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
- EN
- Français
- 日本語
- 한국어
- 繁體中文
【新闻】“探元计划2024”湘博共创项目开放日活动在我院举办
4月23日,“探元计划2024”湘博共创项目开放日活动在湖南博物院举办。
“探元计划2024”项目在国家文物局科技教育司的指导下,由中国文物信息咨询中心(国家文物局数据中心)、腾讯SSV数字文化实验室、腾讯研究院、社会价值投资联盟(深圳)联合发起,旨在深化文化与科技融合,推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在“探元计划2024”的推动下,湖南博物院与北京致心科技有限公司展开合作,推出“湖南马王堆丝织文物智能数字仿真复原项目”,通过技术创新实现马王堆丝织文物智能数字仿真复原,为古代服饰文化的传承与保护开辟了新的途径。
当天上午,来自文化、文博、数字化、投资领域等的专家齐聚湖南博物院,共同调研了“长沙马王堆汉墓陈列”和“生命艺术——马王堆汉代文化沉浸式数字大展”。1972-1974年发掘的长沙马王堆汉墓共出土了3000余件(套)珍贵文物,是20世纪世界最重大的考古发现之一。其中出土了500余件(套)织精绣美的丝织衣物,力证了西方文献中“丝国”的记载。“生命艺术——马王堆汉代文化沉浸式数字大展”由湖南博物院与中国数字图书馆联合哈佛大学中国艺术实验室汪悦进教授团队推出,深入挖掘马王堆汉墓所承载的汉代文化中“天人合一”的生命哲学。
当天下午,针对“探元计划2024”湖南博物院场景共创项目,技术方进行了阶段性成果展示和深度研讨。此次项目以AI数字化技术为核心,针对脆弱丝织文物数字仿真复原流程和方法进行了深度探索。本次复原对象为马王堆汉墓出土的西汉早期贵族妇女珍品服饰——赭黄色纱地印花敷彩丝绵袍。其三层复合结构(印花敷彩纱、丝绵、绢)与复杂纹样和“画衣”工艺,无疑是丝织文物数字复原的极大挑战。技术方北京致心科技有限公司凭借先进的技术路径和专业团队,成功摸索出了一套数字复原技术路径,采用实物仿制结合一系列AI辅助工具的技术手段,实现了文物本体高精建模及动态效果的全方位复原。
本次开放日邀请了来自中国文物信息咨询中心、腾讯公司、中国艺术科技研究所、北京邮电大学、中国传媒大学、湖南大学、中国丝绸博物馆等多位专家,就“技术创新”“展示传播”“持续运营”三个方向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研讨。专家们认为,目前整体项目技术有创新突破,能够满足场景需求,并且取得了显性阶段性成果,能够形成一定示范效应。同时,建议下一步加强技术成果的视觉功能呈现,以及应用场景的策划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