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4

  • 中文
  • EN
  • Français
  • 日本語
  • 한국어
  • 繁體中文

枣红缎绣“三星图”寿幛

民国

横117厘米,纵199厘米

此幛为祝寿而制,面料为枣红色缎子,用七彩丝线绣出了三位神仙的生动神态。

图正中绣的是授人官禄的天神禄,他头戴如意翅冠,身着大红官袍,上绣福山寿海、云龙纹,怀抱如意,五绺长须,面容慈祥和善,雍容华贵;

左为持杖捧仙桃的寿星,身着姜黄色寿字衣,广额白须,长眉下垂,鹤发童颜,面目慈祥。其捧着的仙桃、手杖上悬系的灵芝和腰间配饰都绣得极为精致。寿星即南极仙翁,以予人长寿的形象出现;

右侧手执阴阳太极图道符,着道装高士即为福星,其身披绿色衣衫,上盘金绣夔龙纹团寿图案,下裳网绣纳锦纹,腰间佩戴流苏穗饰,质感逼真动人。

整幅刺绣构图协调,色彩丰富,绣艺精湛,人物生动,表情传神呼之欲出,长须与毛发似吹之欲飘。

深入探索

福禄寿“三星”的由来

福禄寿三星是中国传统的的吉庆图案,又称“财子寿”、“三星”、“三仙”,象征财富、子孙、长寿。幸福安康历来是人们祈望和希求的,《尚书•洪范》中就有五福之说:“一曰寿,二曰富,三曰康宁,四曰攸好德,五曰考终命” 。《韩非子•解老》亦有:“全寿富贵之谓福。” 可见,“福”字是长寿健康、安宁富贵、一切顺遂、万事如意的象征,于是千百年来人们对之孜孜以求,虔诚礼拜,希望幸福临门,福运绵延 。对此,道教在丰富其信仰体系时加以吸收,称“福”、“禄”、“寿”三神均为星神,后来又将其人格化。它们的原型,均为星宿,起源于远古的星辰自然崇拜。古人按照自己的意愿,赋予他们非凡的神性和独特的人格魅力,对福禄寿三星的崇拜也集中地反映了中国农耕、手工业时代的吉祥观念,表达百姓对生命的关注,对美满生活的向往,对自身社会价值的追求。

一、寿星

又叫南极老人星,位于天狼星之南。道教是一个追求长生的宗教,在其神仙体系中,南极仙翁主掌人寿命,传说经常供奉这位天神,可以使人健康长寿。由此,人们对寿星的信仰自古就有,且经久不衰。《史记•封禅书》说:“寿星,盖南极老人星也,见则天下现安,祠之以祈福寿” 。 可见,人们对寿星的信仰自古以来就极为普遍。周秦以降,寿星在历代皇朝中皆被帝王列入祀典,直至明代,国家祀典虽废,但其在民间却广为流传。如明代著名短篇小说集《警世通言》第三十九卷《福禄寿三星度世》中,专门讲述了南极星翁的故事。此外,元、明杂剧中,也有诸多著作讲述寿星。如,《南极登仙》、《群仙祝寿》、《长生会》等。

寿星的形象,明中期以前没有统一形象。有普通老人形象,大额头,脑后扎巾结,身着交领对襟黄色镶黑边的长服,拱手拢卷,身材比例正常。如福建将乐出土的元代壁画上,“福禄寿”图中的寿星形象。

明 朱瞻基《寿星图》  故宫博物院藏

或有长头、拱手的寿星形象,如,明宣宗朱瞻基(公元1398-1435年)的《寿星图》。嘉靖年间的青花群仙祝寿图盖罐上,寿星被描绘为鹤发长耳,头顶隆起,额头有“U”形印,手持长柄如意,端坐于山石之上,其后祥云缭绕,左右童子侍奉的形象,较为接近现今常见的寿星形象。

明嘉靖  青花群仙祝寿图盖罐  首都博物馆藏

直到明末,寿星的形象才逐步被定型下来,形成鹤发白须,拄一弯曲的拐杖,头长身短,额长而向前隆起,大耳垂肩,眼神炯炯,和蔼可亲的老人形象。

二、福星

即木星,古代又叫“岁星”。木星成为福星,与中国古代的天文历法以及与此相关的民俗有很大的关系。古人将木星在天空中自北向西、南、东的运行划分为十二段,称“十二次”,又称“十二宫”。木星围绕太阳公转的速度,正好是地球的十二分之一。也就是说,木星每前进一宫,就代表了地球上的一年,所以木星也被称为“岁星”。由于木星标志着旧的一年的结束和新的一年的开始,所以它很早就成为人们在年终辞旧迎新时祭祀的对象。人们祈求岁星能够给新的一年带来好运、平安和健康,于是岁星就顺理成章地成为了降福的福星。

道教的天官信仰中,宣称三官大帝能为人赐福、赦罪、解厄。至此,人们便把天官作为福神来信奉了。在清代,天官信仰极其广泛,天官皆是一副员外形象,身穿大红官服,龙袍玉带。手执如意,五绺长须,面容慈祥和蔼,显得非常雍窖华贵。

清 费丹旭(1801-1850)《天官赐福图》 湖州博物馆藏

清“永兴成”木版年画《天官赐福》及局部天官形象

天官赐福题材的年画也是丰富多彩。有的年画上,天官慈祥地携五童子,童子手中各捧仙桃、石榴、佛手、春梅和吉庆鱼灯。人们张贴这些年画,祈求天官赐福长寿。

三、禄星

禄星为文曲星,北斗第四星。《史记·天官书》云:“文昌宫六曰司禄。”意即为文昌宫中有专掌司禄之星神。之后,禄星和福星、寿星一样,被赋予了神性。尤其科举制度盛行以后,文昌星成为禄星的代名词,天下的读书人无不对它顶礼膜拜,奉若神明。至明代,民间流传的故事里,禄星又被赋予送子神仙的角色。

福禄寿三星瓷像(居右,怀抱婴儿者即为禄星)  苏州民俗博物馆藏

由于“鹿”与“禄”谐音,在传统的“福禄寿”形象中,一般用“鹿”来象征“禄”。有时是着大红官服禄星的坐骑,或是一官人模样的人所抚摸的对象,以突出“进禄”及官运通达的主题。有时,鹿与福神、寿神同出一画中,象征利禄,代表禄神。也有禄神怀抱一个婴儿,意寓送子或望子成龙。

中国很早就将天上的星辰,与人世间的旦夕祸福相联系。古人们按照他们自己的意愿,赋予星辰非凡的神性和独特的人格魅力。在中国的封建社会中,不仅统治阶级利用这一信仰推行所谓的王道教化,道教产生后,为了扩大其影响,吸引信徒,也对这种信仰大加推崇。于是,有关福、禄、寿三星的信仰,逐步渗入中国传统文化的肌理之中,成为中国古代民间世俗生活理想的真实写照。人们对它们顶礼膜拜,主要在于它们是人间幸福安乐、健康长寿的象征,对老百姓具有非凡的亲和力。所以,三星也必然成为了民间艺术形式的重要题材,用来表达人们对美满生活的祈望和祝愿。

 

相关评论

1.沈利华,“福禄寿”三星与中国传统社会价值取向古典文学知识,2006年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