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
- EN
- Français
- 日本語
- 한국어
- 繁體中文
“欢无极——杨福音的绘画艺术展”暨《福音画语》首发式在湖南省博物馆顺利举行
9月8日上午10时,“欢无极——杨福音的绘画艺术展”暨《福音画语》首发式在湖南省博物馆举办。
“欢无极——杨福音的绘画艺术展”共展出110幅人物、山水、花鸟和书法作品以及《福音画语》部分手稿。该展于9月8日至10月6日在湖南省博物馆一楼特二厅免费向公众展出。由湖南美术出版社出版的《福音画语》也与画展同步首发。《福音画语》是杨福音数十年来,在绘画上的实践和探索,继承与创新,厚积薄发,以散文式的笔调,凝结成书。该书深入浅出,即算不是专业美术工作者也能读得懂,读起来有味。
杨福音,1942年出生于湖南长沙。国家一级美术师。1993年由湖南书画研究院调任广州书画研究院副院长,2006年在长沙设立杨福音艺术馆。其作品收入《中国美术全集》、《辉煌成就•世纪曙光》等重要美术文献;出版有《中国近现代名家画集•杨福音》、《杨福音中国画精品》、《吾喜吾爱》、《福音画语》等画集、散文10余部。2O15年,客居广州二十多年的湘籍全国著名画家杨福音,举家迁回长沙湘江边的双来书屋,过着纯粹的书斋生活,潜心绘画和阅读,在三年多的“狂欢独往”的时光里,他创作了大量的既传统又现代的中国画。
杨福音的中国画独具匠心,自成一格。画面意蕴有似曾相识的古风,但他的表现却又似前无古者。其笔墨酣畅饱满,无拘无束,看似随意,实际已进入一种神形合一、收放自如的状态。他的作品,能让人强烈感受到中国艺术家一脉相承的活泼生命力及内敛的艺术张力。杨福音认为:中国画创新的结果应该是更像中国画,创新应更加接近中国画的原核、生命、语言,而不是离开中国画。
美术界认为,杨福音在中国画上数十年的探索和实践,提出反线描画法,不但继承了中国画的笔墨精神,同时开拓了中国绘画的新领域。
评论家曾用“精微雅致”四个字形容杨福音绘画的特点。精微雅致,就是中国文人的那种讲究,这种讲究,曾经造就了中华美学出尘脱俗的风范。“杨福音画作格高韵远,无俗媚气,是我心仪的新文人画。我尤喜其书写自己的警句、妙语,满纸都是思想感情,确实能动人心魄”这是著名文化学者钟叔河读杨福音书画的感受。“意淡言疏情厚细美”这是中国国家画院研究员、凤凰卫视高级策划、著名文化学者王鲁湘通过对杨福音绘画艺术深入研究后的学术评论。中国美术家协会理论委员会主任、中央美术学院教授邵大箴说道:“正是由于杨福音有深厚的传统精神,他才能走进去再走出来,所以他画得和传统不一样,但是有传统的精深。他能了解西方现代艺术,但是他的艺术主要来自于传统,来自于民间艺术,来自于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