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4

镂空花金球

镂空花金球
東漢(公元25-220年)
直徑1-1.5厘米,重40克
1959年長沙市五裡牌李家老屋9号墓出土
這11枚金球分扁圓、六方、圓形三種,用薄金片制成球形,周圍用細金絲撚成邊飾,有的球面用焊綴金絲撚成花瓣和極為細小的金珠,有的用金環拼焊成形,空當處堆焊小如芝麻的金珠,如同粟米,粒粒可數,縱橫成行,組織巧妙,造型别緻精巧,堪稱金飾中的精品。

(王卉/文)

深入探索

焊綴金珠工藝是把小段金絲加熱熔聚成粒,顆粒較小時,自然渾圓,顆粒較大時需要在兩塊木闆間輾研。還有将金絲端頭加熱,用吹管吹向端點,使之受熱熔化滴落成圓珠,有時無須吹落,使圓珠凝結在金銀絲的一端備用。也可采用熔金為珠的獨特技法,所謂“熔珠”法,又稱為“炸珠”法或“吹珠”法,是将黃金溶液滴入溫水中,使之凝結成大小不等的金珠的方法。制成的金珠可焊、可粘,利用價值很高。

中國這種焊綴粟粒金珠的工藝制品最早出現在戰國晚期,甘肅、新疆、内蒙古、河北、山東等地都有發現。從其遺存地的文化性質來看,均與北方草原文化存在密切關系,散發着草原文化的藝術氣息。

到了西漢時期,中國境内出土的金珠工藝制品種類更多,數量更多。從這一時期金珠制品獨特的、隻有中國才有的造型來看,說明中國工匠已經掌握了将自然金加工成細小的金珠作為裝飾的技術手法,打上了“中國制造”的烙印。目前西漢金珠出土主要分布在陝西、河北、山東、新疆、廣東等地,僅有廣東位于中國南方,廣州南越王墓出土的利用金珠焊綴裝飾的金花泡,在北方地區也沒有發現類似裝飾的物品,從這一點來看,其制作工藝或許與北方有着不同的來源。

東漢時期的多面金珠目前出土的有40多枚,分布在江蘇、安徽、湖南、廣西和廣東等地區。東漢長沙市五裡牌李家老屋9号墓出土的這種被稱之為“多面金珠”的镂空形金球,由12-14個金環焊接成球體,在焊接部位利用1個或4個金珠點綴裝飾,這種做法與南越王墓出土的金花泡上金珠裝飾的方法相似。這類金珠最突出的特征是形制奇特,而且都以掐絲和焊綴金珠工藝制成,從形制到工藝均非中國傳統風格,應為輸入品。多面金珠在時代相當或更早時期的中國北方地區極少發現,但曾在巴基斯坦旦叉始邏和越南奧高有出土,時間大緻相當于東漢,而希臘至中亞地區這種技術的曆史更為悠久。國内出土金珠制品最多的廣西合浦地區,在漢代這裡曾是東西方海上貿易路線上的重要城鎮,因而這些多面金珠的制作工藝極可能是通過海上貿易的途徑傳播至中國南方地區的。

绹索紋金鍊
東漢(公元25-220年)
長19.4厘米,重12.8克
1959年長沙市五裡牌李家老屋9号墓出土
湖南省博物館藏


 
金飾件
東漢(公元25-220年)
長2.5-1.3、寬1.4-0.3厘米
1977年常德市南坪鄉出土
常德市博物館藏

西方金銀裝飾品傳到中國,對中國金銀器的制作産生了極大地推動作用。東漢時期,中國與南亞、東南亞、西方的聯系日趨緊密,從政治、經濟、文化、思想等各方面都有了廣泛地交流。湖南省博物館館藏的東漢胡人牽馬銅俑應是這一文化交流的産物,該俑深目,高鼻梁,濃眉大眼,胡髯卷曲,耳上穿環。戴帽着履,穿交領右衽緊袖長袍,腰間束帶站立,左臂曲于胸前,右手上舉作牽馬狀,為典型的胡人形象。整體造型優美,生動,逼真,靜中有動,是東漢青銅雕塑的代表性作品之一。另一件東漢綠釉瓷人,形象為外來人種,制作精巧,胎質細膩,胎釉結合較好,保存完整,也是研究中外文化交流史不可多得的實物資料。

 

胡人牽馬銅俑
東漢(公元25-220年)
馬高51.1、長45、重12.15千克
俑高43厘米,重6千克
1976年衡陽縣道子坪1号墓出土
湖南省博物館藏

 

綠釉瓷人
東漢(公元25-220年)
肩寬1.3厘米,高3厘米
原系省文管會所藏
1958年因撥交而入藏湖南省博物館

相关评论

1、陳松長: 《湖南出土金銀器略說》 ,《收藏家》,2002年10期

2、吳既: 《從中國的金珠工藝制品看東西方文化交流》 ,《大衆文藝》2013年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