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筒状造型、一侧置鋬(pàn)的三足器物,过去学术界一直称之为“奁(lián)”或“卮(zhī)”,直至一件自带“酒樽”铭文的类似器物出土,人们才得知其真实的器名与用途。樽为古代盛酒之器,漆樽在楚墓当中尤为多见。战国时期,漆器制作出现了卷木胎新工艺,即用薄木板卷成筒形,在衔接处用漆液黏合、木钉卯接,再装上把手,粘接厚木胎底,既轻巧又牢固。此樽即采用此法制作而成,反映了楚国制漆技术的高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