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艺术长沙”展盛装启航
由长沙市人民政府、湖南广播电视台、湖南省文化厅主办,湖南省博物馆、谭国斌当代艺术博物馆承办的“2015艺术长沙——连接中国的桥”艺术展将于10月17日正式启航。届时,弗朗切斯科•克莱门特、王广义、王友身、朱加四位艺术大家的作品将在谭国斌当代艺术博物馆与大家见面。参展作品包括绘画、摄影、装置等,展览形式丰富多样,艺术家们更是把长沙元素带入到自己的创作中,让“艺术长沙”真正成为一座跨越时间和地域限制的无形桥梁。
本届“艺术长沙”主题命名为“连接中国的桥:历史、科技、诗与雅”,以“改造艺术世界的力量——全球化、信息、话语权的扩散”作为概念出发点。同时,展览将围绕“历史是所有艺术家的参照物”、“科技是影响所有艺术家的一种力量”、“诗性与艺术家自我概念密切相关”、“优雅是区分艺术家精妙之处和沟通能力的特点”这四大坐标主题展开。此外,“国际性”也是2015“艺术长沙”的又一大亮点,展览除了挑选中国艺术家的作品之外,第一次特别展出了意大利国际绘画艺术家弗朗切斯科•克莱门特的作品,相信展览将会为观众开拓出全新的国际文化视野,为艺术家们碰撞出不一样的时尚火花。
“艺术长沙”作为两年一度的当代艺术盛会,自2007年创办以来已成功举办四届,在历经了八年的洗练与磨砺后,已成为本土乃至中国当代艺术的文化风向标和具有一定国际影响力的艺术品牌。“艺术长沙”扎根于湖湘热土,展出了诸多国内外当代艺术家的艺术精品,为星城长沙人民带来了不同地域、风格迥异的时尚文化体验。
艺术家相关简介
弗朗切斯科•克莱门特:意大利出生的绘画艺术家弗朗切斯科.克莱门特在艺术界已活跃四十多年。他的作品风格多变,包容性强,充满游牧情感和情色美感。他从各种文化取材,使用多样化的媒材,在破碎中追求完整,见证机械化年代中的反思与欢愉。
弗朗切斯科•克莱门特
A History of the Heart in Three Rainbows 2009
王广义:中国艺术家,1957年生于中国黑龙江省哈尔滨市。1984年毕业于浙江美术学院(中国美术学院)。北方艺术群体主要成员。“?85美术新潮大型幻灯展及学术讨论会”的主要发起者之一。作为一个起于1980年代的中国新艺术运动的主要参与者之一而被广泛熟知。他创作的名为《大批判》的系列作品尤其获得了全世界的关注。他被称为“中国政治波普之父”。
王广义
《凝固的北方极地》 24 号 /1985 / 布面油画
王友身:1964年出生,现工作和生活在北京。王友身的艺术其特色来源于对公共媒体施加给我们的思想、情感和行为的影响的关注。就比如,一种包容和抵斥的手法,如果从来没有明确规定过,那么就由价值判断观来决定。在他以照片作为载体的图像里,王友身使用经过筛选的现成图片和私人照片,作为对图像多样的功能和价值进行深入研究探索的基础,包括它们内容的真实,和使用的方式。
王友身
《每平米·清洗·我的风景》1 / 2010 – 2014 / 照片、水
朱加:1988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 他在上个世纪80年代末就开始进入到了摄影和录像创作实践的前沿, 可谓中国早期录像与摄影艺术的先行者。他以不动声色的、简约的制作方式和对现实冷静而强有力的介入立场, 成为中国观念艺术中特殊的个案。
朱加
《永远》 1994 年 单通道录像, 彩色,无声,27 分钟
(图片来源:谭国斌当代艺术博物馆微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