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4

  • 中文
  • EN
  • Français
  • 日本語
  • 한국어
  • 繁體中文

当舞蹈、博物馆藏品与帕金森病相遇,会发生什么?

news_publish_date: 
2025-09-23 14:56
news_author: 
湖南博物院/编译
Body: 

图源:MuseumNext网站

博物馆从业者都知道,藏品可以成为建立联系、激发创造力,甚至促进疗愈的媒介。但如果这些藏品激发出令人意外的结果,比如舞蹈,会发生什么呢?对此,剑桥大学博物馆联盟(University of Cambridge Museums)决定一探究竟。

该联盟的“相遇”(Encounters)项目重新审视了博物馆体验。观众不再只是伫立沉思,而是坐着、摇摆,甚至即兴舞蹈。此外,参与者也并非常规观众,而是帕金森病患者。这一疾病会影响身体动作,常常使患者难以进入文化空间。那么,“相遇”项目为何聚焦帕金森病?目前,这个项目又带来了怎样的改变?

剑桥大学博物馆联盟成员鲁思·克拉克(Ruth Clarke)与剑桥常驻舞蹈艺术家、舞蹈教师兼创意从业者菲莉帕·佩雷拉-斯塔布斯(Filipa Pereira-Stubbs)在“博物馆、健康与福祉峰会”(Museums, Health & Well-Being Summit)上介绍了这一项目。

重新定义“无障碍”

剑桥大学博物馆联盟旗下共有八家博物馆和一座植物园,包容理念是该联盟成员共同秉持的承诺。多年来,联盟一直在探索参观者对藏品的“具身反应”(译者注:“具身反应”指生理体验与心理状态之间存在强烈联系,即身体活动或生理感受会直接影响心理状态,反之亦然),最初通过“舞动博物馆”(Dance in the Museum)项目进行尝试。而“相遇”项目则更进一步,为帕金森病患者量身打造参与体验——这种疾病是全球增长速度最快的神经系统疾病。

这个理念看似简单却意义深远:将博物馆藏品作为舞动的灵感。但项目的实施却远非易事。每期六周的课程都在枢纽艺术中心(Junction Arts Centre)举行。选择该场作为课程场地,是因其具备良好的无障碍设施,并铺有专业舞室也不常配备的弹簧舞蹈地板。博物馆工作人员会将藏品带到课程现场,讲述其背后的故事,并与舞蹈艺术家合作,将这些故事转化为舞蹈动作。该课程不仅锻炼了帕金森患者的身体,而且激发了他们的创造力,并促成了参与者间的联系。

为何聚焦帕金森病?

帕金森病带来诸多独特挑战,如身体发抖、动作僵化及行动起步困难等,这些症状既会限制身体运动,也导致患者在社交方面感到孤立。尽管剑桥(Cambridge)是一个文化资源丰富的城市,但面向该人群的服务却非常有限。剑桥大学博物馆联盟察觉到了填补这一空白的机会,决定利用自身专长,与伙伴单位合作,不仅旨在守护患者的身体健康,还要保障患者的情绪健康。

举个例子:赛奇维克博物馆(Sedgwick Museum)曾在一次课程中带来了一块菊石化石。这块化石与帕金森病的命名者詹姆斯·帕金森(James Parkinson)之间存在历史关联,引发了课堂上故事讲述与肢体演绎活动。参与者模仿化石触角般的螺旋动作,让原本静止的藏品变成了充满活力的共同体验。

超越“动作”本身

“相遇”项目的目标并不是实现完美协调或达成健身指标,而是在于了解参与者在身体、情感和创造力方面的实际状态。舞蹈艺术家菲莉帕引导参与者探索“身体还能做什么”,而不是“做不到什么”。每次课程结束后,参与者和博物馆工作人员还会进行交流讨论,形成双向的学习经验。

项目成果如何?参与者用“充满活力”“改变人生”等词汇来形容课程体验。对许多参与者而言,这是多年后首次重新感受到对身体的掌控,或是在肢体中体验到真正的喜悦。这不仅是治疗,更是群体、创造力与好奇心的交汇。

给博物馆从业者的启示

“相遇”项目为博物馆从业者提供了宝贵经验。首先,展馆无障碍并不总是意味着改造建筑或开发数字替代方案,有时在于重新构想整个参观体验。剑桥大学博物馆联盟通过将藏品带入一个无障碍的场所,打破了即便最具包容性的博物馆也难以逾越的障碍。

其次,合作至关重要。这个项目的诞生离不开博物馆员工、舞蹈艺术家菲莉帕、枢纽艺术中心和英国帕金森病协会(Parkinson’s UK)之间的紧密协作。这提醒我们,博物馆完全可以,并且也应当走出自身边界,创造更广泛的社会影响。

最后,该项目凸显了博物馆藏品尚未挖掘出的潜力。当帕金森病患者与化石或乐器互动时,他们不仅是在接触历史,更是在通过动作重塑自我故事。而这,不正是博物馆真正的意义所在吗?

未来有何计划?

在两个试点项目取得成功后,不少人开始排队参加“相遇”项目,可见人们对这类项目的强烈需求。剑桥大学博物馆联盟计划扩展该项目,继续与枢纽艺术中心合作,并探索博物馆如何进一步支持服务帕金森病患者群体。

对博物馆从业者而言,“相遇”项目发出了行动的号召。它促使我们跳出传统策展模式,思考如何真正“走近”人群——也许通过舞蹈、讲故事,或者其他我们从未预想的方式。

所以,当舞蹈、博物馆藏品与帕金森病相遇时,会发生什么?收获的不仅是舞步,更是转变。

(吴子毅 译自MuseumNext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