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
- EN
- Français
- 日本語
- 한국어
- 繁體中文
博物馆如何为襁褓中的婴幼儿服务?
博物馆通常都不是吸引婴幼儿的最佳场所。在“请勿触碰”的原则下,宝宝们又怎么可能对博物馆产生好奇呢?
但事实是,婴幼儿不仅对艺术很感兴趣,而且还会有自己的喜好。风景画和色彩柔美的油画吸引不了他们,而色彩鲜艳的当代艺术和肖像画才是他们的最爱。这些我们是怎么知道的呢?他们摇摆的小身躯、尖叫声、张开的小胳膊、目不转睛的大眼睛——当看到自己喜欢的视觉图像时,宝宝们就会用这些肢体语言表达自己的审美快乐。在托莱多艺术博物馆经常能够看见抱着宝宝参观的年轻父母,他们的做法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过去的一年里,托莱多博物馆每个月都为2-18个月的婴幼儿及家长提供专门的导览服务。博物馆观察员发现,这些由八名婴幼儿组成的家庭团队,在半个小时的参观中,每个孩子都表现出明显的互动性和喜悦感,直至参观结束,没有一个宝宝哭闹过。这项导览服务一经推出就大受欢迎,目前博物馆正在为更多的讲解员进行神经学中有关早期大脑发育与开发的教育培训。
之所以让讲解员了解大脑以及大脑在早期阶段的开发如此重要,是因为这会影响婴儿的视觉认知,并且不同时期的婴儿视觉能力也有差别。启蒙心理学家C.J Mondloch等人在1999年出版的研究报告中称,9个月内的新生儿能够将身体主动转向一副人脸图片,而非其他物品。一个月大的婴儿视网膜正在发育中,让孩子看黑白影像可以吸引他们的注意力。两个月的婴儿视网膜已发育成熟,这时期的宝宝就可以看有色彩的图片了。
通过了解不同阶段大脑对视觉的反应,以及最前沿的大脑研究成果,可以帮助讲解员按照科学的方法准备导览服务。如研究指出,婴儿喜欢明亮的、色彩丰富的、对比强烈的图片,那么博物馆导览就会更多地关注具备这些特性的艺术品。托莱多艺术博物馆每四个月更换一次展品,以保持该导览服务常换常新。博物馆还会请小宝宝们一起为下次导览挑展品,毕竟他们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
父母带着宝宝一起看展览,家长会随时告诉讲解员自己宝宝的反应。博物馆反对将孩子放在婴儿车中推着参观,鼓励将宝宝抱在怀里并脸朝着前方,这样孩子可以用眼睛水平看到展品。同时父母还需要了解图片的由来,描述每幅画的特点,为宝宝的视觉、认知和语言开发打好基础。在成长后期,儿童也能将这种仔细观察的技能运用在听说读写的练习中。
托莱多艺术博物馆认为,教育人们如何驾驭多媒体和数字世界更加符合该博物馆作为一个教育机构的宗旨。通过展品了解视觉语言,博物馆就可以帮助各个年龄层的人们构建他们眼里的展品意义。该导览用一种非正式的、轻松而有趣的方式,可以帮助培养婴幼儿的视觉和认知能力。一个刺激的环境,可以帮助孩子大脑的迅速发育。托莱多博物馆从事少儿艺术教育的历史悠久,他们相信任何时候开始学习都不会为时过早。
(Kathy Danko-McGhee 著,段炼 译自美国博物馆联盟《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