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4

  • 中文
  • EN
  • Français
  • 日本語
  • 한국어
  • 繁體中文

马王堆汉墓考古发掘50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 “汉代医学研究”学术分会纪要

湖南宾馆会议中心2楼大会议厅
2024-08-18 14:00 to 2024-08-19 18:00

8月17-20日,由湖南省人民政府主办,湖南省委宣传部、省文化和旅游厅、省文物局承办,湖南博物院、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国医史文献研究所为执行单位、启迪药业集团股份公司为支持单位的“马王堆汉墓考古发掘50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之“汉代医学研究”分会会议在长沙成功举办。

大会现场

马王堆汉墓是我国考古史上的一大瑰宝,从中出土的文物不仅为我们揭示了西汉时期的社会风貌、科技水平和文化艺术成就,更为我们提供了研究古代中国的重要实物资料。开场的马王堆医学研究成果发布会所展示的成果仿佛将我们带回了汉代的医学世界。那些古老的医书、独特的疗法,无不彰显着先人的智慧。研究人员的深入探索和不懈努力令人钦佩,他们让沉睡千年的医学宝藏重焕生机。这不仅是对历史的尊重与传承,更是为现代医学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的借鉴。

本次“汉代医学研究”学术分会主席为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院长葛金文教授。此次分会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众多知名学者,收到参会回执150余份,实际参会总人数234人,其中线上参会1人,收到论文摘要或全文共有89篇。国外参会代表自美国、英国、日本、尼泊尔、新加坡等15家高校、医院、科研院所、文博机构。国内参会代表来自北京、辽宁、河北、陕西、上海、江苏、安徽、四川、广东、广西、湖南、香港等地的40余所高校、医院、科研院所、文博机构。

会议发言共分为6场,分别由湖南医药学院院长何清湖教授、中国中医科学院彭华胜教授,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国医史文献研究所副所长甄艳研究员、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蔡铁如教授,西北大学赵从苍教授、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国医史文献研究所宋歌研究员,新加坡中医中药联合会曹光裕教授、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彭艳梅副所长,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罗健研究员、尼泊尔政府卫生部传统医院普龙院长,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中医药文献信息研究所所长张尚华研究员、湖南省衡阳市中医院院长王诚喜教授担任学术主持。


何清湖担任主持

彭华胜担任主持


 
曹光裕、彭艳梅担任主持

甄艳、蔡铁如担任主持

 
罗健、普龙担任主持

赵从苍、宋歌担任主持


 
张尚华担任主持

王诚喜担任主持

本分会场专家围绕着马王堆古尸保护与研究、马王堆出土医学文献的交流和传播、解读与研究、理论与实践探讨等多个研究方向进行研讨。为共享学术成果,特辑录专家发言要点如下:

中南大学罗学港教授的报告“马王堆古尸发现、研究与保护”以其详实的数据和深入的分析,引领我们回顾了马王堆古尸的发现、研究与保护历程。报告不仅从医学角度剖析了古尸的病理特征及出土后30年的保存状况,还分享了团队在保护古尸方面所采取的多种措施及其成效,为我们展示了现代科技在文物保护中的强大力量。

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孙光荣国医大师的致辞“站稳第一方阵  培育中华文明根脉  擦亮医海明珠 赓续中医药学基因 ——在‘马王堆汉墓考古发掘50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上的致辞”,通过深入解析医书的学术、历史及医疗价值,为我们揭示了马王堆医书在中医理论、病谱、方法及药物等方面的本源价值,并呼吁大家共同努力,让这份宝贵遗产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人民卫生出版社总编辑杜贤编审的报告“传承中华民族古代文明,发展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则聚焦于传承中华民族古代文明,创新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精心打造中医药经典力作的必要性。他提出,通过精心挖掘和整理马王堆汉墓的医书资源,我们可以为现代中医药学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推动中医药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葛金文教授关于“马王堆医书尚阳观对‘气阳濡动’学说形成的影响”的报告,从理论层面探讨了马王堆医书对中医理论的贡献。他通过对马王堆医书中尚阳观的深入剖析,创新性地提出了“气阳濡动”学说,揭示了中医理论与实践的深厚底蕴。

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袁长津教授以“《伤寒论》是中医辨治疫病的奠基之作及其临床运用”为题,结合《伤寒论》与马王堆医学成果,为我们展示了中医辨治疫病的独特魅力。他的报告不仅加深了我们对中医诊疗模式的理解,也让我们看到了中医在应对现代疾病中的巨大潜力。

启迪药业集团蔡军以“‘马王堆里的精气神’:马王堆医学成果转化第1例——古汉养生精”为题,分析了马王堆医学成果在现代医药产业中的成功应用。他介绍了启迪药业如何将马王堆医学成果转化为实际产品,并获得了多项国家发明专利,为中医药产业的创新发展树立了典范。

日本东亚医学协会小曾户洋教授以“马王堆医帛在日本的反响”为题,分享了分享了自己对马王堆医帛研究的回忆,从幼年时期在父亲的影响下学习中医,到担任《马王堆文献丛书 五十二病方》释文研究的过程。

日本岩手大学广濑薰雄教授以“马王堆汉墓帛书《阴阳十一脉灸经》厥阴脉的循行与相关问题析论”为题,对《阴阳十一脉灸经》厥阴脉的“大渍旁”、“夹资旁”以及张家山《脉书》对应的“夹(fu)旁” 为出发点进行讨论,同意“渍/资”读为“脐”的意见,指出《灵枢·经脉》肝足厥阴脉循行的前半部分与《阴阳十一脉灸经》等的厥阴脉基本一致。然后把《阴阳十一脉灸经》厥阴脉的记载与天回老官山出土经脉人进行对照,指出了“红肆”线条对应足厥阴脉,“红陆”对应足太阴脉。最后将张家山《脉书》的“”字与天回医简《脉书下经》的“夹佩”联系起来,对其内涵进行考释,认为其与战国秦汉时期的佩玉方法相关。

中国中医科学院顾漫主任以“早期导引术与行气法的关系探析——基于马王堆帛书《导引图》《去谷食气》与张家山竹简《引书》《彻谷食气》的比较研究”为题,将马王堆帛书《导引图》《去谷食气》与张家山竹简《引书》《彻谷食气》等导引行气专书进行深入对比,分享了导引的肢体运动与呼吸行气、服食纳气,以及导引行气专书之间紧密关联的证据,认为今所见之出土导引文献有借鉴融合的趋势。

日本内经医学会林孝信主编以“《素问》骨空论篇和马王堆十一脉经的‘巨阳’”为题,首先总结了“巨”与“泰”字的深刻内涵,并广泛搜集资料,发现《素问》骨空论篇“巨阳”和“太阳”混合,是因为后来添加了注释文,注释文作为条文记载下来所导致的。

北京师范大学李锐教授以“从天回医简重论马王堆帛书十一脉等的成书问题”为题,梳理学界如李鼎、周一谋等学者对马王堆《十一脉灸经》的成书时间先后问题,其后对《足臂十一脉灸经》《阴阳十一脉灸经》进行比较,联系出土的天回医简,认为应该抛弃两者之间是线性的演进观念和一元众流的研究视角,而将彼此看作家族相似的“族本”。

日本吉备国际大学孙基然教授以“马王堆、天回出土医书所见‘缺盆’及相关诸问题”为题进行线上发言,探讨了出土医学文献中的“缺盆”相关问题,其后根据相关传世和出土文献进行研究考证,最后指出天回出土医书与马王堆出土医书所言人体部位名称“缺盆”之所在并不相同,认为其属“同名异位”。

美国芝加哥大学夏德安教授以“用《齐民要术》烹饪方剂读马王堆一号汉墓遣册食部分和虎溪山一号汉墓的《食方》”为题,指出《食方》烹饪方剂和马王堆一号汉墓遣册食部分有一定关系。夏德安教授通过《齐民要术》所载的饮食方解读残碎的《食方》简,尝试恢复公元前二世纪楚地区的饮食文化及美食。

英国伦敦大学学院罗维前教授的报告“来自烹饪实践的见解”,从《齐民要术》所载“蒸熊法”一方出发,向在场专家介绍了自己通过考证虎溪山一号汉墓《食方》中“鬻豚一”以及《齐民要术》“白瀹豚法”,结合欧洲的实际情况选择代替食材,尝试以中国古籍的记载烹饪乳猪的实践过程。罗维前教授指出,通过将出土文献与《齐民要术》中记载的食谱进行对比,可以窥见汉代饮食文化的发展,尝试还原楚文化饮食。

上海中医药大学张如青教授以“从简帛医方的辨证施药谈古代经方的临床辨证思维”为题,指出战国秦汉之际的简帛医方已经有一些组方配伍较为成熟的复方,其中有些复方运用了具有古代早期医学临床思维的“辨证施药”法。进一步表示简帛医方中的“辨证用药”法,充分反映了我国古代早期医家已经具备了的初步的临床辨证思维方法与辨证用药经验。

南京中医药大学沈澍农教授的报告“从‘方’‘药’的初义与演变——以医药简帛为中心”,深刻剖析了“方”与“药”的概念,追溯了它们的本源。他表示“方”“药”是中医学两个重要的基础概念,但多年来,中医界对这两个概念的认知却存在一定的偏差。从马王堆、天回汉简乃至早期存世文献看,中医术语“方”之名,得义于“方法”;中医术语之“药”,其初义实际指制成的药品,后来才指草药、石药、动物药等制药的药源。

安徽中医药大学张雷教授以“马王堆汉墓帛书《五十二病方》校释举隅”为题,为在场专家学者详细介绍了5个《五十二病方》校释案例。其一为《五十二病方》中的“漰与薛”,当改释为“粟薛”,读为“湔,粟糵”;其二,“弱(溺)□沦”中的“沦”,当读为本字,缺字补“赤”,补充了“鹊巢下蒿”佐证文献;其三,癃病方“华”,张雷教授认为当指芦苇的笋,指出《本草纲目·草部》第十五卷“芦”条“笋”记载其“利小便”,可谓对症;其四,“有可为领伤”中“领”,当读为“脖子”,“领伤”当指牛脖子受伤;其五,“□□死人胻骨”,缺字可据残存笔画和文义补为“发取”。

复旦大学周波研究员以“马王堆帛书《去谷食气》补缀、重缀与释读”为题,他认为马王堆帛书《去谷食气》原整理本及《集成》由上下两处大帛片遥缀而成,但这一意见是有问题的。他找到了《集成》图版所缺的“六始銧(匡),日□”这块残片,利用此篇体现的四时、五色、六气、十二辰相配伍原理对帛书《去谷食气》全篇进行了重新缀合,重释、补释了部分文字。在此基础上还就《去谷食气》及张家山汉简336号墓竹简《彻谷食气》两种出土医书文字的异同,出土及传世文献中“六气”之名及其时段等问题进行了讨论。

广西中医药大学周祖亮教授以“试论简帛医学验方的标记形式及方药流传”为题,介绍了简帛医药文献中验方的常用词,统计了其频次,认为带有“令、良”“已验”等词汇的多为临床验方。他认为简帛医学文献内部与传世方面均有流传或相互影响,并提出应该重视秦汉验方,这些方子没有分科论治,可能反应了官方向民间的流传,对临床相当有用。

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周德生教授以“马王堆医学的理论构架和总体特征”为题,他认为《五十二病方》是基于“病类或病种-症状群或症状-复方或单药方”临床模式,具备了理法方药体系的基本框架,其方剂与病类及病症相对应的思维特征,表现为三个方面:集体表象、互渗律和原逻辑为特征的原逻辑思维应用;直观思维和表象思维为特征的初级逻辑思维应用;原始认知和实证使用的经验型逻辑思维应用。由此构建了初始的临床医学体系,医巫分道扬镳。这种方症对应的思维特征,直接引发创新性的逻辑思维,为辨病辨证论治的临床思维之缘起。

台湾彰化师范大学陈文豪教授以“简帛医学文献与汉代医政管窥”为题,提出在没有医保的时代政府如何落实医疗政策以及出土文献的内容能否反应在百姓身上两个问题。并从出土医学文献,出土地点分析,身份与医疗文献的关系。他指出,汉代重视人口增长并以此考察官员,我们要注意到表面材料背后的事实,即关心官、民之间生活的差异。

中国中医科学院周琦副研究员以“天回髹漆经脉人像疑似奇经循行考”为题,结合西汉早期的两具经脉人像,将相关出土医学文献与传世医学文献进行对比,讲述了天回髹漆经脉人像上有类于传世医经奇经八脉中的督脉、任脉、冲脉、带脉循行痕迹。

上海中医药大学袁开惠副教授以“谈谈《五十二病方》中的‘彘鱼’与珍馐‘鱁鮧’”为题,对读《五十二病方》“一、令金伤毋痛方”与《天回医简》“治金伤方”,纠正《五十二病方》各注“彘鱼,疑即鮧鱼(鲇鱼)”的说法,指出“彘鱼”当即豚(鱁)鱼,指江豚或海豚;而《天回医简》“鲬”或为“鯆”之讹,“鯆鱼”也是豚(鱁)鱼。两种医简之间的比较对读,找出早出医简注释的问题,揭示错因,也发现新出医简中的错讹字形。

南通大学赵争教授以“叠压与拼合:从简帛古脉书看早期医学文本的形成”为题,认为《足臂十一脉灸经》包括原始文本,注释文本以及今本三个层次,尤其“今本”部分包括了分属各脉的内容。总结了“叠压”“拼合”概念早有学者提出,认为是早期文本生成的方式,我们需仔细分析其文本,才能得出其真实关系。

中国中医科学院刘阳副研究员以“出土《脉书》类文献编纂体例讨论及医学理念蠡测”为题,介绍了《脉书》类文献的成编情况,对比了经脉系统的差异,其版本多有不同,证明其并非线性发展,更接近平行发展。并提出蠡测:《脉书》是扁仓体系的疾病分类系统;疾病的宏观分类,是以经络为核心的“表里”划分;《脉书》的言脉内容是为了架构经络的疾病系统,不言脉者是为了架构毒药治疗的疾病系统。

日本内经医学会左合昌美就“淳于意生平概述”一题,考察了淳于意的年龄、师承经历等问题。随后讨论了淳于意被起诉的原因、被赦免的理由、问对时间等问题,指出淳于意可能因为未治疗齐文王之病而被问罪,而齐文王的死亡有利于文帝的统治,因此以缇萦上书为由,树立明君的形象,赦免了淳于意。而问对时间晚于起诉时间,是因为朝廷确认淳于意的医术用了较长的时间。最后讨论了马王堆医书与淳于意所受的黄帝扁鹊之脉书的关系,黄帝扁鹊脉书是被经典化的著作,并指出当时的医术似乎以东方为主。

上海中医药大学于业礼副研究员以“北大秦简《病方》药物名称考释两则”为题,讨论从文字学和医学角度对北大秦简《病方》中的两种药物“”和“榆胕白者(或榆柎白者)”进行了考察和释读。并通过对残笔的识别,揭示了未释的一字为“根”。最后,文中还指出《养生方》中的“柳付”应读作“柳肤”,即指柳树的树皮。

中国中医科学院罗琼副研究员以“秦汉出土医学文献中药物‘桼’‘節’考释”为题,对“桼”“節”这两种在长沙马王堆《养生方》和天回医简《治六十病和齐汤法》药物的名实进行了考证。通过考证“桼”的字形、药物“桼”的特性、出土文献中土秦汉医学文献“桼”与传世医学文献"干漆"的功效,可以明确“桼”即为后世“干漆”。出土医学文献为“節”类药物的考证提供了新材料,其中“節”与“桼”在在临床经常联合使用,且两字可通,表明它们形态特征和功效相似。

中国中医科学院周鸿飞副主任医师以“《五十二病方》痈疽辨治分析”探讨了秦汉时期医家对痈疽的认识和辨证论治。指出先秦医家通过长期积累的诊疗经验,形成了对痈疽的系统性理论认知,痈疽在秦汉医家的认识中存在明确的区分。他认为《五十二病方》所载方剂是先秦医家经过长期实践得来的效验方,《五十二病方》痈疽辨治已有阴阳区别。

北京中医药大学杨明明副教授以“马王堆医书词义辨正两则”为一题,考证了马王堆医书“牧牧”“密墨”两词的释义。认为马王堆汉墓帛书《足臂十一脉灸经》中关于“足少阴脉”病症的描述使用了“牧牧”一词应为“默默”,当为昏昧烦乱之义。考证了马王堆汉墓出土竹简《十问·文挚》中的“密墨”一词,当与“默默”义同,为昏昧烦乱。最后指出两词都有昏昧烦乱义,二者可能有同源关系,由视线之昏暗,引伸为神志昏昧、昏乱。

中国中医科学院闫敏敏博士后以“人体胚胎发育与‘五味’关系的早期源流”为题,讨论了人体胚胎发育与“五味”关系在先秦秦汉时期的源流。并指出中医的实践与中华传统思想存在密不可分的关系,应当充分利用出土文献提供的新材料挖掘中医更早期的思想性内涵,以进一步指导中医理论在当代的传承与创新。

马栏山新侨创新创业服务中心刘靖主任以“马王堆导引术在欧洲的创新传播”为题,探讨了马王堆导引术在欧洲的传播创新项目的实践情况。他提到该项目从2021年起,在法国、德国等多个国家进行了线上线下推广,多年来传播取得了丰富的成果,在推广过程中,积极融合各国的传统习惯,得到了良好的反馈。期望马王堆导引术能在欧洲地区得到广泛认知,成为一种养生方式。

日本内经学会西冈敏子针灸师以“对《易经》卦象和数圈的思考”为题,分析了马王堆帛书《易》中的卦象顺序与通行本《周易》的区别,并认为它保留了西汉武帝儒教成为国教之前的面貌。并结合了宋代出现的伏羲六十四卦,以及清初莱布尼茨的二进位制的关系,从八卦及其数字的排列顺序中可以推导出来DNA Miyanzi表。

日本医史学会猪饲祥夫支部长以“天回医简的犮法”为题,对石法治脉,犮法治输进行了阐述。认为犮法不是艾灸治疗,而是金属针的治疗。并且提到犮法的治疗方法仅限于选定的穴位。

辽宁中医药大学朱鹏举副教授以“《素问·生气通天论》‘九州九窍’俞樾校记读札”为题,借鉴传世文献与出土文献相结合的“二重证据法”,从《素问·生气通天论》“九州九窍”俞樾校记出发,围绕古注中“州,窍也”这一训释展开讨论,反驳了“九州”“九窍”义同之说,分析了肛门又称为“州”的因由。

成都博物馆杜康主任以“秦汉之际的马病学——以天回医简《疗马书》为中心的考察”为题,指出《疗马书》编写具有比较严明的体例,分别阐述马病证候分类、每类证候之症状表现、每类证候之病因病机和每类证候之治疗方法。接着介绍了书中所用的药物,并总结了《疗马书》的内容特色,认为书中记载注重病马的将治护理,夹杂有迷信的内容,总体而言比人类治病内容水平低。

中国中医科学院李家晗博士以“《五十二病方》外科学术源流探究”为题,提到《五十二病方》命名的争议,介绍了李经纬先生将其命名为《金创疭瘛方》的观点,并对手术与外科区别的进行了探讨。主体报告部分对《五十二病方》中外科相关的条文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讨论和汇报。

北京体育大学张楠讲师以“张家山汉简《载氏》篇所见‘食气’功法考”为题,对《载氏》进行了考证,认为“从学脉角度看,《载氏》可能单独成篇,推测《载氏》或与古载(戴)国有关”。提到了“谈卧”与“倓卧”以及“楪”“硾”等文字问题;接着对《载氏》篇所见“食气”步骤进行考证,准备阶段包括信道,节食,去毛,择境;接着是去恶,正姿,属意,吸纳,运气;最后讲座对这些内容反映的黄老思想进行了总结。

西北大学杨斌以“两汉时期养生思想的考古学观察”为题,围绕两汉时期养生思想进行了考古学观察。介绍了两汉时期出土的文物反映出的药物养生、针灸养生、导引养生、舞蹈养生等形式,并结合文献对养生思想的历史时期进行了考察。

每场发言结束,在提问环节和休息的间隙,大家都畅所欲言,向更深地领域钻研探讨,会场气氛热烈。


代表发言结束,由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葛金文教授做学术总结,葛教授认为此次会议汉代医学研究分会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为马王堆医学研究注入了新的活力。学者们的精彩报告和深入研讨,不仅深化了我们对汉代医学的认识,也为未来的马王堆医学研究指明了方向。相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马王堆汉墓所蕴含的医学宝藏将为人类健康事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