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汉彩绘双层九子漆奁
西汉
1972年湖南省长沙市马王堆一号汉墓出土。
高19.2厘米,直径33.2厘米。
梳妆奁。专门放置梳妆用具的器物。遣策中称作“九子曾检”,出土时以“信期绣”绢夹袱包裹。器身分上下两层,连同器盖共三部分。盖和器身为夹纻胎,双层底为斫木胎。器表髹黑褐色漆,再在漆上贴金箔,金箔上施油彩绘。盖顶、周边和上下层的外壁、口沿内以及盖内和上层中间隔板上下两面的中心部分均以金、白、红三色油彩绘云气纹,其余部分涂红漆。上层放置手套三双,丝绵絮巾、组带、绢地“长寿绣”镜衣各一件。下层槽内放置9个小奁,计椭圆形2件、圆形4件、马蹄形1件、长方形2件。小奁内放置化妆品、假发、胭脂、丝绵粉扑、梳、篦、针衣等物品。贵为丞相夫人的辛追,生前应该是用此类梳妆奁存放自己的梳妆用具和贴身物品的。此奁在空间上作了巧妙的排列,既节省了空间,又使整个器身美观实用,堪称漆器中的精品。
深入探索
彩绘双层九子漆奁的设计特点
一、形制特点:
圆形设计:器型以柔和的曲线线条造型为主,具有单纯、朴素、醇厚、丰满等特点。器型的造型特点,从侧面反映出当时的哲学思想。
双层设计:汉代漆器更加注重的是器物本身的结构与其功能的完美结合。此件漆奁虽外观造型简单,但双层设计比其他单层漆奁的空间扩大,并将上下两层设计为不同的用途,体现出了设计者的巧思。
小奁设计:汉代漆器的结构已经相当复杂。小奁的设计不仅可以使不同物件分类摆放,而且使整个器物变化多样。
二、制作工艺特点:
双层九子漆奁的制作工艺相当精致,为夹纻胎和斫木胎的结合。
(一)夹纻胎:后世又称“脱胎”。纻即麻布。做法是以木或泥做成内胎,再以涂漆灰的麻布等裱糊若干层,干实后,去掉内胎,最后在麻布壳上髹漆。这种轻巧的胎体初见于战国,秦代尚不多见,两汉中期以后逐渐流行,成为最普及的制胎方法。夹纻胎漆器轻巧结实,避免了木胎收缩、开裂变形的缺点,是漆器胎体制作工艺的一大进步。双层九子妆奁盖和器壁为夹纻胎,九个小奁均为夹纻胎,从器壁裂缝处可以清楚看到麻布纹路和细密的丝帛纹路,估计是在麻布胎上再裱一层丝帛。
(二)斫木胎:双层九子奁的双层底为斫木胎。木竹胎有三种制法:其一是旋木胎,旋木胎器一般比较厚重,如鼎、盒、钟、盂、盘等属于这种制法。其二是卷木胎,用于直壁器型,主要见于卮、奁等。其三是斫木胎,系利用木块或木板斫削出器形(包括刨、削、剜、凿等做法)如椭圆形具杯盒、耳环、钫几匕、案等,器身一般也较厚重。
三、装饰特点:
这件双层九子漆奁的装饰工艺综合了漆绘、油彩绘、贴金箔、针刻花纹等,所以显得精美异常,极富鉴赏价值。
(一)颜色:双层九子奁主要以红、黑为主色调。秦汉漆器以红、黑为基本的色彩特征并使之以色觉固定。红、黑两色的错综搭配和形式的组合变化,使红色与黑色呈现出丰富的色彩层次和绚丽的视觉效果,充分发挥了红色的鲜亮饱和与强烈以及黑色的博大宽厚而稳健的色彩特点,从而丰富了红、黑二色的艺术表现力。秦汉漆器的红、黑主色调成为后世漆器色彩的审美传统。
(二)纹饰:
1、云气纹:双层九子漆奁的纹饰主要以云气纹为主,汉漆器云气纹一开始就从中规中矩的单元骨格的拘谨中挣脱出来,曲线线条成为其平面构成的骨格单位,在画面构成中起着有规律的分割空间的作用。并与构成基本形的几个骨格单位共同形成相互依存,不可分割的整体。在视觉上呈现出回旋流转、不断发展的趋势,给人永不止息的感觉。图中云气纹互相协调、互相牵制,时而紧张、时而舒缓。云纹九子漆奁内底纹饰,为了追求画面活跃的动感,云气纹在设色上开始用大面积的亮黄色进行描绘,红色进行点缀,黑色作底。活泼张扬的红色,深沉内敛的黑色与鲜明轻盈的黄色一经碰撞,便产生强烈的色彩差别,显得跳跃、喧夺。
2、云龙纹:小奁上以金、白、红三色油彩绘云龙纹。这时期的动物纹样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多与云气纹相辅相成。在回旋往复的云气纹衬托下,尽管这些龙纹描绘非常抽象,但它们潜在的力量和速度仍呼之欲出。
3、点纹、几何纹:各种几何纹样同各类云纹一样,或作主体装饰,或作陪衬装饰,或与其他装饰纹样组合而成,使漆器装饰千变万化。在装饰技法上,各种纹样相互渗透,或点、线、面组合,或变形和抽象,幻象与真象交织,抽象与具象并用,繁复多变,运用自如。
相关评论
1.陈振裕《中国历代漆器工艺的继承与发展》, 《江汉考古》,2000年第1期
2.陈春生《西汉漆奁概述》,《南方文物》, 2001年第1期
3.方健《西汉漆器的装饰风格及形成原因》, 《苏州大学学报》,2007年10月
4.张飞龙《中国古代漆器纹饰艺术衍化研究》, 《中国生漆》,2009年5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