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4

  • 中文
  • EN
  • Français
  • 日本語
  • 한국어
  • 繁體中文

虎纽铜錞于

虎纽铜錞于

战国通高35cm、肩宽29cm、腹径22-27.8cm

1958株洲废铜库采集

器呈蒜头形,顶端椭圆形,侈口平盆,平顶中间饰一卷尾立雕虎,颈饰项圈,倨牙翘尾,虎身饰云纹。肩部隆起呈圆鼓状,直体比肩窄,器身中空,腹横截面呈椭圆形,腹外壁两面饰虎纹,虎头上刻太阳纹,张口露齿,长卷尾,作行进状,甚为凶猛。器底口部一周饰斜角云纹。器身两侧可见从顶端延伸而下的一道范线。器表有锈,呈浅绿色。

深入探索

一、  关于錞于

“錞于”的名字,最早出自《周礼·地官·鼓人》篇:“以金錞和鼓。”郑玄注:“錞,錞于也,圆如碓头,大上小下,乐作鸣之,与鼓相和。”《国语·晋语》卷十一(赵宣子曰):“战以錞于,丁宁,儆其民也”。韦昭注:“錞于形如碓头,与鼓角相和”。形状“圜如碓头,大上小下”近似桶形。清《续通典》考证三代金器云:“以金錞和鼓,以金镯节鼓,以金铙止鼓,以金铎通鼓。以上四物,大司乐无之,大司马有之,盖此四金乃军旅所用,非乐器属也。”

关于錞于的基本样式,马承源先生将其分为六种形式。    

一是穹顶虎组式,宽肩,上部向前倾斜,深腹,截面呈柄圆形,腹部饰浮雕人面纹。春秋时期器。  

二是圆肩侈口龙组式,顶有一周狭边,上有回顾龙组,腔体最狭处在中线以上,下口侈大超过肩径。战国晚期器。  

三是扁圆肩桥组式,顶平,有一周外侈的浅弧形边,上有方折形桥组。肩圆而扁,腔体较直而口部做大,有“吉日庚午”等铭。春秋晚期器  

四是扁圆肩虎组直口式,顶平,有一周浅斜的周边,虎纽,下口直,形体比例较短。战国晚期器。    

五是圆前甚阔唇边双虎组式,肩圆,周边有甚阔的唇边,顶平,上有双虎纽,双虎有梁相连,腔体比例较高,下口较直。东汉时器。    

六是扁圆肩马组式,肩扁圆,周边有较宽的唇边,顶饰马纽,腔体比例较高,下口较直。东汉时器。  

李衍垣先生根据纽饰的不同,将其分为无纽钟于、桥纽钟于、虎纽和其他动物性纽錞于等四个类型。

二、 关于錞于的起源和传播

学术界一般认为,錞于的传播路线当是由北而南,由东面西。从考古发现的材料看,最早的錞于出土于山东沂水刘家店子的春秋中期基。春秋晚期在安徽宿县卢古城子、寿县蔡侯墓及江苏丹徒王家山等地都有錞于出土。学术界对于其传播和族属,存在一些争议,主要有以下几种观点。

一是东夷说。如徐中舒、唐嘉弘先生认为:“山东半岛些地区似为錞于的重要原生地,其主人可能即为东夷。”“从北中国的黄河流域逐渐推行,錞于传播到了南中国的长江流城。”认为錞于的传播当是由北而南,由西而东,即由黄河流城传到长江流城。    

二是越族说。如熊传新先生认为:“錞于的出现似与越族有关,也可能越人是铸造古代錞于的首创者。”“到战国时期,錞于已由长江下游传播到中原地区,并已被广泛应用,成为中原的一种乐器。”这种观点与上述意见正好相反,即认为錞于的传播路线应当是由南而北,由东而西,即由长江下游传到中原一带。    

三是苗蛮说。如童恩正先生认为,“錞于应该是当地苗蛮系统民族所创造”,并推测“使用錞于的民族可能属于其中的蜑”。    

四是楚族说。如高至喜先生认为:“从錞于传播的路线看,应是由北而南,再向西传播,錞于的西传,楚既然是必经之地,那么就应有楚人铸造和使用的錞于。”

三.功用

錞于是古代军中乐器,常与鼓配合用于战争中指挥进退。作为军乐器,多用于战阵,用于号令军队和鼓舞士气。《淮南子·兵略训》中也说“两军相当,鼓錞相望。”另有《周书·斛斯征传》载:“又乐有錞于者,近代绝无此器,或有自蜀得之,皆莫之识。征见之曰:‘此錞于也’。众弗信之,征遂依干宝《周礼注》,以芒筒捋之,其声极振,众乃叹服”。

从音乐特性看,錞于为击鸣乐器,其音乐性能比较简单,一般不设固定的音律,敲击肩部,其声如雷,清响良久。关于錞于的演奏方法,錞于是用绳系纽,悬挂于架上,以击打的方式使其发出声响。长沙马王堆汉墓竹简中就有“击屯(錞)于”的记载。使用时两人合扛一木,下悬一錞于、一铜鼓。铜鼓侧悬,錞于以绳索系纽悬挂于横木之上,旁有一人执槌击之。

四.虎纹与巴族

湖南湘西地区是目前窖藏出土錞于最多的地区之一。据不完全统计,1949年以来,在湘西地区窖藏出土了51件錞于,除1件马纽、3件环纽以外,其余均为虎纽錞于。湖南省博物馆收藏錞于近30余件,其中虎纽錞于有18件之多。大多为汉代时期錞于。仅有3件战国的錞于。1980年湖南溆浦大江口楚墓出土虎纽錞于一件,同出铜钲和铜扁钟各1件,还伴出楚式陶器绳纹长颈圜底罐、浅盘豆。錞于现藏湖南省博物馆,呈浅绿色、高大厚重,盘中有虎纽,全身光素。高50.3、肩径28~36、底径19~22厘米。另一件,高44.5cm;口径24.5cm;腹围88.5.底径20cm。1953年常德征集的一件虎纽人像铜錞于,该錞于呈椭圆筒形,肩围大而腰围小。椭圆形盘中立虎纽,虎形较大,张口露齿,造型栩栩如生。纽的左右分别阴刻有帆船纹、鱼纹、云雷纹及人物图像等。

錞于上的虎纽应与巴民族的历史传说有关。《后汉书·南蛮西南夷传》载:“廪君死,魂魄世为白虎,巴氏以虎饮人血,遂以人祠焉”。廪君为巴族祖先,唐人樊绰《蛮书》卷十说:“巴氏祭其祖,击鼓而祭,白虎之后也”。古代巴族崇拜白虎,白虎应当就是巴族的"图腾"。

錞于用于诅盟、祭祀等重大礼仪活动。古代西南民族有“诅盟”“要盟”之习俗,举行隆重的仪式,决定氏族部落的要事。《华阳国志·南中志》云:“南夷习俗,征巫鬼,好诅盟,投石结草,官常以盟诅要之。”  

虎纽錞于的大量出土,与战国时期巴族同周边国家的交往和战争密切相关。战国时代,巴、蜀、秦、楚之间或战或和,巴蜀之地直是秦楚争霸必取之地。春秋战国之世,巴楚之间相互征战的历史成为巴国的一部编年史。据《华阳国志巴志》载:“巴楚数相攻伐,故置捍关、阳关及河关。”可见,巴国为了维护既得利益,抵御楚国的进犯,在巴楚接界之地设立了三关。首先在江州以东涪陵一带构筑阳关,同时在奉节一带的瞿塘峡口构筑捍关,巴人还向东将势力拓展到汉水城,在河水设立了沔关。巴国最后虽然被秦所灭,但巴的灭亡与楚的步步进逼有直接的关系,从某种意义上说,巴实际上被灭于楚。  

 

虎纽錞于之所以多窖藏出土于河岸、山坡、树下或山洞中,除用作祭祀外,其中有相当一部分也可能是巴人战败或撤离时所为。唐代梁载言《十道志》云:“楚子灭巴,巴子兄弟五人流人黔中,汉有天下,名日酉、辰、巫、武、沅等五溪,各为一溪之长,号为五溪。”五溪蛮居黔中地区大量出土虎纽錞于,也印证了文献记载的这段历史。五溪地区出土的大量东汉时期的虎纽錞于说明,战国时期巴国灭亡以后,流人黔中地区的巴人后裔,直到东汉时期依然保留着本民族的信仰和传世礼器。    

巴人将虎纽錞于用于战场之上,目的可能是借以振虎成、扬虎势。但同时它也是古代巴族如界如虎的天性和勇武普战精神的象征,古代巴人自古以来以惑厚淳朴、尚武善战而著称,早在周武王伐纣之时,巴人就“歌舞以凌殷人”。汉高祖平定三秦时也曾借助巴人之师。

錞于是由陶錞于→素錞于→有纽錞于→虎纽錞于演变而成,故巴族地区的虎纽錞于与中原地区的錞于相比,从时代特征上分析均较晚,多为两汉时期,最早也不过战国。

相关评论

参考文献

1,高至喜:《楚式錞于初论》,《湖南省博物馆馆刊》第3期2006年。

2,朱世学著:《巴式青铜器的发现与研究》,科学出版社2015年。

3,傅聚良:《汉代武陵蛮的敲击乐器》,《华夏考古》2001年第2期。

4,冯汉骥:《云南晋宁石寨山出土铜器研究——若干主要人物活动图像试释》,《考古》1963年6期。

5,李衍垣:《錞于述略》,《文物》1984年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