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展回眸
方力钧版画湖南省博物馆一楼特展一厅、二厅 2021.01.29 - 2021.03.01 湖南省博物馆为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高度契合大型历史艺术博物馆的定位,彰显文史,荟萃艺术。以期通过研究和策划一系列的现当代艺术展览,逐步实现贯通古今的现代化展陈体系。 “方力钧版画”展以时间为基本脉络,采用个案研究的方式,通过梳理方力钧1982年首次创作的版画至2020年的新作,借助132件不同时期的版画作品,来反映方力钧在不同阶段的艺术探索。此次展览不仅仅是方力钧从事版画创作38年的阶段性成果,也是一窥中国当代艺术发展史和研究中国当代艺术家群体成长史,所极具典型化的一个缩影。策展人按照时间顺序,将方力钧的版画作品划分为四个转折时期:一、朦胧期(1982—1984)二、沉寂期(1985—1994)三、觉醒期(1995—1998)四、突破期(1999年至今)。方力钧的艺术之路始于版画,版画创作思维是他一切艺术形式的本源。但是,人们所熟知的却是他作为当代艺术符号化的油画作品。相信通过此次展览的举办,我们可以对方力钧的个人艺术成就有更加深入的了解。 方力钧的艺术创作形式多样,涉及油画、版画、水墨、装置、陶艺等,部分作品已凝结成具有象征时代特征的文化符号,并引领中国当代艺术走向国际舞台。他的版画以大结构、大场域、大制作的形式,拓宽了中国传统版画的概念和语言,凸显了艺术本体的个性、张力及时代图示,画面充满了令人震撼的视觉冲击力和独特的思维方式,展现了中国当代艺术家所具有的国际视野与文化担当。 |
烟云尽态 ——《三希堂石渠宝笈法帖》展湖南省博物馆三楼专题展厅 2021.01.22 - 2021.05.30 《三希堂法帖》始刻于乾隆十二年(1747),是清高宗弘历敕命梁诗正、蒋溥等人历时七年从内府著录于《石渠宝笈》里的历代书法名迹中甄编、摹刻而成。其中收录了珍藏在养心殿西暖阁“三希堂”中的三件乾隆皇帝的“最爱”——王羲之《快雪时晴帖》、王献之《中秋帖》和王珣《伯远帖》,因而得名。帖刻成后,乾隆于北海公园中特建“阅古楼”以储帖石,又题“烟云尽态”四字榜书及七言诗以附之,足见珍视程度。 其所收之帖,上起魏晋,下至晚明,几乎囊括了《停云馆帖》《郁冈斋帖》等明代丛帖内的所有墨迹珍品。一些原迹或毁或失,今天已无法见到,如钟繇《荐季直表》、王献之《送梨帖》、赵孟頫《纨扇赋》等,幸赖此刻“勾魂摄魄”之术,留存“下真迹一等”之貌。 此套法帖卷帙浩繁、鉴选严格、摹刻精良、规模宏大,汇集名家135位、法书340件、题跋200多段、印章1600多枚,分编32卷,刻石495块,镌字9万余个,堪称刻帖之翘楚,乃“艺苑之钜观、墨林之极轨”,具有极高的历史、艺术和学术价值。 湖南省博物馆书画碑帖藏品丰富,不乏珍品。适值岁末年初,我们精心挑选馆藏《三希堂法帖》系列善本,策划本展,以飨观众,尚祈方家教正。 |
闲来弄风雅——宋朝人慢生活镜像特展二厅 2020.10.15 - 2021.01.15 宋朝文人雅士大多饱读诗书,兼济世之志与独善之心。儒家的平和谦恭、道家的清净自然、佛家的明心见性,使得他们无论得志或失意,都能表现从容气度,不追求权利与财富,重视生活的品味与情趣,知道自己生命的意义所在。 居庙堂之高,则“先忧后乐”,尽展治国平天下之雄心壮志;面对生活与仕途的起伏,“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追求内心的平静。闲暇之余,放慢心情,向往自然,从容享受生活,思考人生。 抚琴对棋,写书作画,饮茶品酒,插花熏香,玩古雅聚,作为一种风雅的生活范式与文化现象,令一代代后人追慕、效仿。 宋朝的文人雅士,已活成我们一千多年来理想中的模样。 |
秘鲁古代文明展——探寻印加帝国的源流特展一厅 2020.09.26 - 2021.01.05 在遥远太平洋彼岸的南美洲西部,有一个神秘国度——秘鲁,安第斯山纵贯南北,形成了独特的自然生态环境,养育着一代又一代的印第安原住民和后来移民,创造出绚烂多姿,令人无尽遐想的悠久文明。 秘鲁古代文明源远流长。自公元前13000 年前,亚洲蒙古人种穿越白令海峡,来到这片土地后,经过漫长发展历程,最终创建印加帝国,把秘鲁古代文明乃至整个安第斯地区文明,推向发展最高峰。以秘鲁为中心的印加帝国,虽然湮没于16世纪西班牙殖民者的侵略之下,但她留给人类文明史的印记,以及印第安人关于祖先的记忆,将恒久地存留在人们心中。秘鲁古代文明是安第斯地区文明体系里浓墨重彩的一笔,至今我们仍然能够从那些雄伟的巨石建筑、精美的纺织品、多彩的陶器和精致的金银制品中,窥见文明缔造者的胸襟与气魄,感受到他们坚韧的族群性格和饱满的精神世界,以及虔诚的神灵信仰。 就让我们穿越时空隧道,透过本次展览的157件/套文物精品,共同领略秘鲁古代文明的神奇烂漫与璀璨辉煌,一道去寻找那令人激情澎湃的印加帝国…… |
从文艺复兴到印象派——欧洲绘画五百年湖南省博物馆一楼特展二厅 2020.05.29 - 2020.09.13 “从文艺复兴到印象派:欧洲绘画500年”是从美国印第安纳波利斯艺术博物馆引进的欧洲大师画作国际巡展。精挑细选的60件作品以其非凡的绘画技艺和重要的艺术价值展现了14—19世纪欧洲绘画的概况,包括不少欧洲最著名大师的作品,如提香、鲁本斯、伦勃朗、格列柯、戈雅、特纳、莫奈、高更、雷诺阿等。展览跨越意大利、荷兰、英国、法国等不同地理区域,涵盖了文艺复兴、巴洛克、洛可可、写实主义与古典主义、新古典主义与浪漫主义、现实主义、印象派等欧洲艺术史上的主要时期和重要流派。 |
齐家——明清以来人物画中的家族生活与信仰湖南省博物馆三楼专题展厅 2020.01.15 - 2020.06.15 人物画是中国传统绘画的重大画科,比山水、花鸟更早成熟。历代画史在分门别类时往往把它放在最前列,其重要性于此可见。南朝谢赫《古画品录》:“图绘者,莫不明劝诫,著升沉,千载寂寥,披图可鉴”,在早期绘画里,因其特殊的叙事性所赋予的教化功能,人物画的重要地位是其他画科所不能比拟的。宋元以降,文人画兴起并大行其道,山水及花鸟画成为主流,人物画逐渐被边缘化,与之前的辉煌形成强烈反差,以致今天连我们自己都遗忘了中国绘画史中伟大的人物画传统。 人物画发展到明清时期,画史地位固然不再显赫,但其高超的技艺并没有因此衰落,反而保持着极高的水准并继续向前发展。特别是随着中下士人阶层的壮大,家族生活与信仰之形象化表达需求的增长,表现昭穆有序的祖宗画、内外和谐的行乐图、人神共享的吉庆画,以其“成教化、助人伦”“修身、齐家”的社会功能,延伸和普及到中国传统社会的每一个角落,乃至整个东亚文化圈,成为一个引人注目的文化现象。 可以说古人的“修身、齐家”,与今天 “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 的核心价值观是一脉相承的。值此己亥将去、庚子来临,全国人民万家团圆共庆新春佳节之际,湖南省博物馆倾力策划,联合长沙大观文化共同打造,用近60件明清以来的人物画及相关展品,为观众呈上一个有关“家国”的中国传统文化专题展览,期望能为传承优良家风,促进良好民风、社风形成,进而为推动社会和谐与民族进步、国家发展尽绵薄之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