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皇家—大清宫廷珍宝展”本月底亮相星城
继“四羊方尊”、“金缕玉衣”吸引23万观众走进湖南省博物馆后,湖南省博物馆与南京博物院联合举办另一文物大展“走进皇家——大清宫廷珍宝展”。展览将于2007年12月31日开幕,展期为三个月。
本次展览的展品是从抗日战争时期故宫所藏南迁至南京博物院的大量宫廷文物中精选出来的,共计110余件(组),主要包括“龙椅”、“珍宝”、“钟表”、“服饰”以及慈禧太后“大雅斋”瓷器等,使人们充分领略皇室生活的奢华、皇宫艺术的精致和宫廷文化的风雅。珍宝类文物是清宫一百多万件文物中最具宫廷文化特色的部分,它特指使用金银珠宝等贵重材质精制的各种器物。其种类丰富,按用途分为皇家礼仪中使用的瓷器,皇宫佛堂中供奉的金佛像、金佛塔等供器,宫廷殿堂中的装饰陈设玉器、珍玩,帝后嫔妃们的冠服首饰等各种生活用品。
皇帝雕漆龙纹宝座
本次展出的清代帝后服饰同样也是清宫文物收藏中极富特色的部分,通过这些文物参观者可以了解清代服饰制度的主要特点。清代入关前,统治者就开始不断制定其具有满族风格的冠服制度,及至定鼎中原后的清乾隆时期,清朝已经形成一个庞大、系统完整的冠服制度体系。清代帝后服饰分为:礼服、吉服、常服、行服、雨服和便服六大类。此次遴选了既能代表清宫藏品水平、又可反映清代帝后妃的朝会、祭祀、庆典与起居生活概况的各种精品服饰十余件,以飨湖南观众。
云锦龙袍
“大雅斋”瓷器是慈禧太后专门为自己设计、烧制的御用瓷,也是晚清最为著名的御窑名品,久藏深宫,世人很难一窥真容。130年前的秋天,紫禁城中一处挂着“大雅斋”匾额的殿堂里,云南籍宫廷女画师缪素筠轻舒素腕在画稿上勾勒完了最后一笔。窗外,丹桂余香,秋意渐浓,而画案上一叠叠图稿中的桃花、芍药、牡丹、栀子……争奇斗艳,生机盎然。这位深得慈禧眷顾的云南女子终于完成了以“大雅斋”命名的慈禧御用瓷器小样的设计。本次展览特别采用了场景复原的手法,将慈禧太后生活的场景呈现在观众面前,使人似乎置身于紫禁城内,跨时空、近距离感受清代帝王的艺术审美情趣和文化品位。
粉彩大雅斋花鸟花盆
这些浓缩了清宫丰富珍藏的宫廷珍宝,以其无可争议的艺术魅力和丰富的历史内涵,必将在2008年元旦和春节之际为湖南观众奉上一场传统视觉艺术的盛宴。
相关链接:部分珍品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