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4

展览预告:“东方既白——春秋战国文物大联展”

news_publish_date: 
2017-12-26 17:54
news_author: 
李叶/文 郭立亮/图
Body: 

  这是充满生机与活力的时代,是百工奇技、造物神工的时代,也是中华区域文明形成和传统文化奠基的时代。革故鼎新,东方既白……

  展览简介:展览汇聚全国30家文博机构的240件/套文物精品,以大叙事的手法及更广阔的视野,为观众深刻解读春秋战国这一历史大变革时期,也填补了目前国内展览展出时段的空白。“春秋战国”时期(公元前770年-公元前221年),跨越500余年,是中国社会历史上一个大动荡、大变革,也是大发展、大融合的时期。鉴于该时期历史信息繁杂,展览从建构的复杂历史中,抽丝剥茧,确定主题,找准思路,从政治、经济、文化等三大方面,介绍这个在德国著名学者雅斯贝斯口中的人类文明“轴心时代”的东方,所发生的点滴故事。

  展出日期:2017年12月29日——2018年3月28日

  成人票:30元/人

  优惠票:15元/人(全日制大学本科及以下在校学生、现役军人、低保户凭有效证件)

  免票对象:65岁以上老人、残疾人凭有效证件,由家长陪同的1.2米以下儿童

  开放时间:每周二至周日9:00——17:00(16:00停止售票),每周一为闭馆日,逢法定节假日顺延,除夕闭馆一天。

  展出地址:湖南省博物馆一楼特展二厅

  咨询热线:0731——84415833、84475933

  重点文物介绍:

  1.杜虎兵符

  秦惠文王(前356—前311年)高4.4、长9.5、厚0.7厘米 1973年陕西西安市郊出土

  陕西历史博物馆藏

  虎符为古代调兵遣将的凭证,分为两半,右半留京师,左半颁发给驻外军队。调兵时,由朝廷使者持右半与左半合符。若遇紧急情况,可点燃烽火,不必会君王的右符。此左符铸于秦惠文君称王前,掌握在杜地的军事长官手中。
这件杜虎兵符青铜质地,模仿虎的形态,身上的错金铭文有9行,共40字,用于调动秦国驻扎在杜地的军队。

  2.金盏

  战国 盏:高 10.7厘米,口径 15.1厘米,重 2150克 勺:通长13厘米 1978年湖北随州曾侯乙墓出土

  湖北省博物馆藏

  金盏是目前所见最大最重的先秦金器,代表了这一时期贵金属工艺的成就与特点。其盖面和盏口铸有精细的云纹、勾连雷纹、蟠螭纹等。整器使用分铸法铸造而成,先将捉手、盖、身、足分别铸好,浇铸器身再合范成整体,与当时青铜器铸造方法相同,可见金银器制造受青铜文化影响很深。


 

  3.“鄂君启”错金铜车节

  战国(前475—前221年) 长29、宽7.2厘米 1957年安徽寿县邱家花园出土

  安徽博物院藏

  公元前323年,楚怀王颁发给其子鄂君启的水陆交通运输通行证,分舟节、车节,使用时双方各持一半,合节验证。舟节2件,错金铭文164字,车节3件,错金铭文148字,详细规定了水陆交通运输路线、车船数量、运输种类、纳税办法及所享特权等。

  4.双翼错银铜神兽

  战国 高24.6厘米,长40.5厘米 1977年河北平山中山国王 墓出土 河北省文物研究所藏

  压席镇器或陈设品,造型似汉代辟邪。银错五官、毛、羽之轮廓,体表以银片、银线错出变化的斑纹,背部错出两只蟠曲于云中的龙雀鸟纹,集威武勇猛、矫健敏捷于一身,展示出2000多年前中山国匠人丰富奇特的想象力。底部铸有铭文,说明制作时间、工匠及监造官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