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4

  • 中文
  • EN
  • Français
  • 日本語
  • 한국어
  • 繁體中文

史密森美国国立亚洲艺术博物馆筹划“沉船事故之唐朝财宝和季风展”

news_publish_date: 
2011-12-23 14:32
news_author: 
湖南省博物馆/编译
Body: 

  史密森美国国立亚洲艺术博物馆在12月8日到9日召开了一场国际咨询会议,讨论“沉船事故之唐朝财宝和季风展”的相关事项。讨论会作为史密森博物学院内容审核程序的一部分,其过程将不对公众和媒体公开。

  此次会议的参与者包括来自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国际纪念碑及遗址委员会、世界考古大会道德委员会、菲律宾国家博物馆及其他机构的专家组织成员。这个展览将向我们展示被誉为“20世纪末最重要考古发现之一”的“黑石号”沉船的故事。这艘商船在印度尼西亚的海底沉睡了1100多年,终于在上个世纪90年代末被人们发现,它装载了63000多件物品,包括大量的中国瓷器、铜镜、装香料的罐子和金银器等。

  当这艘船被确定是阿拉伯的传统航行工具——一艘古代的单栀帆船时,学者们认为这是人类首次掌握有关中国与伊拉克之间航海贸易路线的确切证据。

  这艘沉船的发现改变了世界对于中国与中东地区贸易往来的认识,证实了公元9世纪的两个超级大国——中国唐朝与伊拉克阿拔斯王朝之间存在着一条海上贸易路线。而这艘商船的运载数量也向我们展示了早在一千多年前,中国就是个生产大国。

  自2010年宣布筹办这个展览以来,许多考古组织和文化遗产组织,也包括史密森博物学院内部的一些人士,都极力反对举办“黑石号”沉船文物的展览,他们认为一旦使沉船打捞受到商业干涉,就有可能违背考古发掘的科学标准,并导致沉船遗址的过度开发。而另一部分人则赞成举办这个展览,他们认为这种公私伙伴关系有助于防止沉船文物因劫掠或商业捕捞导致的遗失和分散。支持者表示,公私伙伴关系在东南亚这种水下文化遗产丰富,但资金和专业知识技术稀缺的地方特别适用。

  这个展览原定于2012年春季在亚洲艺术博物馆旗下的赛克勒美术馆展出,后决定延期到夏季。自延期消息公布以后,史密森美国国立亚洲艺术博物馆馆长茱莉安•雷比就与来自全球各地的考古专家和文化遗产专家们商讨“黑石号”沉船的相关问题。

  咨询委员会讨论的主题涉及水下文化遗产实施标准,这个展览是否有利于公众教育,修正案问题,以及水下文化遗产发现与保护的重要性等问题。

  去年春天,当史密森官方的Facebook页面上公布与展览有关的新闻热点和争议焦点时,公众就表示出了对这个展览的极大兴趣。2011年2月至10月,“沉船事故之唐朝财宝和季风展”在新加坡的艺术科技博物馆展出,也得到了媒体和公众很好的反响。

  现在,这个展览仍留在新加坡,还没有接到明确指示要前往赛克勒美术馆展出。

(宋艳霞 译自史密森博物学院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