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4

  • 中文
  • EN
  • Français
  • 日本語
  • 한국어
  • 繁體中文

赵之谦设色梅花图横幅

清 纸本,纵66.2厘米,横135.8厘米

画幅右方,两株以淡墨圈画的白梅压满整个枝头,枝繁花密,似乎要冲出画面;而两株红梅则位于画幅的左上方,枝头缀满点染的没骨红梅,红梅中以墨笔点出花蕊,其枝条自左而右,自上而下向前延伸,与正中另一株墨梅纵横交织一起,使得红、白梅交相呼应,相应成趣。图左下方作者以朴厚丰美的魏楷体书:“用沈小霞写梅法为屏侯三兄大人属画,赵之谦”。后钤:“赵之谦”、“赵撝叔”二方白文印。

深入探索

 、赵之谦生平及成就

赵之谦,字撝叔、铁三、冷君,初字益甫,又号梅庵,更号悲庵,晚号无闷。浙江归安(一作会稽)人。道光九年生,光绪十年卒。咸丰举人,官南城知县。赵之谦兼工书画刻石,在书法、篆刻、绘画方面均颇有建树且造诣较深。有《悲庵成士诗剩》、《梅庵集》、《勇庐闲话》、《仰视千七百二十九鹤斋丛书》等大量作品行世。

赵之谦石刻像

赵之谦自幼读书习字,以书画为生。书法初师颜体,自述道:“二十岁前,学《家庙碑》,日五百字。”后金石学兴起,在当时“崇碑抑帖”之思想的影响下,开始由颜体转向北魏书法,取法于北朝碑刻,先后临有《封龙山碑》、《石门颂》、《三公山神碑》等,为碑派书家代表。他的书法作品取精用宏,将篆、隶、草、真之各种笔法融为一休,风格浑厚拙朴、清新遒丽。

赵之谦行书扇面《南田老人诗》

赵之谦在篆刻方面的成就与其在金石学上的研究是密不可分的,他追求一种“印外求印”的思想,篆刻取秦汉金石文字,并将钟鼎、镜铭、造象、碑碣、瓦当、泉币等等古代文字,融会到制印当中,使其篆刻艺术形式更加丰富。初学篆刻之时学西冷八家之风貌,后结识魏稼孙,对其制印风格影响颇深,开始潜心制印,并逐渐融入金石风,形成自已独特的印风,终达到清代篆刻的顶峰,并著《二金蝶堂印谱》。

赵之谦印集

赵之谦在绘画上也强调金石入画,因此绘画风格也呈现出独特的风貌。他工山水、人物,但尤以花卉名世。他的花卉画将恽南田的没骨画法与“扬州八怪”的写意画法相结合,运用了小写意的新手法,再配以“金石气”的书法题款,使得画面别出心裁,妙趣横生。湖南省博物馆收藏的这幅赵之谦设色梅花横幅,其设色浓淡有韵,红墨相间,层次分明,用笔凝重健崛,表现出雅俗共赏之格调,另以骨肉丰美的魏题落款,将画面的金石之气衬托出来。

赵之谦《花卉四屏》

二、 画梅科的形成:

梅具四德,因其生长于酷烈危厄的严冬季节,却能凌寒飘香,人们赋予它坚忍不拔、超凡脱俗的精神品质。北宋范仲淹《梅花》中云:“萧条腊后复春前,雪压霜欺未放妍”,古今众多名人的诗词歌赋中咏物之作都以梅作为主要题材。梅花的文化意义契合了文人托物言志的情感。在中国绘画史中,画梅以此成为花鸟画科中“四君子”之首的题材,成为历代画家笔下的执着追求。

宋 扬无咎 四梅花图卷(局部) 故宫博物院藏

画梅之作早在南北朝就有记录,但真正发展成梅花画系的则应始于宋代写意花鸟画墨戏形成时期。画梅者多为红梅及墨梅两种画法。画梅著色于五代时就已出现,且画梅者众多。后至南宋院体画派中,也多绘红梅,此后历代也有数位知名画家绘红梅图。但自开创墨戏之作后,用纯墨色作梅的手法似乎更加能够突显出傲雪之梅的那种“清、贞、洁”之格调,画幅被注入一股清新的气象,别有一番韵味,因此墨梅的表现手法得到更多文人志士的青睐、追捧。

 明 陈洪绶 梅花山鸟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墨梅之作始于北宋,成熟于元代。“墨梅自华光始”,北宋僧仲仁(号华光长老、华光道人)被视为“墨梅始祖”。《芥子园画谱·画梅浅说》中述:“释仲仁以墨渍作梅释惠洪又用皂子胶。写於生绡扇上。照之俨然梅影。”之后僧仲仁之门徒扬无咎继续沿袭水墨作梅之画法,并在笔法上作改进,“不用墨渍,创以圈法”,创作出以白描圈线之画梅法,其所著《四梅花图》为梅中精品。僧仲仁、扬无咎师徒二人可谓是墨梅画法的奠基人。

随后元代的画梅之风兴盛至极并趋于成熟化,将“不施彩,纯以墨色者”的“墨写千花”之风尚发挥到极至,善墨梅者层出不穷:如“赵文敏公早岁喜画墨梅” 的赵孟頫,终身画梅,自称为梅花道人、梅花庵主的吴镇等等。明代《明画录》中所记载画梅有三十九人,如画梅笔力苍古的王谦、笔力实过王谦的陈录,以及徐渭、陈洪绶、陆复、孙克弘等名画家皆善梅花。清代画梅者以金农、汪士慎、黄慎、高翔、李方膺、罗聘等“扬州画派”人物为主要代表,著名画家弘仁、朱耷、石涛等也对梅花情有独钟,另清晚期的彭玉麟以画梅而名世。近代画坛中悟出了“苦铁道人梅知已”的吴昌硕、被誉为“中国人民艺术家”的齐白石老人以及潘天寿、张大千、刘海粟等诸多大师均有画梅的传世佳作。

相关评论

1、张学明:《赵之谦篆刻艺术研究初探》,《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1年

2、邵玉兰:《浅论赵之谦的绘画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