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4

1941年9月國民政府财政部、糧食部聯名發行的民國三十年(湖南)糧食庫券

                                                                                      

1941年國民政府财政部、糧食部聯名發行的民國三十年湖南區“稻谷伍市升”糧食庫券

1941年國民政府财政部、糧食部聯名發行的民國三十年湖南區“稻谷壹市石”糧食庫券

糧食庫券計兩件,面值分别為“稻谷壹市石”和“稻谷伍市升”。“稻谷伍市升”庫券為褐、黑墨單面彩印,,縱長15.3厘米,寬17.2厘米;“稻谷壹市石”庫券為紅、黑墨單面彩印,,縱長15.5厘米,寬17.5厘米,均完好。
糧食庫券正面印制國民政府财政部部長孔祥熙、糧食部部長徐堪聯名簽署于民國三十年九月二十二日修正公布的《民國三十年糧食庫券條例》規定如下:
第一條  國民政府在抗戰期間為供應軍糈[xǔ],調劑民食,特由财政部、糧食部發行糧食庫券,為收購糧食支付代價之用。
第二條  本庫券由發行機關依實際需要收購糧食數量,分别省區發行,于券面載明省區,并加縣名戳記。
第三條  本庫券于民國三十年九月一日發行,自民國三十二年起分五年平均償還,即自是年起每年以面值五分之一抵繳各該省田賦應征之實物,至民國三十六年全部抵清。
第四條  本庫券利率定為周息五厘,以實物計算,即自民國三十二年起,随同全面額按年抵繳各該省田賦應征之實物,利随本減。
第五條  本庫券面額分為一市升、二市升、五市升、一市鬥、五市鬥、一市石、五市石、十市石、一百市石九種,并分為稻谷、小麥二類。
第六條  本庫券以田賦征收實物征得糧食為擔保,并得充公務上之保證。
第七條  對于本庫券如有僞造或受損信用之行為者,由司法機關依法懲處。
第八條  本條例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闾四秋/文)

深入探索

國民政府财政部、糧食部聯名發行的民國三十年糧食庫券深入探索

曆時八年的中國人民抗日戰争,在中國共産黨主張建立的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旗幟下,全國各族人民、各民主黨派、抗日團體、社會各階層愛國人士和港澳台同胞、海外僑胞廣泛參加的全民族反侵略戰争,是中國近代史上中國人民反抗外來侵略第一次取得完全勝利的偉大的民族解放戰争。

孔祥熙(來源:網絡)

徐堪畫像(來源:網絡)

在這場偉大的民族解放戰争中,湖南是日軍侵華期間的重災區之一,人民生命财産遭受嚴重毀損,根據1946年湖南省政府編印的《湖南省抗戰損失統計》等資料統計,日軍侵華期間湖南78個縣、市中44個縣市淪陷,11個縣部分被占領,56個縣被轟炸,日軍殺死我同胞920,085人,其中幼童83,565人,日軍傷殘我同胞1,702,298人,其中幼童106,423人,日軍侵湘造成的直接損失11,504,405,560,497元,間接損失687,804,709,767元,此處财産損失,以元(法币)為單位,損失價值,以1945年8月日軍投降時物價折算。日軍侵湘期間,更是制造了洪山、營田、青山、廠窖、常德等慘絕人寰的慘案。

  

1939年12月,第一次長沙會戰,中國軍隊在湖南草鞋嶺對日軍發動攻擊(來源:紅網論壇)

為了赢得這場民族解放戰争的徹底勝利,湖南人民在同仇敵忾反抗日本侵略者、忍受巨大犧牲的同時,在物質供應、後方保障、兵員保障等方面做出了突出貢獻,據資料統計,抗戰期間湖南每年除供給軍棉7萬擔、軍布300萬疋(疋同匹)、軍糧1000萬石外,還不時調出糧食等物資接濟鄰省之需求。8年中湖南實征壯丁175萬人,其中1939年和1940年,每年有30萬青年被征入伍,參軍參戰。

這兩件1941年9月國民政府财政部、糧食部聯名發行的民國三十年(湖南)糧食庫券是湖南人民全面支援抗戰的實物見證。

(闾四秋/文)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