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展回眸
瓷之画——从长沙窑到醴陵窑湖南省博物馆三楼专题展厅 2019.05.18 - 2021.05.18 瓷器上出现绘画装饰,目前发现最早为三国时期南京地区的褐彩瓷绘,题材多为羽人、瑞兽,应与当地信仰和葬俗有关。这种特殊瓷画到西晋就消失了,以后的几百年瓷器上没有绘画装饰。 |
激逸响于湘江兮——潇湘古琴文化展湖南省博物馆三楼专题展厅 2019.05.18 - 2022.09.30 “古琴”原名“琴”,又称“七弦琴”、“瑶琴”等, 是中华民族历史最为久远的乐器之一。在古代备受文人推崇,为“琴、棋、书、画”四艺之首。二〇〇三年十一月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为“人类口述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 |
根•魂——中华文明物语展湖南省博物馆一楼特展一厅 2019.05.18 - 2019.07.18 中华文明历史悠久,博大精深,已为人类所共识。支撑这一结论的依据,便有浩如烟海的“实证”。本展从“实物”角度,观照中华文明历史长河,尽管仅30件套展品,只是太仓一粟,遴选时又受诸多条件限制及策展人学识局限,或不具代表性,然亦可窥“文明”之一斑。 中华文明进程,呈多向度、多维度展开,而非单线延展。本展便将展品还原时空坐标中,做多向度梳理其发展脉络,查找其在各个坐标体系中所在位置,在此基础上进行多方位解读,以此呈现文明的绚丽多彩。 中华文明是世上唯一未曾中断的古老文明。中国虽处亚欧大陆东极,有无际海洋、高山屋脊、无垠沙漠阻隔,但发展却非封闭式,南北有草原文化与农耕文化的交流与融合,东西有与古埃及、古希腊罗马、波斯、阿拉伯文化的交流与互动,宗教有佛教、拜火教、景教、伊斯兰教等相继传入。外来文化,或消失无踪,或逐渐“华化”……文明中在不断的交流中碰撞,在融合中创新。不少展品便是中西文化交流的见证。 历史与现实是无法割裂的,从原生态发展起来的文明尤为如此,这些文物与今天似无关联。实际上,与当下仍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影响我们的思维方式……已渗入我们的血脉,是文化的“根和魂”,“今天依然是我们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强大精神力量”。 |
颜家龙邹传安先生捐赠书画作品展湖南省博物馆一楼特展二厅 2019.05.10 - 2019.05.30 本展从两位先生捐赠的书画作品中,精选出颜家龙先生的书法作品43幅、邹传安先生的书画作品65幅。这些作品不仅代表了他们的个人艺术成就,也成为时代艺术的高峰,折射出20世纪后半叶至21世纪初的湖南现当代书画艺术的面貌。他们不仅勤于创作,还乐于教学,为湖南书画艺术界培养了一大批年轻的中坚力量。 |
藏海拾贝——湖南民间收藏精品(明清以来)展湖南省博物馆一楼特展二厅 2019.01.20 - 2019.02.28 湖南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文物丰富,民间收藏由来已久,在全国占有较重要的地位。根据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加强文物保护利用改革的若干意见》精神,为鼓励民间合法收藏,促进文物市场活跃有序发展,我们特组织这次民间收藏展,旨在揭示湖南民间收藏的丰厚底蕴,反映社会力量在文物保护方面所发挥的重要作用;旨在让民间文物活起来,推动湖南民间收藏以及文物艺术品市场的繁荣健康发展。
|
来自阿富汗的国宝湖南省博物馆一楼特展一厅 2018.12.29 - 2019.03.29 回眸历史,阿富汗扮演着古代世界十字路口的角色,拥有悠久灿烂的古代文明。说其十字路口,一方面充分表达出阿富汗地理位置的特殊性,她地跨西亚、南亚和中亚,是一个典型的内陆国家,北方与土库曼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塔吉克斯坦三国交界,东南方与巴基斯坦交界,西方和伊朗交界,是与我国边境线最短的邻邦。阿富汗的历史与文化从来不是孤立发展的,各种南来北往、西来东去的文化交融于此,甚至可谓“文明的通衢(qú)大道”,来自北边的游牧民族,西边的波斯帝国、马其顿帝国,南边的贵霜帝国、印度孔雀王朝,东边的汉、唐帝国等等,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都曾在这片土地上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