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
- EN
- Français
- 日本語
- 한국어
- 繁體中文
大都会艺术博物馆的独特参观体验
“博物馆创意游”(Museum Hack)是纽约一群博物馆爱好者自行发起的一项倡议活动,旨在为观众提供高互动性、颠覆传统、丰富有趣的博物馆体验。“博物馆创意游”定期组织观众参加大都会博物馆,但它并不隶属于大都会艺术博物馆。作为一项群众自发的活动,观众可以联系“博物馆创意游”的网站首页(http://www.museumhack.com/),购票,然后参加长达2个小时的导览之旅,费用为39美元,一般安排在周五、周六和周日日。该导览过程偏向于引领观众关注那些常常被忽视的展品或者就某些知名展品而讲述与其相关的有趣的史料。
该活动的一名导览员马克•罗森在带领观众参观大都会艺术博物馆之前,会让9名观众站成一个圈,大家伸出一只手,放在中间,手贴手,然后数一二三的时候,观众一起喊“博---物馆”这个词。罗森先生说:“观众参观博物馆很容易疲劳,而这种方法可以刺激观众,防止疲劳。而且我们希望能够以一种具体且身体接触的方式,让我们的观众融入到参观体验之中。”
“我们如果去豪华餐馆点餐,一般不会匆匆点好,吃完就走人,”罗森先生指出,“但是每位观众来到大都会艺术博物馆,这么高雅的艺术殿堂,却想在4个小时,甚至更少的时间内,欣赏完所有的展品,这是不可能的。而且很多拍照一族,只顾拍照,拍完就走人,结果脑海里什么也没有记下”。罗森先生把“博物馆创意游”活动比喻成一个“美味佳肴的菜单。”任何一个技艺精湛的厨师,如果能做出美味佳肴,给其客户提供难忘的就餐体验,那么这个客户会记住这种美好的体验。而给观众提供美好的博物馆参观体验,也应如此。现在“博物馆创意游”活动只有两个导览员,罗森先生以及“博物馆创意游”的创始人尼克•格雷(Nick Gray)。他们会根据观众的具体情况(比如哪些观众是参观过大都会博物馆的,哪些是首次参观大都会博物馆,以及每个观众的喜好是什么等等),为观众设计不同的导览路线。
大都会艺术博物馆公共关系的高级副主管霍尔德•豪尔兹(Harold Holzer)指出,馆内知道“博物馆创意游”活动的存在,但并不反对。豪尔兹先生说,他和格雷先生拥有共同的理念,即“大都会艺术博物馆对每个人都是开放的。”
罗森先生今年24岁,拥有博物馆学的硕士学位。他曾为很多艺术组织工作过,其中包括迪亚艺术基金会和位于意大利威尼斯的帕奇古根海姆基金会。他说:“担任导览员,我能够与观众进行交流,收获了很多快乐。”
导览路线大约1.25英里,他带领观众参观了武器盔甲展和现代艺术展,中间会给出停歇时间让观众拍照,而整个过程中,会设计很多“消除疲劳”的活动,比如最后让观众分成2人一组来就某一件艺术品展开讨论。
在参观博物馆可视储藏展厅的时候,罗森先生给大家介绍了历史上的第一个安乐椅,它拥有18世纪非常流行的设计款式。还有馆内最著名的固定展品——丹铎神庙。罗森先生主要讲述了埃及把该展品作为礼物赠送给美国的这个过程,并提及了当时的关键人物杰奎琳•肯尼迪(Jacqueline Kennedy)。
其中一位观众伊万•牛步尔(Evan Neubauer)说:“整个参观体验非常独特,比如团队建设方面,这有利于观众之间的相互了解,为参观过程中的互动活动做了非常好的铺垫。”这位观众和自己的好友乔艾丽•盖宝尔(Joelle Gamble)一起参加了这次参观之旅。尽管盖宝尔有大都会艺术博物馆的会员卡,但是她说更喜欢这种独特的导览活动。“在这次参观中,博物馆变得不再让人望而却步,艺术家也变得更加亲切了。我感觉到自己与藏品有了更多地交流,”22岁的盖宝尔说道。
“博物馆创意游”(Museum Hack)源于格雷先生的一个愿望:即与自己的朋友和相同爱好的人士,分享其对大都会艺术博物馆的热爱之情。格雷先生指出:“对21岁至39岁年龄之间的大部分人来说,都几乎很少去参观大都会艺术博物馆;而且我很多朋友,对博物馆根本不感兴趣。如果问一问他们从什么地方获得灵感或者喜欢去什么地方放松一下,没有一个人的答案会是博物馆。”
2011年12月,为了庆祝他30岁的生日,连续四个晚上,格雷先生给朋友们提供大都会艺术博物馆的导览活动。格雷先生主要通过自学的方式,掌握和了解了大都会博物馆以及其藏品的许多信息。之后,他突发灵感,希望能够继续给朋友们以及朋友的朋友们,提供每周一次的导览活动。格雷先生建立了一个网站,号召朋友们在网站上注册。仅仅几天之内的时间,注册的人员就已经达到了1000多人。他说:“很显然,这已经远远超出了我的预期,这个活动不再是简单的周末寻找乐趣的事情了。”
(陈双双 译自《华尔街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