗岩

這件獅身人面像是圖斯摩西斯三世擴展軍隊時的戰利品。獅身人面像具有君王的特征:貓一樣銳利的眼睛,弓形的鼻子,飽滿的臉頰,精巧的嘴唇。他帶着有斑紋的裝飾頭巾。人和獅的特征在藝術上成功地結合起來,獅子的身體有突出的肌肉和按固定格式排列的肋骨。

 

埃及法老拉姆西斯二世的木乃伊

新王國時期

拉姆西斯二世是埃及最偉大的法老,他是個偉大的建築師,也是個了不起的勇士。在他統治埃及的66年間總計生了100個小孩。拉姆西斯二世總共有8個正式的妻子,還有将近100個妾。他死于西元前1212年,享年90歲。拉姆西斯二世的小孩中有12個比他短命,當他終于肯讓出王位給他第13個兒子時,他已經是個老頭了。
1881年拉姆西斯二世木乃伊在帝王谷被發現混在40個木乃伊中。将近100年後人們将他的木乃伊運往巴黎治療時(因為被細菌感染),還特别給了他一本護照,護照的職業欄中填上:國王(已經死了)。經X光檢查拉姆西斯二世的木乃伊,發現他的鼻子中塞滿了胡椒,推測是用來使他那漂亮的鷹勾鼻外型能夠好好維護保存。另外還發現了他有腰骨關節炎,心髒病,口颚間也有膿腫。

 

圖坦卡蒙的黃金面具

新王國時期

圖坦卡蒙著名的黃金面具大約重10.23公斤,純金澆鑄的,額頭上雕着代表上下埃及的秃鷹和眼睛蛇。下巴帶着象征王權的假胡子。
圖坦卡蒙是古埃及新王國時期第十八代法老(公元前1334-前1323年),人們對他最多的印象,莫過于獨具一格的金面具。他原來的名字叫“圖坦卡吞”,意思是“阿吞”的形象,後改為圖坦卡蒙,意思是“阿蒙”的形象。說明他的信仰從崇拜阿吞神向崇拜阿蒙神轉變。圖坦卡蒙并不是在古埃及曆史上功績最為卓著的法老,但卻是在今天最為聞名的埃及法老王。

 

帶耳小石碑

新王國時期
彩繪石灰石

這件帶耳小石碑是私人奉獻給神的物品,如此讓神垂聽他的禱告。随着個人與神之間的關系越來越直接和親密,這種習俗在新王國時期非常盛行。這件用刻紋裝飾的彩繪石碑是奉獻給阿蒙神(埃及最重要的神之一,新王國時期的國神)的。石碑上半部分刻畫了阿蒙神的形象是一隻穿着長羽毛的公羊,上有對稱的碑銘描述他是古埃及衆神之王。下半部分垂直分為兩半,一邊是一個人跪下,另一邊彩繪雕刻了三對耳朵。。

 

王冠

中王國時期
黃金,綠色彩釉,瑪瑙,青金石

這種王冠通常都是戴在編織的長長的假發上。黃金王冠,飾以蛇形标記和玫瑰形紋飾,并以青金石、瑪瑙、綠色彩釉裝飾。蛇形标記的頭是青金石,蛇眼嵌在金邊裡。

 

墓室中的戰士隊列雕像

中王國時期
木雕

在中王國時期的墓室裡流行着一種小型的木制雕刻。最有名的是在阿西尤特地方的一個将軍墓中發現的有80個戰士組成的隊列雕像,像高40厘米,有弓箭手和槍盾兵。其中的弓箭手是來自努比亞的雇傭軍。群雕列隊戰士被表現在行動之中,身體裸露,健壯有力,隻是在每個人的腰間系有朱色褲式短裙,個個神勇善戰,很有生活氣息。

 

納摩爾石版畫

古王國時期
闆岩

這片5100多年前的闆岩被稱為納摩爾石闆畫(Namer Palette),出土于埃及的希拉孔波利斯。石闆高64厘米,最寬處為42厘米,是古王國時期和整個埃及曆史上最早的遺迹之一。
這塊五千年前的石版畫采用的是浮雕手法。正反兩面的圖案都是反映當時重要社會活動的浮雕,兩面的圖案均以納摩爾法老的形象為核心,采用了象征性的藝術手法和高超的浮雕打磨工藝技術,對人體比例把握也十分準确。石闆兩面的上方寫的都是納摩爾法老的名字,魚和鑿子在古埃及的象形文字中就是納摩爾法老的符号,符号的兩邊是兩個代表哈素女神的人形牛頭,這也是埃及最早的人形神像。石版畫正面是頭戴上埃及王冠的納摩爾法老正在杖擊敵人的頭部,這個象征勝利的畫面在古埃及藝術史上延續了3000年。法老身上裝飾有動物的尾巴,他身後是手持涼鞋的仆人,法老光着腳說明這一場景發生在神廟裡。右側上方有一隻标志上埃及的雄鷹站在标志下埃及的紙莎草上,象征着納摩爾法老征服了下埃及,六棵紙莎草喻示着六千名下埃及的俘虜。石闆的另一面分為上中下三幅圖畫,上面一幅描寫的是頭戴下埃及王冠的納摩爾法老在巡視戰敗的敵人,一名祭祀和四名旗手高舉神物站在法老的前面,最前面是十個被斬首的敵人襯托出法老的英雄氣概;中間一幅是兩個人牽着兩隻長頸相互交叉的獅頭怪獸,象征着上下埃及的統一;下方的畫面表現的是法老化作神牛出現在淪陷的敵人的城堡之前,神牛正向一個狼狽不堪的敵人迎頭刺去。

 

盤腿書記坐像

古王國時期
石灰石雕像

這件雕像的姿式動作和表情更加接近生活的真實。書記是記錄主人言詞的小吏,沒有地位,所以不受王族雕像程式的約束。雕像刻畫出這個書記在聚精會神地聽主人講話,準備記錄的動作神情。雕像造型寫實,對人物結構的處理絲絲入扣而不瑣碎,這是第五王朝最生動的作品。

 

村長像

古王國時期

埃及肖像雕刻中的法老和王公貴族雕像,按宗教規則嚴格遵循“正面律”程式,所以這類雕像的姿态和表情都較僵化呆闆,神性多于人性。但是身份低賤的人物的雕像就很少受這種程式的局限,更多偏重于生活形态的寫實。這類人物大多是作為俑陪葬的,比較傑出的有《村長像》。
這件木雕立像高110厘米,屬第四王朝作品,原名叫卡别爾王子。當時,王子作為王家族莊園的管理者,類似工頭的地位,在田間監督奴隸勞動,兼及組織人力築壩修水渠,據說這件雕像出土時一個旁觀者驚叫道:“這是我們的村長。”事實上他也像個村長,他那肥頭胖腦的神氣使人聯想到一個忠于主子、欺壓奴隸的鄉村小吏的典型。

 

王子拉霍特普和妻子諾夫勒特的雕像

古王國時期

王子拉霍特普和他的妻子諾夫勒特雕像組是分别在兩塊石塊上雕成的坐像。兩個坐像均為彩繪,内置的眼睛神采煥發,保存得相當完好。王子拉霍特普光着上身,戴白色項圈,着白色腰裙,上唇有與現代阿拉伯男子類似的短胡須,皮膚黝黑。諾夫勒特神情端莊,黑發及肩,額頭束有白底彩花發帶,頸上繪有黑、青、紅三色的項鍊,豐滿的身軀在白色衣裙中顯得婀娜動人。在頭部兩側有黑色的古埃及象形文字。白的底色上有人、鳥、植物、眼睛、莊稼等等,顯得清晰、簡潔、美麗,引起人無限的好奇心。這一組坐像也是古埃及藝術中将男子肌膚顔色與女子顯著區分的代表,在藝術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

 

烏賽爾卡夫國王雕像

古王國時期
片岩

起初這件雕像發現時,人們把他當作了一個女神的像,因為其上沒有代表王室的胡須。後來的鑒定發生了改變,是因為人們在他的上唇發現了一撮很輕的胡子。這件頭部雕像的藝術特征延續了第四王朝的藝術傳統,強調理想主義與完美主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