镂空花金球
镂空花金球
东汉(公元25-220年)
直径1-1.5厘米,重40克
1959年长沙市五里牌李家老屋9号墓出土
这11枚金球分扁圆、六方、圆形三种,用薄金片制成球形,周围用细金丝捻成边饰,有的球面用焊缀金丝捻成花瓣和极为细小的金珠,有的用金环拼焊成形,空当处堆焊小如芝麻的金珠,如同粟米,粒粒可数,纵横成行,组织巧妙,造型别致精巧,堪称金饰中的精品。
(王卉/文)
深入探索
焊缀金珠工艺是把小段金丝加热熔聚成粒,颗粒较小时,自然浑圆,颗粒较大时需要在两块木板间辗研。还有将金丝端头加热,用吹管吹向端点,使之受热熔化滴落成圆珠,有时无须吹落,使圆珠凝结在金银丝的一端备用。也可采用熔金为珠的独特技法,所谓“熔珠”法,又称为“炸珠”法或“吹珠”法,是将黄金溶液滴入温水中,使之凝结成大小不等的金珠的方法。制成的金珠可焊、可粘,利用价值很高。
中国这种焊缀粟粒金珠的工艺制品最早出现在战国晚期,甘肃、新疆、内蒙古、河北、山东等地都有发现。从其遗存地的文化性质来看,均与北方草原文化存在密切关系,散发着草原文化的艺术气息。
到了西汉时期,中国境内出土的金珠工艺制品种类更多,数量更多。从这一时期金珠制品独特的、只有中国才有的造型来看,说明中国工匠已经掌握了将自然金加工成细小的金珠作为装饰的技术手法,打上了“中国制造”的烙印。目前西汉金珠出土主要分布在陕西、河北、山东、新疆、广东等地,仅有广东位于中国南方,广州南越王墓出土的利用金珠焊缀装饰的金花泡,在北方地区也没有发现类似装饰的物品,从这一点来看,其制作工艺或许与北方有着不同的来源。
东汉时期的多面金珠目前出土的有40多枚,分布在江苏、安徽、湖南、广西和广东等地区。东汉长沙市五里牌李家老屋9号墓出土的这种被称之为“多面金珠”的镂空形金球,由12-14个金环焊接成球体,在焊接部位利用1个或4个金珠点缀装饰,这种做法与南越王墓出土的金花泡上金珠装饰的方法相似。这类金珠最突出的特征是形制奇特,而且都以掐丝和焊缀金珠工艺制成,从形制到工艺均非中国传统风格,应为输入品。多面金珠在时代相当或更早时期的中国北方地区极少发现,但曾在巴基斯坦旦叉始逻和越南奥高有出土,时间大致相当于东汉,而希腊至中亚地区这种技术的历史更为悠久。国内出土金珠制品最多的广西合浦地区,在汉代这里曾是东西方海上贸易路线上的重要城镇,因而这些多面金珠的制作工艺极可能是通过海上贸易的途径传播至中国南方地区的。
绹索纹金链
东汉(公元25-220年)
长19.4厘米,重12.8克
1959年长沙市五里牌李家老屋9号墓出土
湖南省博物馆藏
金饰件
东汉(公元25-220年)
长2.5-1.3、宽1.4-0.3厘米
1977年常德市南坪乡出土
常德市博物馆藏
西方金银装饰品传到中国,对中国金银器的制作产生了极大地推动作用。东汉时期,中国与南亚、东南亚、西方的联系日趋紧密,从政治、经济、文化、思想等各方面都有了广泛地交流。湖南省博物馆馆藏的东汉胡人牵马铜俑应是这一文化交流的产物,该俑深目,高鼻梁,浓眉大眼,胡髯卷曲,耳上穿环。戴帽着履,穿交领右衽紧袖长袍,腰间束带站立,左臂曲于胸前,右手上举作牵马状,为典型的胡人形象。整体造型优美,生动,逼真,静中有动,是东汉青铜雕塑的代表性作品之一。另一件东汉绿釉瓷人,形象为外来人种,制作精巧,胎质细腻,胎釉结合较好,保存完整,也是研究中外文化交流史不可多得的实物资料。
胡人牵马铜俑
东汉(公元25-220年)
马高51.1、长45、重12.15千克
俑高43厘米,重6千克
1976年衡阳县道子坪1号墓出土
湖南省博物馆藏
绿釉瓷人
东汉(公元25-220年)
肩宽1.3厘米,高3厘米
原系省文管会所藏
1958年因拨交而入藏湖南省博物馆
相关评论
1、陈松长: 《湖南出土金银器略说》 ,《收藏家》,2002年10期
2、吴既: 《从中国的金珠工艺制品看东西方文化交流》 ,《大众文艺》2013年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