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况

院情介绍

湖南博物院是湖南省最大的历史艺术类博物馆,院舍总面积110556.3平方米(其中本院陈列大楼91252平方米,南院10408平方米,在建博物院汨罗基地8896.3平方米)是首批国家一级博物馆,中央地方共建的八个国家级重点博物馆之一、全国文化系统先进集体、全国文物系统先进集体、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文化强省建设有突出贡献先进集体。

湖南博物院自建馆(院)以来,就以保护、传承优秀历史文化为己任,集文物征集、收藏、研究、展示、教育、服务于一身。多年来,作为湖南省十大文化地标,它吸引了成千上万游客前来参观,是代表中华区域文明的国家级重点博物馆,是人们了解湖湘文明进程、领略湖湘文化奥秘的重要窗口。

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建设与发展,湖南博物院在运营管理、文物收藏、学术研究、陈列展览、教育服务、媒体传播、文创开发等方面获得显著成绩,现已成为中国最具影响力的博物馆之一,并跻身国际先进博物馆行列。

收藏与展示

湖南博物院现有院藏文物57万余件(套),尤以马王堆汉墓出土文物、商周青铜器、楚文物、历代陶瓷、书画和近现代文物等最具特色。为了使这些文物瑰宝能在这座艺术殿堂得到充分展示,湘博人科学深入地挖掘文物的内涵,利用现代陈列艺术,精心打造了“长沙马王堆汉墓陈列”和“湖南人——三湘历史文化陈列”两个基本陈列和青铜、陶瓷、书画、工艺4个专题展馆来展示人类优秀文化遗珍。此外,湖南博物院还通过不断引进和推出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临时展览,向国内外公众全面地展示与传播湖湘文化,介绍世界文明与优秀文化。2017年以来,湘博举办、参与各类展览100余个,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构建中华民族共同体发挥了重要作用。其中,2019年“湖南人——三湘历史文化陈列”和“长沙马王堆汉墓陈列”获评第十六届(2018年度)全国博物馆十大陈列展览精品推介第一名。

教育与服务

作为公益性文化机构,湖南博物院秉承“以人为本,服务社会”的理念,通过引进ISO9001和ISO14001质量、环境管理体系,大幅度提升服务水平。 特别是2008年3月20日起正式向社会长期免费开放以来,湖南博物院将优质服务延伸到每一位观众身上,在免费开放这项伟大工程中进行了新的探索与实践,被文化部和国家文物局赞誉为走在全国文化系统前列的博物馆。2017年11月29日,湖南博物院新馆正式对外开放,接待观众总量一直高居不下、全国领先,到目前为止已累计接待国内外观众超1000万人次,并坚持为公众提供“有温度有力度有速度”的参观体验,成为了湖南走向世界的“文化名片”和实至名归的“湖南文化地标”。此外,为提高观众的鉴赏水平和参观兴趣,湖南博物院秉持“构建多元文化认知体系、创设终身教育服务体系”的教育理念,针对不同的对象提供不同层次、不同形态、不同类别的教育服务,比如:专题导览、讲座、会员、家庭主题日、教师沙龙等,建立了较为完善的博物馆教育服务体系,在科学知识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中发挥了显著作用。

文保与科研

湖南博物院具有甲级可移动文物技术保护设计资质和一级可移动文物修复资质。立足馆藏,积极开展保护利用文物的技术攻关和实践,在金属文物去锈加固修复、陶瓷类文物保护修复、纸质文物修复等方面均取得了一定成果,在漆木器脱水研究、纺织品保护与清理、马王堆型湿尸保护等方面拥有全国领先的技术。同时,湖南博物院在博物馆学研究、文物研究与鉴赏、文物保护与修复、教育推广等领域有着深厚的学术传统与良好的学术氛围,全院科研与学术呈现出多学科全面发展的良好势头。2017年以来先后承担和完成多项国家级、省部级课题,获得多项软著权和专利。同时积极探索博物馆与高校、科研院所以及市场主体的协同创新机制,促进博物馆科技成果的产出、转移和转化。其中,与中南大学联合组建的湖南省马王堆古尸和文物研究保护中心,在马王堆型湿尸保护等方面拥有全国领先的技术,开创了文物研究、保护的成功范例。2020年湖南博物院成功申报成为“科研事业单位”,成为全国省级博物馆中为数不多的案例。2021年,还获批立项建设“科技考古与文物保护利用湖南省重点实验室”,申报成为“湖南省首批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

文化与交流

湖南博物院在“走出去、引进来”方针的指导下,与全球30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展了对外文化交流活动,世界五大洲的土地几乎都留下了湖南博物院人的足迹。先后有联合国访湘团、塞拉利昂总统、美国美中关系全国委员会公共知识分子项目代表团、瓦努阿图总理、新加坡总理等到馆访问。连续多年派专业人员赴巴西、意大利、塞尔维亚等国家和地区参加国际博协组织的各类年会和学术研讨,多次受邀出席美国博协年会并作主题报告。展览交流方面,先后向美国、法国、英国、意大利、瑞士、瑞典、墨西哥、荷兰、南斯拉夫、韩国、日本、突尼斯、新加坡等国家和地区推介多个文物展览。在人才培养、科研攻关、藏品保护、博物馆管理与规划等方面与国际同行达成了一系列重要的合作意向且不断取得合作成果。

文创开发

湖南博物院一直以来通过充分借鉴“创意产业”的研发理念,深入挖掘馆藏资源特色及内涵,将其转化为博物馆文创产品的特殊形式及载体。我院是全国首批文化文物单位文化创意产品开发试点单位。多项文创产品获得“全国百佳创意产品”。与长沙银行、茶颜悦色合作,推出喝呗卡、举办地铁快闪展,与湖南省京剧保护传承中心合作推出“一念·辛追梦”马王堆动态复原展,透过文化嫁接不同领域,促进文旅深度融合和城市经济发展。启动了与湖南烈士公园融合项目,力争实现资源、场地、内容深度融合,打造湖南文旅融合示范新地标、全国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新典范,联合争创国家5A级景区。

媒体传播

目前,湖南博物院已逐步形成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相结合、线上线下相融合的博物馆传播体系,用公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向观众介绍文物,讲述历史文化故事,让文物“活起来”“火起来”。先后在微博、微信、抖音、喜马拉雅、B站等新媒体平台开通了官方账号,其中湖南博物院官方微信粉丝超过243万人,官方微博粉丝52万余人,关注人数在全国领先。2019年至2021年,湖南博物院官方微博连续三年被中国文物信息咨询中心评为“年度文博十大创新力官微”。湖南博物院还通过新馆开馆、承办国际博物馆日主会场等一系列大型活动和展览,确保新媒体平台上的话题量位列全国前列。

宗旨

湖南博物院是一座主要反映湖南区域文明的大型历史艺术博物馆。立足于文化遗产的保护,致力于优秀文化的传播,以激发公众的参与和热爱。全力打造共有、共建、共享“我们的博物馆”。

机构设置

湖南博物院内设机构有:办公室、古器物研究展示中心、马王堆汉墓及藏品研究展示中心、书画文献研究展示中心、近现代藏品研究展示中心、文物征集与鉴定中心、藏品登录部、藏品保护中心、教育中心、数据中心、科研管理部、图书编辑部、国际交流部、艺术设计部、开放管理部、文创研究中心、党建与监察工作部、人力资源部、财务部、后勤管理部、安全管理部、工程建设管理部、离退休人员管理服务部。

馆属企业:湖南省文博文创产权产业研究发展有限责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