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4

  • 中文
  • EN
  • Français
  • 日本語
  • 한국어
  • 繁體中文

一线之声:一位新兴博物馆专业人士的建议分享

news_publish_date: 
2025-10-11 09:24
news_author: 
湖南博物院/编译
Body: 

作者(后排右四)在2025年美国博物馆协会(American Alliance of Museum)年会上荣获“南希·汉克斯新星奖”(Nancy Hanks Award for Rising Stars),是四位获奖的新兴专业人士之一。

一路走来,我并非一直认为自己会在博物馆工作。

我人生的大部分时间都沉浸在考古学和古代世界中,专注于挖掘、研究与物质文化。那时的我认为,博物馆是参观的地方,而非可以深耕的职业领域。我对博物馆的了解仅限于关于文物来源丑闻和文物遣返纠纷的新闻头条。直到我真正踏入这个领域前,我从未想过博物馆与我有任何关联。

在研究生阶段,我放弃了埃及学研究后,一切都发生了转变。我意识到,我不仅仅想研究历史,我还希望帮助打造他人体验历史的方式。在我看来,比充斥着复杂术语的学术论文更具影响力的是展览和公共项目。

放弃毕生的梦想并不容易。但我知道,单凭热情无法实现我想要的未来。于是,我重新规划了自己的道路。

这一重大转变将我带入了博物馆领域。我已经入行近五年了,经历过行业的不确定性、领导力不足的困境,也目睹了这一领域对新兴博物馆专业人士(EMP)往往缺乏支持的现状。但我选择留下,因为我依然相信这份工作的意义。像许多新兴博物馆专业人士一样,我一直在思考,热爱一个未必会给予同等回馈的领域,这意味着什么。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发现自己沉浸于馆内外的倡导工作中,因为我们不能一边声称要放大边缘化群体的声音,一边却强迫那些为其发声的人缄默不语。

因此,我不仅选择在这篇文章中分享我的故事,还要为职业道路上遇到的其他新兴博物馆专业人士发声。

其中一位同事是亨茨维尔艺术博物馆(Huntsville Museum of Art)的藏品登录员钱德勒·泰特(Chandler Tait),她这样描述自己坚持在这个领域的原因:“我常常回想起职业生涯早期的一个时刻。当时我有机会为一位我非常敬仰的早期现代主义女性艺术家的作品重新装裱。我知道,这个作品经过众人之手。不论是艺术家自身,还是赞助人、登录员,所有人都在努力保护它,确保世代留存。保护文物以供后人欣赏始终具有重要价值……能够参与一件艺术品生命历程,给我带来了极大的满足感。”

她的话有力地提醒我们,即便面对不确定性,我们的工作依然充满意义与传承价值。在热情与沮丧之间找到平衡,帮助我站稳了脚跟。在职场中生存下来并大展宏图,意味着要了解自身边界,敢于发声,也需要记住有时候选择离开也是可取的。

以下建议虽不是通向成功的指路明灯,却是我在博物馆职业生涯发展中学到的一些经验。

1. 职业路径无需一成不变

我曾以为自己的人生轨迹早已明确,但不知不觉间,我从中古埃及象形文字研究员转变为了博物馆的一个主任,承担行政管理工作。

博物馆工作乃至整个职场中最大的一个误解是成功的道路只有一条,即首先获得学位,接着从事入门级工作,然后步步高升。可事实是我们大多数人兜兜转转才从事了今天的岗位。这并非劣势,而是优势——这往往与行业本身的特性有关,而非新兴博物馆专业人士自身的问题。正式教育的价值正在演变,大学课程正从“书本知识”转向实践经验,雇主们也表明他们更倾向于后者。历代职场人的指路明灯已不再能通向相同的目的地。

即便你的职业发展兜兜转转,拥有一个大致的方向仍然有益。问问自己,什么样的工作能点燃你的热情?是教育?藏品管理?还是行政工作?不必规划好一切,但明确自己的兴趣和价值观能帮助你更有目的地选择努力方向。

此外,这可帮助你更从容地向未来的雇主或导师解释自己的选择,当简历呈现出你的职业发展路径并不传统时,更是如此。清晰并不意味着僵化,只是表明你掌控着船舵,无论途中遭遇怎样的挑战,也能稳妥前行。

2. 热情是火花,而非策略

坦率地说,我们进入博物馆行业并不是图清闲。我们大多来到这里出于某种深刻个人动机,比如好奇心、对文化和历史的连接、对正义的追求或是对遗产的守护。这种热情十分强大,是我们坚持的动力源泉,是我们熬夜工作、接受无偿工作机会并努力推动行业进步的理由。

在结识了行业内其他新兴博物馆专业人士后,我了解到,尽管从事这一行面临着许多艰难的现实,但许多人依然从工作中获得了巨大快乐。田纳西州孟菲斯市楚卡利萨C·H·纳什博物馆(C.H. Nash Museum)的外展服务与教育协调员麦肯齐·加德纳(Mackenzie Gardner)回忆道,当她意识到自己正处在理想岗位时,内心豁然开朗的那一刻:“几年前我在公共图书馆工作时,开始意识到有多少人无法获取信息,更不用说接受高等教育。学习机会必须惠及公众,我知道我需要在基层提供帮助,而不是待在教室里。在从学术界转向博物馆工作后,我终于感到自己找到了归属,在工作中收获了满足。”

博物馆工作不仅是一份职业,更是一项服务社会、提供教育、拓展公共文化机会的事业。但仅靠一腔热血无法支付生活开支,也无法守护内心的平静。发展可持续的职业生涯、构建更强大的机构,我们需要的不只是热爱工作。我们还需要策略。

首先,认清自身价值。研究薪资基准,并向相关方自身的技能如何帮助机构或行业实现使命。争取合理薪资不代表不懂得感恩,而是专业素养的体现。尤其是在小型博物馆,“热情税”是真实存在的。你需要划定职责边界,明确职责要求,当职责范围扩大却没有相应支持或报酬时,要敢于提出异议。

其次,建立同行网络。无论是通过行业协会还是群组交流,都应与能从不同视角理解该行业的同行建立联系。导师不一定来自高层。往往,那些比你稍早或稍晚进入行业的人能提供最实用的建议。他们了解你会经历什么,知晓他们处理类似情况的方法可能对你有很大帮助。

最后,保持战略眼光。请持续更新简历,积极寻求成长机会,记录个人职业成果。要明确何时在现有岗位深耕,何时选择离开。无论是去是留,都要问问自己,在心理上、经济上、职业发展上都需要什么条件?这不是悲观做派,而是未雨绸缪。热情很重要,但搭配可持续计划才能让你在这一领域持续发光发热。

3. 为博物馆发声,意味着让其肩负责任

这个行业需要你挑战现状。博物馆正处于反思与重塑的时期,新兴博物馆专业人士在这一演变中扮演着关键角色。

无论是重新思考讲述故事的方式,推行更具包容性的招聘机制,还是质疑过时的政策,你的观点都至关重要。不必等到身处领导岗位才发声。事实上,一些最重要的变革来自行业新人,他们能发现差距、提出大胆问题、不惧怕构想更优的发展道路。

尽管我在博物馆行业工作不到五年,但我已从入门级职位晋升到高层行政角色。进入行业时间较短反而可能带来独特优势,能够以全新的视角看待问题,不被陈规旧习束缚。新兴专业人士通常好奇心强、变通积极和愿意质疑成规,这些品质正是推动创新和保持社会关联性的关键。经验带来深度,但新声音能激发必要的变革。有限的资历不应被视为劣势,而应看作是优势所在,能够带来清晰大胆的想法。如今,新晋专业人士不只是博物馆行业的旁观者,而是在为接棒做准备,致力于以明确的目标、包容的态度及富有创造力的方式引领行业发展。

因此,不要保持沉默。勇敢发声,倡导更公平、更无障碍、更贴近社区的博物馆实践。唯有为新思想腾出空间,改革那些已难以满足博物馆或观众需求的机制,我们的行业才能真正走向强大。

结论

博物馆工作并不轻松,当你还在摸索自己的位置时尤为艰难。但我学到的一个道理是,我们的声音、我们的质疑和我们的观点不仅有效,而且不可或缺。博物馆的未来并非仅在董事会会议室或管理高层办公室中构建,而是由我们这些经历曲折职场发展、提出尖锐质疑、拒绝将“惯例”视为答案的人共同塑造的。

无论你是刚起步,还是站在职业的十字路口,请记住:你的非传统职业路径不是累赘,而是你的优势。你的热情不必以牺牲幸福为代价。你选择投身这个行业,就是对其有力的倡导。

继续前行,继续发问,继续打造值得未来专业人士与观众拥有的博物馆。

(吴子毅 译自美国博物馆协会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