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
- EN
- Français
- 日本語
- 한국어
- 繁體中文
国际博协呼吁推进展览制作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环保责任;可持续发展;集体行动;社群参与 英国益普索莫里(Ipsos MORI)民调机构2021年的一项调查显示,博物馆的研究员颇受公众信任,甚至超过了警察、法官和神职人员,可见在帮助公众认知自身能动性和影响力方面,博物馆具有独特优势。当下,气候危机愈演愈烈,全球性焦虑与日俱增,公众迫切需要博物馆主动承担起教育使命。那么,我们理应积极作为,可为何此刻仍显踌躇?或许是因为我们害怕“犯错”——单从环保视角审视,我们的内部管理若想达到理想状态依旧任重道远。《2023绿色行动基准报告》(2023 Act Green Benchmark report)指出,91%的参观者期望博物馆能够妥善处理展览材料,确保活动结束后这些材料能再次得到利用,而实际上我们往往将其当做废弃物处理,装上了一辆又一辆垃圾清运车,多么令人汗颜。又或许,作为历史学家、研究员、人类学家、科学家及科研人员,我们大多注重细节、追求完美,深恐改革过程中的阶段性不足会使自己的尝试被解读为虚伪作秀,这种恐惧让我们裹足不前。 但只要我们群策群力,未来或许能有另一番场景。破局之道就在于:如何将零散的个人行动转化为集体行动?如果能实现高效工具、优秀案例与优质资源的共享,我们不仅能加速认知迭代,还能重新定义何为最佳实践。以伦敦设计博物馆(Design Museum)为例,自2020年以来,我们始终追求在策划展览时推陈出新,始终倡导通过设计助力绿色转型。如果贵馆正着力建设环境适应性强的博物馆,那么无论正处于哪一阶段,以下九项变革举措都将助您取得进步。 01行动一:用好项目资源 一场大型展览或项目能够促进博物馆各部门之间的沟通协作——2021年,伦敦设计博物馆举办临时展览“废弃与设计”(Waste Age: What Can Design Do? )成为该博物馆转型过程中的一次重要契机。策展团队通过叙事手法生动地探讨了设计在“开采—制造—废弃”这一经济模式中扮演何种角色,与此同时,展陈设计团队开始尝试使用新型环保材料制作展具;公共教育团队通过与地方政府合作,成功开展了家庭工作坊活动、设计出企业减碳培训课程;文创团队制定了可持续选品标准;活动策划团队则着手降低各类活动的环境影响。这些举措不仅得以持续推行,还催生了新的工作模式。如今,馆内将这种连锁反应称为“废弃时代效应”。 图1:“废弃与设计”展览,2021年9月至2022年2月于伦敦设计博物馆展出。 02行动二:用好数据资源 2021年,我们开发了一套碳排放计算工具,用来分析策展各个环节的碳排放影响。通过这套系统,我们摸清了哪些环节是真正的“碳排放大户”。数据使得决策的环境影响变得一目了然,不仅让策展团队在前期规划时有了科学依据,甚至在和供应商谈判时,我们也能用实实在在的数字说服对方改用环保方案。 2024年10月,我们停用原有工具,转而携手展馆气候联盟(Gallery Climate Coalition),共同推广其新开发的免费版碳排放计算器。这款专为博物馆和美术馆设计的工具操作简便,可生成可视化数据图表,既能清晰呈现测算结果,又能精准定位高碳排放环节。 图2:展馆气候联盟于2024年秋季推出的免费碳计算器截图。 03行动三:培训员工技能 在帮助员工认知自身岗位的环保能动性方面,针对具体工具开展的专项培训与博物馆碳素养教育等更广泛的项目都至关重要。尽管多数文博机构尚未设立专职的可持续发展专员,但2024年,“每个岗位都是气候行动岗”已是不争的事实。管理层必须营造出这样的文化——赋能“绿色团队”,嘉奖环保实践,并将可持续理念融入岗位发展规划,使地球生态与子孙后代成为机构工作的关键利益方。 04行动四:目标清晰远大 合作目标要敢想敢定。从设计方案到招标流程,再到合作方筛选,每个环节都要把环保责任作为硬标准。不管是和艺术家对接、和设计师沟通,还是和施工队、物流公司合作,必须紧盯这三个问题:物料能不能重复利用?能耗还能不能降低?废弃物怎么处理更环保?作为甲方,我们的态度越坚决,合作方研发绿色方案的积极性就越高。如果需要具体问题清单,伦敦设计博物馆的《当代展览设计指南》( Exhibition Design for our Time)里就有现成的合作方评估模板。 图3:2023年5月至9月,伦敦设计博物馆举办的“离经叛道的纱丽”(The Offbeat Sari)展览中,使用了蜂窝纸板墙和从垃圾填埋场回收翻新的模特。 05行动五:了解未知领域 好点子也有行不通的时候,这时候就得找专业人士或同行支招。比如,如果打算对旧材料进行再利用,千万别等到施工才找建筑专家——设计方案阶段就得和专家们协同作业,这样才能确保方案的可行性。 06行动六:用好现有工具 行业里早有一堆现成工具能帮你做决策——比如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国际文化遗产保护与修复研究中心(ICCROM)的可持续发展工具包,还有更具区域针对性的工具,比如伦敦设计博物馆、艺术基金会(Art Fund)与展览联盟(The Exhibitions Group)联合开发的“重新思考巡回展览”工具。与其自己从零开始折腾,不如先看看同行们做到哪一步了——把有限的精力用在查漏补缺上,这才是聪明做法。 07行动七:寻找可靠盟友 要是你觉得说服整个部门或机构的人太吃力,别慌,根本不用搞定所有人。研究证实,只要一个群体里有25%的人齐心行动,就能引发集体转向——这就是发生改变的临界点。先从力所能及的地方着手,或许你会发现已有志同道合的同事在行动,那么你们彼此可以互为助力。不妨加入展馆气候联盟这类专业组织,成为变革浪潮中的一员。 图4:“明日衣橱”(Tomorrow’s Wardrobe)展览,2024年9月至2025年8月于伦敦设计博物馆展出。 08行动八:制定详细计划 明确前行方向,定期复盘进展,这一点看似简单却极为关键。 09行动九:保持冷静沉着 我们已清醒意识到,要在2030年前实现全球气候目标(温室气体排放至少减少50%),时间所剩无几。形势紧迫,全社会亟需采取更大规模的行动,但转型绝非朝夕之功。唯有保持战略定力、构建互助网络,在学习过程中实现自我调适,方能在长征中行稳致远。 拓展阅读 《2021益普索莫里可信度指数》 《2023绿色行动基准报告》 为配合在格拉斯哥举行的第26届《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缔约方会议,“废弃与设计”展览于2021年10月至2022年2月在伦敦展出,之后前往香港、巴黎和伯明翰巡展。 展馆气候联盟(GCC)是一个致力于帮助视觉艺术领域减少环境影响的非营利组织,其目标是到2030年将艺术界的二氧化碳当量(CO₂e)排放量至少降低50%。为此,GCC提供了丰富的资源、专业的指导和实用的工具,助力行业实现变革。 碳素养项目(The Carbon Literacy Project)为文化机构提供全天候气候培训课程工具包,助力其减少碳足迹,并引导公众参与减排行动。 伦敦设计博物馆于2023年首次发布《当代展览设计指南》,2024年在“文化互联”(Culture Connect)项目支持下完成联合国六种官方语言译本。阿拉伯语版本的地区案例研究及翻译工作由迪拜艺术贾米尔基金会(Art Jameel)与URGE协作团体共同完成。该馆另与英国艺术基金会及国际展览联盟合作推出《展览巡演创新工具包》(2024年发布)。 可持续发展目标(SDGs)是联合国于2015年制定的17个全球目标,属于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的一部分。 国际文物保护研究中心(ICCROM)是致力于服务各成员国的政府间组织,旨在推动全球各地区各类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该组织于2022年推出OCM数字工具包,为收藏机构参与可持续发展提供专业技术支持。 研究表明,仅需改变群体中四分之一的人即可改变社会规范。 推荐阅读:《博物馆与气候危机》(Museums and the Climate Crisis),由尼克・梅里曼(Nick Merriman)编辑,劳特·里奇出版社2023年出版。
展览设计:Material Cultures。平面设计:SPIN。摄影:费利克斯·斯佩勒(Felix Speller)。
展览设计:Studio Mutt。平面设计:斯图西·拉梅什(Sthuthi Ramesh)。摄影:安迪·斯塔格(Andy Stagg)。
展览设计:Edit Collective。摄影:亚伦・帕森斯(Aaron Pars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