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4

  • 中文
  • EN
  • Français
  • 日本語
  • 한국어
  • 繁體中文

唐“独幽”七弦琴

唐文宗元年,公元827年。

尺寸:通长120.4厘米,琴额宽20厘米,琴肩宽21厘米,琴尾宽15厘米。

琴面为桐木,琴底为梓木,冠角、岳山、承露由硬木所制。琴体色泽典雅,通体髹栗壳色间朱红漆,断纹较多。翠玉琴轸,琴徽似玉非玉。龙池、凤沼为圆形。琴背肩部中央刻狂草“独幽”,龙池内有“太和丁未”四字,标明独幽琴的制作年代为唐文宗元年,即公元827年。背面凤沼之有“玉振”方印,琴尾有李静题款及名家题诗。

“独幽”琴款识

“独幽”七弦琴为“灵机式”,又称“凤嗉式”,是古琴界鉴定唐琴的三大标准器之一,乃传世不多的唐琴之一,唐代是古琴文化的黄金时代。唐琴无论在音质、形制还是历史价值上,都堪称古琴中的至宝。此琴又曾为元代著名书法家、诗人鲜于枢和明末清初大思想家王船山珍藏,弥足珍贵。后为民国时期湖南琴家李静珍藏。近代著名琴家杨宗稷称之为“鸿宝”。

独幽琴全貌及细部

王船山(1619——1692),湖南衡阳人,字而农,号姜斋,晚年隐居衡阳船山,人称船山先生。24岁中举,清兵入关后,曾坚持12年抗清斗争,失败后隐姓埋名,潜心著作,所著涉及天文、历法、乐律、数学、历史、文学、哲学等100多种,400多卷,近700万字。如《尚书引义》、《老子衍》、《相宗络索》、《黄书》、《噩梦》、《读通鉴论》、《楚辞通论》及诗、文、词集、杂剧等四十余种。尤其在学术思想上,总结了宋明七百年心物斗争经验,承扬唯物主义传统,达到了中国古代唯物主义高峰。
    王船山的音乐美学思想,对先秦儒家的“崇尚礼乐”及“乐者和也”有所继承有所发展,提出“理乐居本”,“人情皆协”的观点。从“礼乐居本、衣食居末”可见其崇尚精神生活,体现了在物质匮乏条件下仍然坚持文化研究的自觉自律,真正找到了“孔颜乐处”;从“人情皆协”可见儒家“协和万邦”、“乐者天地之大和”理性和谐审美观的精神承传。弹奏七弦琴是王船山丰富的精神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他“礼乐居本”思想的生活体现。王船山使用过的“独幽”古琴现藏于湖南省博物馆。

李静(1886—1948年),字伯仁,别号玄楼主人,又号香雪康客,湖南省桂阳县人,民国时期湖南著名琴家。1905年入日本巢鸭弘文书院习师范,后转入日本商船学校、横须贺海军炮术学校学习,并在日本加入同盟会。1911年10月武昌辛亥起义爆发后,李静回国参加阳夏之役,炮轰冯国璋部而立下战功。辛亥革命后,李静曾任民国海军海事部编译处主任一职,1927年左右任东北海军驻京办事处少将处长。九•一八事变后,李静先后调天津、青岛海军机关任参谋等职,后又到南京、苏州等地海军部门任职。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李静向国防部提交辞呈,于1938年12月回到湖南,并任湖南省政府顾问、省参议员等职。抗战胜利后,李静携带家眷返回苏州,于1948年左右患急病去世。李静一生酷爱弹琴和收藏古琴,而且收藏的古琴多为传世名琴,如唐琴“独幽”和“飞泉”,即被其师九嶷山人杨宗稷推许为两大“鸿宝”,“独幽”琴还是目前鉴定唐琴的标准器之一,李静还著有《玄楼日记》、《玄楼读书杂抄》、《玄楼弦外录》等作品,均为未刊手稿。 

杨宗稷(1864—1931年),字时百,亦称时伯、诗伯,自号九嶷山人,湖南省宁远县平田人(今宁远县清水桥镇平田村人)。为清末民国时期著名琴家,其琴学成就与地位为古琴界人士多所推崇,有“民国古琴第一人”之誉。十四岁入县学(满清时称邑庠生),二十岁开始学琴。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被张百熙聘为京师大学堂支应襄办。1904年被选为学部主事,1906年之后又调邮传部、交通部佥事。1908年在北京拜著名琴师黄勉之为师,并苦学3年,琴技大进。1916年杨宗稷曾一度任湖南南县知县,但生性不喜官场应酬,于1917年10月辞职回北京定居教琴,称居室为半百琴斋,此外还有“三雷琴斋”,“舞胎仙馆”之称,并创立九嶷琴社,广收弟子,以琴会友。1922年春受聘入北京大学教授古琴,同年冬受阎锡山聘教授古琴于太原。1931年病故,葬于北京西山之麓。杨氏于1911—1931年编写琴学著作43卷,约70万字,包括《琴学漫录》2卷,《琴粹》4卷,《琴话》4卷,《琴谱》3卷,收琴曲32首,《琴学随谈》2卷,《琴镜补》3卷;《琴瑟合谱》3卷;《琴学问答》1卷;《藏琴录》1卷,后人合刊为《琴学丛书》。杨氏一生藏琴甚富,其大部分藏琴经由浙江虞和钦之手,最后为浙江省博物馆收藏。杨宗稷在北京教了很多学生,其中管平湖名声最著,1977年,美国发射第一颗外层空间人造卫星,上面载有一张展现人类文明的金唱片。其中代表中国的名曲就是由管平湖演奏的琴曲《流水》。 

深入探索

一、古琴之源

古琴是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见证之一,是中华民族数千年来音乐艺术发展的结晶。从文献记述中可以知道,琴产生于上古之世,由伏羲或神农氏“削桐为琴,绳丝为弦”,此为琴的创始,继之有“舜作五弦之琴以歌南风”的记载,说明当时琴是有五根弦,已具有“宫商角征羽”五音。其后经过周文王、周武王在琴上各増一条弦,成为七条弦,解决了旋宫转调的需要,使古琴的音乐功能达到最高阶段。事实证明,古琴自七弦定制之日起,已经是一件完备的乐器了。

到唐代时期,音乐因受到皇家重视得到飞跃发展,擅长鼓琴的名家辈出,斫琴名手亦应时而生,诸如蜀之雷霄、郭谅、吴之张越、沈镣,是盛唐时期名噪一时的斫琴巨匠,此外还有冯超、娄则、李勉及三慧大师等人也是名享一时的高手。陈拙《琴书》说:“唐贤所重为张雷之琴,雷琴重实,声温劲而雄,张琴坚清,声激越而润”,可见他们所造的琴,声音是超越前代的,这是唐琴特别受后人推崇的一个原因。

二、古琴之形

从史籍来看,琴的形制,大约在汉魏时期,基本固定下来,并一直延续至今。

琴,依人身凤形而制,有头、项、肩、腰、尾、足,由两块木板斫合而成。常见的有伏羲式、神农式、师旷式、子期式、仲尼式、连珠式、落霞式和蕉叶式等。斫琴选材用料极为考究,唐人即有“选良材,用意深,五百年,有正音”之说。古琴周身饰以生漆,以黑色为主。琴历百年,始有断纹。断纹种类繁多,主要有:梅花断、龟背断、牛毛断、蛇腹断、流水断等。

琴制长三尺六寸五分(125CM左右),象周天三百六十五度,年岁之三百六十五日;宽六寸(20CM左右),象六合;厚二寸(6CM左右),寓天地阴阳之气。琴面上有十三个“琴徽”象征一年十二个月和一个闰月。琴面之上,弦有七根,外侧为低音,依次向内渐高。定弦方法多样,最常见的是将七根弦由外而内依次定为:徵、羽、宫、商、角、少徵、少羽,即C、D、F、G、A、c、d,称为正调。弦分丝弦和尼龙钢弦两种。古用丝弦,音量小而韵味足;今用尼龙钢弦,韵味逊而音量大。古琴的音箱,不象筝等乐器那样粘板而成,而是整块木头掏空而成。其音箱壁较厚,又相对较粗糙,所以其声更有独特韵味和历史的沧桑感。

古琴虽然在形制上大致相同,但也会随时代的变迁而有细微的差别。即便同一时代不同时期的琴,在形制上亦有变化。例如,九嶷山人杨时百(杨宗稷)的著作中所录的“九霄环佩”、“大圣遗音”、“独幽”和“飞泉”琴都是唐琴的标准器。大圣遗音的腹疑刻“至徳丙申”,为唐肃宗至徳元年,是中唐之始,其琴形制浑厚,面板的弧度具有漫圆而肥之象,这是中唐琴的突出特点。“太和丁未”为唐文宗元年,是晩唐之始,琴制不及中唐浑厚。九霄环佩琴,是具有雷氏第一代人创始的家法,制作于开元之世,故九霄环佩较之大圣遗音尤为浑古。琴的通长尺寸亦有所变化,盛唐雷氏琴是一米二十三、四左右,而中唐琴多为一米二十一左右,晩唐琴则两种尺度都有。灰胎皆为纯鹿角霜胎,漆色为栗殻色,朱色、黒露紫色。断纹为小蛇腹、细纹、冰纹,大蛇腹间牛毛纹,琴背漆胎下皆施以葛布。造型有伏羲式、神农式、师喷式、仲尼式、凤嗉式、凤势式、连珠式。

三、古琴之韵
 
古琴音量不大,非常含蓄,颇具君子谦和之风。音域宽广,多达四个八度。音色三种,即散音、泛音和按音,象征天、地、人和。散音浑厚如钟;泛音玲珑剔透;按音或虚、或实,或清越明净、或沉浑宏亮,变化异常。琴依纯律定泛音,依三分损益律定按音。泛音多达119个,可以大段演奏乐曲,为中外乐器所仅见。琴人对琴音要求极高,研究细致入微。琴讲“九德”:一奇、二古、三透、四静、五润、六圆、七清、八匀、九芳。鼓琴则求“和静清远,古淡恬逸,雅丽亮采,洁润圆坚,宏细溜健,轻重迟速”二十四况。

古琴指法非常复杂。右手指法主要有抹、挑、勾、剔、摘、打、托等。左手指法主要有吟、揉、绰、注、进、退、撞等。各种指法结合运用,古琴从而获得丰富多彩的音色,极具表现力。

古琴记谱方法非常特殊。唐代以前使用“文字谱”,即用文字详细记述弦序、徽位和演奏指法,十分复杂。目前所知最古老的琴谱——唐初《碣石调•幽兰》,即为“文字谱”,这也是唯一仅存的“文字谱”。此谱曾东传日本数百年而无人能识,现存于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弥足珍贵。

从唐代开始,古琴有了自己专用的记谱法,这种记谱法记录弦位和徽位、左右手的弹奏方法,但不直接记录音高。它由汉字的部首、数字和一些减笔字拼合而成,称作减字谱。减字谱记录古琴音乐的仔细程度和科学性,使现代的五线谱等记谱方法至今仍不能取代它。用减字谱记录而传承至今的古琴谱有150多种,保存了大量的古代音乐作品,是一座巨大而珍贵的音乐宝库。
 
琴曲长短不一,短者一、二分钟,长者几十分钟,但琴曲结构通常由散起、入调、入慢、尾声等四部分组成。琴曲开始多为自由散板,称为“散起”。随后“入调”,展示音乐主题。高潮之后“入慢”,进入新的境界。最后多以泛音结束,形成余音绕梁的意境效果。我国古琴曲多达三千多首,这在古典音乐中是绝无仅有的。中国十大古典名曲之中,琴曲就有七首。目前经常演奏的曲目有《流水》、《平沙落雁》、《阳关三叠》、《梅花三弄》、《醉渔唱晚》、《广陵散》、《渔樵问答》、《潇湘水云》和《胡茄十八拍》等。1977年,美国发射第一颗外层空间人造卫星,上面载有一张展现人类文明的金唱片。这张唱片刻录了经过音乐专家严格筛选的27首世界名曲,其中,代表中国的就是琴曲《流水》,以寻求神秘的太空生命知音。

四、古琴与文人
    
古琴,集佛、道、儒三家思想影响于一身,道法自然,重弦外之音,讲求中正平和、宁静致远、天人合一。琴乐圣洁飘逸,可以载道,可以象德,可以明志,可以修身,可以静心,可以启智,可以养生,也可移人性情。“所以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者,咸赖琴之正音是资焉”。
    
西周武王灭商之后,大力推行礼乐制度,《礼记》中甚且有“士无故不撤琴瑟”的规定。其用意古人解释说:“礼之所不作而乐作焉,正声入乎耳,而人皆有事父事兄事君之心”。亦即“寓教于乐”。于是琴和士就建立了与其它乐器不同的特殊关系,后来更有“琴书剑佩不离左右”之说。琴、棋、书、画是中国古代文人必修的四门功课,而琴居四艺之首。数千年来,古琴以其特立独行的艺术魅力、空灵苍远的哲学意境和丰富厚重的文史底蕴,诠释着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髓,成为中国古典音乐文化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古人常用琴来抒发情感,寄托理想。孔子、司马相如、蔡邕、嵇康、欧阳修、苏轼、王船山、谭嗣同等都是弹琴名家。琴音的神圣高雅,坦荡超逸,成为中国文人理想人格的象征。
    
据史料记载,明末清初的大思想家王船山对古琴也非常热爱。王船山即王夫之,湖南衡阳人,明末清初思想家,哲学家,与顾炎武,黄宗羲同称明清三大学者。晚年独居衡阳之石船山,人称之“船山先生”。离群独处的他,除了著书立说之外,还常与古琴相伴,从他留下的诗作来看,有很多是与古琴有关的。但最为传奇的是他与“独幽琴”的故事。传说王船山做学问时,居住在湘西草堂,常看到庭院地底发出一道碧光,阴雨天时碧光还特别明亮,于是王船山顺着碧光出现的地方挖了下去,掘地数尺后看了一个石匣子,打开匣子,里面出现了一个用锦绣罗缎织就的套子,其中装着一个三尺多长的物件,细看之下,竟然是把古琴。这就是为后世推崇为唐琴标准器之一的独幽琴。“一声长啸四山青,独坐幽篁万籁沉。不是船山留守泽,谁侍玉振太和琴。”杨宗稷这首七言绝句不仅描绘了独幽琴大气恢弘的琴声特征,也道出了它与王船山的这段奇缘。更有甚者,近代琴家李静先生曾在他的《玄楼弦外录》中记载了更为传奇的一段经历:“余闻先生旧庐名湘西草堂,久经颓圮,独幽亦破败无弦倒挂草堂,一日大雨,墙倾,惟独幽所挂一墙直立不动,众咸惊异之。”说的是湘西草堂的墙抵挡不住风雨轰然倒塌,唯独独幽琴所处的那堵墙屹立不倒。独幽琴的神妙莫测,由此可窥一斑。

相关评论

1、台湾屏东教育大学,李美燕,《湖南省博物馆藏古琴之考辨与研究》

2、台湾屏东教育大学,李美燕,《湖南省博物馆馆藏古琴之考辨与研究(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