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
- EN
- Français
- 日本語
- 한국어
- 繁體中文
【讲座回顾】湘博讲坛 第95期 聆听祖先的脚步声——从太阳神到梅山神
湖南博物院“湖湘文化”展览系列之“亘古的祈愿——梅山文化圈雕塑与信仰”专题展自开展以来,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为持续扩大展览的社会影响力,充分发挥博物馆展览的社会教育职能,7月2日,湘博讲坛特邀请湖南省艺术研究院研究员、一级编剧、湖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专家委员会、湖南省艺术专家委员会成员孙文辉,为观众带来题为“聆听祖先的脚步声——从太阳神到梅山神”的专题讲座。
湖南博物院党委副书记陈叙良出席了本次讲座。讲座由湖南博物院近现代藏品研究展示中心主任、研究馆员李慧君主持。
孙文辉通过祖先的脚步、春天的祭祀、梅山神、湖南人的鬼神观四个部分,解读了他对从太阳神到梅山神的见解。
在第一章节“祖先的脚步”部分,孙文辉指出,距今7000年前的郴州桂阳千家坪遗址为新石器时代遗存。在古人使用的祭祀器物上,留下了大量的獠牙符号,并且在与大型猎物的交往中,千家坪人有着十分明显的獠牙情结,他们对獠牙有着畏惧、羡慕与崇拜的复杂情感,同时人们在劳动实践中,也产生了对獠牙的神性认识。此外,他还在高庙文化遗址中发现了在古人使用的陶器上留有獠牙符号。他认为,獠牙是千家坪、高庙人的图腾。同一图腾的族群遵守共同的行为规范,图腾也是民族识别的标志。
在第二章节“春天的祭祀”中,孙文辉指出,只有在农耕文明时代,才有大型的春天祭祀。他通过图例说明的形式,介绍了2010年出土于澧阳平原优周岗遗址的面具和牛头骨,以及椎牛仪式。他提到,远古时代,优周岗祭台的东边是湖泊,是太阳东升的地方,也是城头山人迎春东郊的地方。随后,他介绍了闹醒土地公公、唤起太阳、唤醒春天、传春鼓等祭祀活动。他认为,中国民间没有确切的太阳神,但它是春天祭祀的重要对象,天神地祗中,他们有着重要的地位。
在第三章节“梅山神”部分,孙文辉认为,上古梅山居民给泥塑木雕赋以神性,梅山神是神格的变迁。
在介绍梅山神像时,他指出,在早期的梅山文化中,由于地域的封闭与文化的相对落后,梅山地区还处于原始宗教阶段。盘王的祭祀只在一些聚居的氏族中进行,盘王的信仰和关于盘王的礼仪并不会如后来复杂和成熟;在广阔的梅山地区,信奉更多的是巫与神相结合的山神“梅山”,并随着文化的变迁梅山神也有着自己的演变。
在第四章节“湖南人的鬼神观”部分,孙文辉认为,从太阳神到梅山神,湖南民间的信仰习俗,并不如佛教、道教或西方宗教那样,创造出自己顶礼膜拜的主神;而是根据自身的功利的需要,创造出既求实,又务实的神祇。湖南人的鬼神观,既是经世致用的哲学基础,又是实事求是的文化根源。
整场讲座从考古最近成果出发,结合田野考察、历史文献等多重研究,带领观众深入走近了湖南獠文化、梅山文化,从而跟随湖南人祖先的脚步,探寻湖南文化的源与流。在最后的交流互动环节中,观众就相关学术问题与讲座嘉宾进行了深入探讨,为观众参观“亘古的祈愿——梅山文化圈雕塑与信仰”专题展做了专业详实的资料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