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4

  • 中文
  • EN
  • Français
  • 日本語
  • 한국어
  • 繁體中文

【新闻】“梅山文化物质遗产保护与利用”学术研讨会举行

news_publish_date: 
2023-12-27 15:40
news_author: 
文/刘扬、图/黄桢
Body: 

12月21日,“梅山文化物质遗产保护与利用”学术研讨会在湖南博物院举办。法国及中国高校、文博机构、研究学会等三十余位专家学者共聚一堂,就“梅山文化物质遗产保护与利用”展开学术交流。会议由湖南博物院党委副书记、研究馆员陈叙良主持。

会上,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教授何建明、湖南省民协梅山文化研究委员会主任李新吾、四川大学道教与宗教文化研究所教授张泽洪、湖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周秋光作主旨发言。

何建明首先介绍了梅山文化的研究现状,以及目前的工作任务和目标,如出版相关研究资料、补充中华文化基因库、建立专门的研究院等。他指出,梅山文化是中国文化的活化石,是中华文化的宝贵基因,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和价值。目前民间对梅山文化普遍存在着误解和不重视的情况,作为梅山文化的研究者,我们要通过整理梅山文化的相关资料,出版梅山文化研究论丛,研究活态的梅山文化,消除大众的疑虑和误解,从而更好地研究梅山文化、传承梅山精神。

李新吾首先肯定了本次会议的重要性和影响力,认为这是一次关于梅山文化的重要盛会。他指出,梅山文化有着鲜明的民间性,反映了人们的信仰崇拜和价值取向,是梅山人的生存状态和生存智慧,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

张泽洪指出,“梅山文化”是发源于湘中地区,湘中古梅山地区的一种文化形态。“开梅山”的一个最直接的影响,就是“梅山文化”沿着这个南岭走廊,传播到广大的西南少数民族地区。所以“梅山文化”其实在南岭走廊各国少数民族中,或者各个族群中,甚至包括汉族人中,都有很深的影响。

周秋光指出,梅山文化可以说是一项冷门绝学,我们要打通学科壁垒,更好地传承和发展这一文化。他认为,文物代表着当时人们的文化形态,是流动的活态文化,作为博物馆,要好好保护和利用范华先生捐赠的文物,让文物活起来。周教授还指出,中华文化就是区域文化的集合,中华文化的繁荣要从区域文化做起,保护好梅山文化,正是繁荣中华文化的重要途径。

随后,湖南民族学院民族研究院教授曹端波,湖南师范大学工程与设计学院教授陈剑,法国远东学院北京中心研究员范华,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教授李远国,湖南民族学院沅水流域民族文化博物馆教授李晓明,中南林业科技大学音乐学院教授李祖胜,湖南省艺术研究院研究员孙文辉,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新媒体艺术与设计学院教授颜新元,湖南博物院古器物研究展示中心副主任、研究馆员舒丽丽,广东省博物馆《艺术与民俗》编辑部主任、研究馆员兰维等先后发言。

此外,还有湖北省博物馆副研究员杨理胜、复旦大学哲学院副教授胡劼辰、湖南人文科技学院美术与设计学院副教授龙选君、湖南民族学院民族研究院副研究员田彦、新化县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陈中林、湖南城市学院音乐学院副教授李翔、湖湘文化研究会秘书长马少珍、法国远东学院北京中心史翠杰、中南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博士谢琼等多位专家学者参与本次研讨会讨论,分享交流关于梅山文化物质遗存相关观点。

会议结束后,主持人陈叙良作总结讲话。他提出,梅山文化是具有地方特色和乡土气息的文化遗存,它包含着浓厚的民族文化内涵,是民俗文化和历史文化的集中反映,是不可缺少的历史见证物,也是人类文化的宝贵遗产。此次会议专家学者分别从材料、问题、方法、视野、态度等角度,对梅山文化的研究、保护与传承提出了很多有价值的建议,希望湖南博物院今后根据这些建议,更好地保护、传承与研究梅山文化,在相关研究领域取得长足的进步。

本次会议云集了梅山文化、湖湘文化研究领域的众多专家学者,围绕“梅山文化物质遗产保护与利用”这一主题建言献策,在讨论中迸发出思维的火花,在交流中凝聚起行动的共识,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坚定的文化自信,共同推进梅山文化的保护、利用和发展。